建兴十二年,即公元324年,姑臧城发生一件大事,前凉主政者张茂去世,张轨之孙、张寔之子张骏继任,时年十八岁。当时,原西晋愍帝的使者史淑因兵荒马乱归路隔断,不能东返,遂一直留居在姑臧。于是,前凉的左长史泛祎、右长史马谟等人便乘机规劝史淑,授予张骏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
就在姑臧城为张骏继任欢庆之时,城内却传唱着两首民谣,一是《姑臧谣》,二是《凉州谣》。
关于《姑臧谣》,《晋书·张骏传》记载:“初,骏之立也,姑臧谣曰:‘鸿从南来雀不惊,谁谓孤雏尾翅生,高举六翮凤凰鸣。’”
这三句民谣的字面意思是,鸿雁从南方而来,麻雀却淡定自若,并不惶恐。谁说那是孤独无助、羽翼未丰的雏鸟,它的尾翅已经长出来了。它展翅高飞,犹如凤凰鸣叫。
《姑臧谣》虽然只有短短三句,但其背后却大有深意。这里的鸿雁比喻东晋派来的使者或传来的消息,而麻雀、雏鸟、凤凰等比喻张骏年轻有为,必将功高盖世。姑臧城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反映了人们对张骏将要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的期盼。历史上的张骏果然不负众望,他面对当时的局面,“鸿从南来雀不惊”,一边和周边政权搞好关系,一边虚心纳谏,安定民生。同时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终于乘前赵国灭亡之时,重新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用事实打消了“谁谓孤雏尾翅生”的闲言碎语。张骏于327年设立高昌郡,经略西域,带领前凉走向强盛,实现了民谣中“高举六翮凤凰鸣”的人生目标。
再来看《凉州谣》。《前凉录》记载:“先是张骏初立时,凉州谣曰:‘刘新妇簸米,石新妇炊羖,羝荡涤,簸张儿,张儿食之口正披。’”
这几句民谣的字面意思是,姓刘的新娘子用簸箕上下颠动,去除粮食中的糠秕等杂质。姓石的新娘子烧火煮羊肉。一只公羊抵撞把饭菜扫荡一空。簸箕里剩下的给姓张的儿郎。姓张的儿郎张口就吃。
当时,姑臧城及河西各地的孩童都在传唱《凉州谣》,但估计并不知晓这首民谣的含义。直到后来前凉末主张天锡投降前秦后,人们才明白这首《凉州谣》包含的意思。《魏书》记载:“昭成末。苻坚遣将苟苌伐凉州。破之。天锡降于苌。初骏时。谣曰云云。是时姑臧及诸郡国童儿皆歌之。谓刘曜、石虎并伐凉州不克。至坚而降之也。”
这段史料便是《凉州谣》内容的注解。原来,《凉州谣》中的“刘新妇簸米,石新妇炊羖”二句是隐喻前赵刘曜、后赵石虎进攻凉州最终失败之事,而“羝荡涤,簸张儿,张儿食之口正披”几句,是隐喻前秦苻坚攻打凉州,前凉末主张天锡投降前秦,接受前秦封赐之事。史书记载,323年,前赵刘曜率领“戎卒二十八万五千”进攻凉州,河西大为震动,张茂一边出兵抵御,一边派人上贡前赵,并“遣使称籓”,刘曜罢兵而去。346年,后赵国王石虎派遣大将麻秋等人率军攻打前凉。麻秋率军攻克金城,兵锋直指前凉都城姑臧。前凉国王张重华重用谢艾、张璩等将领,连续击败后赵名将麻秋,迫使后赵退兵。376年,前秦国王苻坚派出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河西进发。前凉末主张天锡出城投降,前凉至此灭亡。前秦把张天锡以及凉州七千余户人口迁徙到关中。张天锡到长安后,被前秦封为归义侯。《凉州谣》的内容,反映的便是这些历史事件。
“鸿从南来雀不惊,谁谓孤雏尾翅生,高举六翮凤凰鸣。”
“刘新妇簸米,石新妇炊羖,羝荡涤,簸张儿,张儿食之口正披。”
千年而下,《姑臧谣》与《凉州谣》的曲谱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民谣歌词却被载入史册。这些歌词,虽然是民间口头创作,但生动活泼,含蓄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是五凉文化的见证,又是那段历史的生动写照。
作者简介: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大学本科学历,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独著或合著有《汗血宝马》《话说五凉》《天马长歌》《诗文话天马故里》《古诗词中的凉州》等,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等发表文史文章300篇,主持完成省社科院单列课题3项。
编辑:马海霞
审核:王 冰
终审:王雪军
❖ 版权归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须经同意,违者必究。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 投稿邮箱:Lzwhyjy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