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奈斯博《雪人》:体会北欧悬疑天 王笔下的情绪渲染

文摘   2024-10-15 20:48   江苏  

读书

尤·奈斯博被誉为北欧悬疑天 王,他的悬疑小说《雪人》层次分明,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我曾刷到一位电影博主解说《雪人》的经典片段,大致对应于书中的这段:


“尸体坐在两个大雪球顶端;雪球被滚到树干旁,抵着树干,两个雪球堆叠起来,宛如一个未完成的雪人。”


“看见这副情景,你几乎会相信有人出于爱心而将尸体摆成这副模样,直到赤luo、苍白肌肤上的缝线映入眼帘。那不仔细看难以看见的缝线之下,是肌肤交接之处,该处有一条ji细的线,由黑色血液构成的线。


将凶案现场布置成艺术,比混乱更令人毛骨悚然,反映的是杀 手所具有的某种冷血与麻木。



作为悬疑爱好者,我震惊并沉迷于奈斯博文笔中的情绪渲染力。他不仅细腻地描述自己的感受,用周围的环境加强这种感受,还能为它们找到一个个具体的归处,让读者更能从平常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情绪,并尽快从回忆中调取,获得“立体环绕式”的心智体验。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即是,奈斯博可以为抽象的感受和情绪“降维”,落实到具体的一二三四。


比如,恐惧有很多种, 在故事中单是说“惊慌恐惧”,读者并不能感受到当事人的害怕和紧张程度。


奈斯博就将它们具化成了一种可以描述的东西,可以让读者体会到细节,很快引发情绪共鸣——“侯勒姆大惊失色,只见史德普张开眼睛,大口吸气,犹如浮出水面的潜水员,痛苦地深深吸气,喉咙发出咯咯声”。或许很多人在读的时候,就开始模仿潜水员的这一系列行为了,与书中角色进行跨次元的互动。


他还把时间比作流水、chuang ba和颜色——“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宛如桥下的流水、肌肤下的chuang ba、灵魂上的斑斓色彩”。


这一段描写是有音乐感的,让人能感觉到时间的流动与节奏。有些作家说文字应当是有声音的,但很少有人有能力展现这一点,在读奈斯博文字的时候,我能强烈感受到文字里的声音以及乐感。


再看奈斯博对情景的描写,两个一见钟情的人,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暗传情愫,建立连接:“他握上她的手,她行了个屈膝礼,像是对皇 室成员行李。他感觉到自己的名片边角刺痛手掌,因为他握手时将名片往她手心贴了上去。她则细看他手上是否戴了婚戒。”


这细腻的描写让男女之间的暧 昧都流出纸外了,读者很容易入戏。


其实,我对《雪人》中的惊悚桥段基本免 疫,反而对作者细腻的文字描写和笔力印象深刻。好书就要反复阅读,这本书我打算有时间了多看几遍,再把奈斯博的其他几本书搜刮回家。



渣小鑫
我看到一团问号,它们在渴求什么样的答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