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
荷兰油画家
17世纪荷兰油画家伦勃朗,一生坎坷传奇,为了艺术蹒跚行走于世间。伦勃朗因善用光线被评论家称为“夜光虫”,他的人生亦如笔下的画作,在晦暗的阴影里活出了光芒的样子。
梵高曾评价伦勃朗:“在北方画派里,伦勃朗是一代宗师,因为他的影响,无论谁去接触它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人生故事
1606年,伦勃朗出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管理着一家磨坊,帮助农场主和农民把谷物磨成面粉。
伦勃朗在14岁时被父母送入莱顿大学法律系学习,不过他似乎对此不感兴趣,一直把精力投在绘画上。
在17岁时,伦勃朗经人推 荐,退学前往阿姆斯特丹跟画家拉斯特曼学习绘画。
21岁时,他发展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回到家乡开了画室。
如果伦勃朗当时没有从法律系退学,按照既定的人生轨迹从事法律行业,或许他这一生的物质生活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或许还会过得更加安稳。但其生命状态肯定不像做一名画者那样肆意燃烧,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后世久远的影响力。
在这个世界,果腹容易,活得体面其实也没那么难,难的是忠于自己,忠于天命。
伦勃朗的妻子萨斯基亚是一位贵 族的孤女,结婚时带了一大堆嫁妆,改 善了伦勃朗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伦勃朗很爱他的妻子,在订婚后为她画了一张肖像,并题词:“画中人是我的未婚妻,芳龄21,画于我们订婚后第三天——1633年6月8日。”
为了让妻子延续在娘家时的优渥生活,伦勃朗买下了一栋大宅子,平时生活用度都很阔绰。伦勃朗和妻子生了四个孩子,那个年代生育的存活率没有现在这样高,只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伦勃朗36岁时,妻子离开了人世,她将丰厚的嫁妆留给他,但提了个条件:他不能再娶。
做一个单身的鳏夫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还是个风度翩翩有才华的鳏夫。他没有在外面沾花惹草,但却没有挡住家里的诱 惑——伦勃朗与保姆亨德丽吉相爱了。
这类故事发生在现代的话,或许没什么,但那时阶级分明,即使没有妻子的遗嘱,身在贵 族圈层的伦勃朗也不能与身份低下的保姆结合。对于原配的家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背叛,更是一种侮辱。在气愤之下,他们将伦勃朗告上法庭,伦勃朗的名声也因此受损。上 流社会的人开始跟伦勃朗划清界限,没有人找他作画了。
伦勃朗很快陷入了财务危机,甚至达到了拍卖家产的程度。伦勃朗那时应该是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吧。原配的家人也曾是他的家人,原先买画的人他或许也将其视作朋友,咋就因为他爱上了一个女人,就翻脸比翻书还快,还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呢?要是伦勃朗会作诗,或许现在就会流传着他从高处跌入低谷时的肺腑之作。
在压力之下,他没有同亨德丽吉分手,还同她生下女儿科尔内利亚。在这段窘迫的时光,还有一些朋友没有舍弃伦勃朗。伦勃朗的债主洛德威克是其中之一,还有药剂师亚伯拉罕,一个学校的校长柯潘诺,还有诗人戴克。伦勃朗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在人生困境中坚持对艺术的追求。
人生贵人
伦勃朗从一位磨坊主的儿子,成长为举世闻名的画家之路,并非单单金 钱可以铺就。在他的前进过程中,不得不提到几位贵人的提携帮助。
1623年,伦勃朗拜在画家拉斯特曼门下学习,在严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油画、素描和蚀刻画技巧,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拉斯特曼曾前往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受到了卡拉法乔的思想影响,认为画家不应该对“美”盲目崇拜,应该在“明暗对比法”的技巧下画一些平凡的普通人。伦勃朗接受了这种思想,反对“唯美派”,并成为了艺术史上Zui擅长使用“明暗对比法”的画家。
