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夜市上的美食——“炒面”“烤串”和“撒汤”

文摘   2024-09-17 20:13   江苏  



一年前,小区门口出现了一排夜市,听摊主说:“不收摊位费,但不知能摆多久。”有几家的生意很好,一家是卖炒面的,一家是烧烤。这两家就在小区门口,一出门就能看见。


炒面十块钱一份,量足,配菜多,用的是煤气罐烧出来的大火。除了出菜快、味道稳定,这个摊位能保持客流量的另一个原因,是女摊主的性格。她话不多,心很细,一看就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炒的主食有面条、大米、河粉、米线,她从来不会弄混,在丈夫身边利落地搭手。


有一次,我看着自己在夏天晒得黢黑的胳膊,又瞧了瞧老板娘那又白又细的皮肤,夸了句:“你好白啊!你看我的胳膊。”女摊主被我这突如其来的问候给惊了一下,随即低下头,抿着嘴笑了笑:“我白天都不出门,晚上才出来。”旁边炒菜的汉子转头看了看媳妇,笑得合不拢嘴。那是一种满足而骄傲的笑,对生活的满足,对婚姻的满足。每当我回忆起这个笑,嘴角也会上扬,心里像长满了盛开的花。


我也常去炒面旁边的烧烤店。从小时候起,我就喜欢吃羊肉串,一块钱一串。小时候的我还用买来的羊肉在家里的煤球炉子上,用以前吃剩的签子,自己串着烤一些。这些年,家附近的烧烤店一串羊肉涨到了五块,肉块比儿时吃的要大一些。我不喜欢大多数店配置的腌料,喜欢吃只有盐、辣椒和孜然的烤法。夜市上的这家,就是这种原始的烤法,羊肉还是现切的,只卖三块钱一串。这个夏天,我经常坐在摊位的小桌子上,在河边的落日下,撸微辣的串。


一天,我路过夜市的时候,看见一个摊位在现捏包子。现在很多店铺的包子都是预制的,统一的口味,只能称之为果腹的食物,与美食毫不沾边。我停下电动车,问了价钱,买了两笼现包、现蒸的包子,回家尝鲜。没两天,我又来了,女摊主说冬天时,一定要来喝她家的撒汤。


我问:“撒汤是啥?”她说:“撒汤是用鸡汤冲的鸡蛋,里面还有些鸡丝。只卖三块钱一碗,在安徽老家,早餐店里都有,大家都喝。”我想,三块钱一碗,那就来两碗尝尝。


真好喝啊!暖暖的,没有完全凝固的鸡蛋花随着鸡汤,温柔地滑进肚里,让人感觉幸福地都要跳起舞来。


没两天,我又来了,要一碗撒汤,三笼包子。女摊主包着包子,跟对面蒸包子、做撒汤的丈夫说:“做两碗撒汤,送她一碗。”这个女摊主是个嘴挑的,她知道哪个牌子的醋好用,哪家的扯面扯得好,哪家的豆腐脑卖的便宜。有一次我在一家牛肉面店尝到了入口很润的醋,就想立刻告诉给她,总觉得,这样的好东西,她得知道一下。


我喜欢在这些街边的摊位吃东西,但也不是所有摊位。在这一排十几家摊位里,我只记住了这三家,常去的也就是这三家。这些摊主平静又隐忍,风雨无阻地与爱人一起经营着、努力着。这些食物里,有烟火气,也有容易被很多人忽视的平凡又微不足道的幸福。







人间冷暖






渣小鑫
我看到一团问号,它们在渴求什么样的答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