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延迟退休的新闻出来,各群都炸锅了。新出来很多段子,比如:35岁员工嫌老,60岁退休嫌早,35岁的找不到工作,65岁的没办法退休。
若用心观察,我们还能发现老一辈与新一辈在精神状态上的差异。60岁的那辈人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力气,遇到了什么坎都能过去。中青年这一辈就相对拉垮,体力、精力、抗打击能力都跟不上。
这能怪中青年吗?也不能。毕竟,地球都开始躺平,自转速度逐渐变慢了。3月27日《自然》的一篇文章说,融化的冰盖正在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以至于下一个闰秒(也称“跳秒”)将被推迟三年。
既然如此,那不如多读书吧。去跟其他时代的人对接,感受他们的生命力量,从中获得努力的动力。
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写过很多散文,这些散文富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关于国内外生活、学习还是情感的倾诉的文字,都流露了个人在时代变化中的选择与坚守。他曾针对老年忧郁证,写过一首名为“无题”的打油诗:
人生在世一百年,
天天有些小麻烦。
ZUI好办法是不理,
只等秋风过耳边。
或许是因为这首打油诗,出版社的编辑把季羡林的散文集——《自成 人间》的第 一章取名为“只等秋风过耳边”。这句话同时又与季羡林的座右铭相得益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要有多通透,才能活出这样的境界啊!
在这一章中,有篇文章名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在德国求学的时候,季羡林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德国人普遍爱花,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养花之人只能在屋子里看到花的脊梁。有一次,他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女房东对此不置可否:“正是这样!”
季羡林写道:“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自己的亲人和我所见的大多数亲情状态。人在对外的时候,常常就像花,对身边人的时候,就像是花脊梁。在人海里望去,各个都仪表堂堂,回家一看,大多邋里邋遢。还有那小孩子,都是看着别人家的可爱,自己家的调皮。
这些或许都是人间的有趣吧,于烦劳中捡获的各种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