奥兰治亲王的大臣康斯坦丁·霍伊根斯算是伦勃朗的伯乐之一。霍伊根斯委托伦勃朗的画室绘画一幅肖像,画好后,有人叫好,也有人抨击。霍伊根斯看过画后很高兴,他力挺伦勃朗:“有些人认为,完 美细致的表达不能画出我真 正的性格,但是在那个时候,我正为一件重要的家务事而烦心,我的眼睛里透露了我的心事。”而这件重要的家务事,正是霍伊根斯的婚礼。
通过对伦勃朗画作的观察,霍伊根斯向世人指出,这位画家将是绘画界的一颗新星。他毫不吝啬地公开赞美伦勃朗的画作,并给他推 荐主顾:“他所画的这幅《犹太归还三十个银币》的画,是可以和任何意大利画家相比的,而且艺术史上恐怕找不出几位画家画得比他更好了。”
《犹太归还三十个银币》
艺术宇宙
伦勃朗光线
伦勃朗善用光,被认为是“光影魔术师”,法国十九世纪画家、批评家弗罗芒坦称其为“夜光虫”。在小型油画《木匠家庭》中,伦勃朗用明暗的表现手法,让木匠的工房变得自然、舒适,透露着一种永恒又细微的气息。光从一扇很小的窗中透入,让阴暗更显阴暗,光明更为光明。
《木匠家庭》
在人像摄影中有一种专门的术语——伦勃朗光,或伦勃朗三角光。相传,在伦勃朗的画室中有一扇窗户。某一天他为模特绘画时,看到自然光从窗户打入,照在了模特脸上,模特的面容因此显得更加立体、富有美感。之后,这便成了他在绘制人像时的主要光影技巧。这个故事不禁让人想起牛顿被苹果砸中的故事。被苹果砸中的人不胜其数,但只有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同样,看到类似光线照在人脸上的人也不计其数,却只有伦勃朗用细腻的感官发现光影之美后,将其发展为一门方法应用于绘画界,并延续至今,称为人像摄影的惯用光影法。
数以百计的自画像
伦勃朗喜欢画肖像,尤其喜欢自画像,从14岁一直画到了63岁。如今各地博物馆中收藏的伦勃朗的自画像,有90幅之多。要是算上 流失的,还有那些散失在私人手中的藏品,恐怕其数量得上百了。这些质量上乘的自画像,见证了伦勃朗不同时期对艺术的不同领悟,也如实记录了岁月对这位画家的雕琢与磨砺。
伦勃朗自画像,1634年
伦勃朗自画像,1640年
伦勃朗自画像,1655年
伦勃朗自画像,1669年
宏大的构图
伦勃朗在《夜巡》这幅画作中,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宏大的叙事模式。
这幅画具有舞台效果和戏剧性,有34位人物:自卫队成员、军旗手、鼓手等。画作高达364厘米,长437厘米。画家丰子恺评价其“ 打破了巴洛克艺术中那种极其豪华、强调运动、讲究排场的法则,更多地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
《夜巡》
这幅画在交付时并不顺利。雇主取画后,发现尺寸过大,没法挂在他家的门厅里,权衡之下裁去了周边。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不懂画的普通人来说,裁去一点边角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在内行和画者本人看来,画面的每一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任何细节都是心血的结晶,裁去的边角会破坏了原画在构图上的平衡。
另外,看到精彩绝伦的艺术作品后,并非所有人都会表达赞美。有一些内心阴暗的人,会通过攻击和诋毁,来发泄自己的嫉妒和愤懑。
当时一位名叫翁德尔的诗人,看到《夜巡》后,称它是“矫揉造作的幽暗的画作”,还指责伦勃朗内心黑暗。雇主听到这样的评论后,非但没有帮伦勃朗说话,还趁机降低了付给伦勃朗的酬金。
想必当时的伦勃朗一定是哑巴吞黄连,有苦说不出吧。若是有人能真的对《夜巡》提出客观的改进意见,在艺术的角度如实赏析,哪怕评价不好,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位诗人跳过画,借由伦勃朗擅长的配色方式攻心,这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在伦勃朗门下学艺的胡格·斯查顿,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评价《夜巡》为老师带来的争端时,说:
“许多人认为,这位艺术家没有按照顾客们的委托,呈现一张一张的个人肖像画,相反的,他把自己的主观思想融入画里。然而,无论世人如何指责这幅画,伦勃朗始终坚信,这幅画将永垂不朽,胜过所有的对手。它布局构思惊人,节奏明快激荡,精神强而有力,有些人评价说,与它相比,其他一同挂在市警卫厅画廊的油画,真有如刚启蒙的小童涂鸦。”
真金不怕火炼,在经过了时间长河的冲刷之后,这段话得到了现实的印证,《夜巡》确实是一幅杰出的作品。
(本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