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何其寂寥。”
有谁,觉得人间不值得?
又有谁,在使劲向这群人挥手,高喊着:“嗨!伙伴,看这里!这儿有光!”
生于1977年的女作家西加奈子,应该算是这种高喊出声的人。
在《黎明将至》中,她塑造了一群被贫困裹挟的年轻人,他们在风雨飘零的现实中时常感叹:“何其寂寥!”
你不只有一条路
有些人生终其一生,都鲜少感受过人间的关爱,连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都少得可怜。
有些人原本生活幸福,却在某一天经历变故,要迅速成为“承重墙”。
这些人都曾身处生命的暗夜,有些人等来了黎明,有些人却被困死在其中,消失地悄无声息。
《黎明将至》这本小说,描述了当代年轻人的生存困境,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
“不管夜晚多黑暗,黎明终将到来。”
“痛苦的时候,千万开口求助。”
你知道吗,这两句话对于暗夜中的人,真的特别重要。
记住它们,就能提高看见黎明的概率,让他们有勇气在荆棘之路上,再走远一点,直到获得一身铠甲与荣耀。
有多少人,是因为对黎明绝望,才不再坚持。
又有多少人,是不知如何求助,或不知可以求助,而陷入悲剧的连环套不能自拔。
对于大多数拥有正常生活的人,则可以把这个提醒反过来用。如果发现身边有处在低迷期的人,要告诉他还有别的路可走,尽量给他提供所能提供的帮助,或者告诉他哪里有人或机构可以帮助到他。
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们优越于受困者,是因为身在困境中的人,他会聚焦于低处的沟渠,从而忽视存在于同一时空的风和日丽。
这时,只需给他指一指:“看,那里有蓝天白云!”他就会从沟渠里走出,甩干一身的泥泞,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你不是一个人
《黎明将至》还展现了另一个现象:
当一个人经历困境时,会理所当然地以为别人都在享乐,并因此产生内耗。
主人公遭遇了家庭变故,失去了父亲,从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一下掉入了负债的境遇。上大学时,他需要依靠奖学金制度(其性质类似于助学贷 款)来完成学业,也因此拥有了一段不愉快的记忆。
但其实,他的经历不是个例,当时社会经济出现了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经历了与他类似的困境。
“同学中也有和我一样利用奖学金制度,边打工边兼顾学业的人。当时,在普通的日间制正规院校里,这类学生的占比在百 分 之三十左右。而之后十年间,这一比例又增加了将近一倍,超过半数之多。
然而,当时我的眼里压根儿看不见这百 分 之三十的存在,也没打算看见,总觉得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富得流油,花着父母的钱在外面租着房子,一个人过得逍遥,昂贵的课本买来后一页都没有翻开过,整天三五成群地在校园里闲晃。”
当一个人在经历困境的时候,不妨去寻找或关注一下正在跟自己经历同样困境的人。
一个人在低谷时,很容易钻牛角尖,容易抱怨命运的不公。
当他发现还有其他人也在遭遇同样的苦难时,会减少被遗弃和被孤立的感觉,重新感受到爱,也会更愿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人在行动
《黎明降至》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震撼,是作者西加奈子的悲悯之心,以及她将这种心境转化成行动的勇气与魄力。
这本书的整个阅读感受是很压抑的,因为故事中的角色太过于接近现实。
他们没有超能力,没有特别厉害的贵人,没有突然出现的英雄。
这让人感觉逃无可逃,阅读时像是掉入了角色所生活的“困局”中。同时会担心,这样的事情万一落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呢?该多绝望啊!
而可怕的是,一些变故发生的概率很高。
失业、意外事故、身心疾 病、入不敷出,这些哪一项落到个体头上都是灾难。
小说中角色之所以会让读者产生如此强的代入感,是因为作者的功课做得很足。
她不仅采访和体验了故事中的各种职业,还做了相关研究,参考阅读了《奖学金地 狱》《贫苦女子的真实处境》《一亿国民总贫困时代》等相关书籍。
这给我的感触是,当一个人在困境之时,要相信有人在行动。
有人在研究同类群体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从社会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些人像西加奈子一样,用笔在代言,在呼吁更多的人将视线落在这些问题之上,帮助身在其中的人挺过难关。
我不想用困难群众或底层来描述这类人,因为他们与大多数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是像主角那样有志气的大学生,有些人是像阿基那样有特殊才华并乐于服务他人的人,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要养育幼子而与社会脱节。
他们没有不如谁,只是遇到了事情而已。谁遇到了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都会呈现相似的生活状态。
黎明会来,会在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努力之下到来,要等到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