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员星星事件将《孤注一掷》的电影剧情再现了一遍,星星是幸运的,对于多数的普通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电诈集团除了对人身心的暴力摧残之外,更让人震惊的是,电诈集团对于“诈骗手法的培训重视程度”,超过了很多公司,也就是说他们对培训也是下狠功夫的。
为什么电诈集团能做好培训与洗脑呢?
我们先看看电诈公司是如何组织培训的。
01
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诈集团已经开始研究AI,会使用Deepl(翻译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帮助一些英语不太好的骗子,伪装成一个英文流利的帅哥或者是美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的警惕性。对于新工具,新技术的应用,电诈集团的敏锐度比很多公司要好。
除此之外,电诈集团还有笼络专业的技术人才,利用众多技术,例如VOIP、远程控制软件等,以此来躲避执法部门的追踪和打击。
在这里值得思考的是:在正常的商业机构中,有多少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公司的人才培养上,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02
工具与物料的准备
电诈集团有专人负责收集小红书 、Instagram等各种高端消费的场景素材,分类打包给到骗子,这可以提升骗子的工作效率,在学习资料准备方面,电诈集团比很多公司做得更到位。
其实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非常高的,几个人集中搜集资料,几百个骗子直接使用这些现成的资料,大幅度地提升了骗子的工作效率。
可怕的是,骗子们都能意识到,通过分工与提供“拿来直接用的材料”,来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公司却在采用单兵模式工作。
03
话术设计与训练
话术组会通过对诈骗的过程,进行全语境的分析,并且从中提取出最优质的话术,并精心设计出一套剧本和台词,让成员熟练掌握。
这些台词,通常针对受害者的心理弱点和需求,以诱导他们落入圈套。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剧本不仅仅包括枯燥的话术脚本,还包括了对方心理因素分析、语音语调分析,这个话术组的专业化程度,比很多公司销售培训体系更加系统。
其实,骗子工作做的这些事情,就是培训圈里,我们经常讲的“知识萃取”的工作,说实话很多公司在这方面的意识与方法,还没有电诈公司更务实。
在电诈公司他们组织此类的萃取工作,非常务实,不会一下子拉几十号人来兼职研究与萃取骗术,而是少数几个道行深的人,按照不同的“诈骗场景”进行,专门设计,并且这些人都有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储备。
与此对比,很多公司在知识萃取与经验总结方面,做得并不到位。运动式的组织2天的《经验萃取》的培训,输出非常粗糙的成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更重要的是:最终,没有人为这个事情负责,所以有不少公司的岗位经验沉淀及工作方法设计,还没有电诈公司做的好。
04
同行交流与亲身示范
电诈公司会做同行交流,到了不同阶段了,对诈骗产业进行升级。
这种交流的频次似乎也比很多公司要多,在《孤注一掷》中我们也会看到,电诈老板还会通过亲身示范,来培养骗术。
视频来源:电影《孤注一掷》官方抖音号
看完以上视频,是不是通过展示“高超的诈骗技巧”,同时进行了洗脑与技巧的培训。
所以管理者需要意识到,自己带教员工及对员工的辅导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力,连电诈公司的老板都知道,并且去亲身带教“员工”,我们很多管理者在管理的岗位上,却只知道忙业务。
05
心理素质训练及洗脑
电诈集团会有专人负责指导成员如何保持镇定,在面对受害者时能够随机应变,克服紧张和恐惧心理。在《孤注一掷》中,有一个经典的桥段是: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这是典型的洗脑式培训,其实这还是非常初级的心脑策略。
视频来源:电影《孤注一掷》官方抖音号
对于诈骗人员,洗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减少自身的负罪感。
通常而言,他们会告诉诈骗人员,这个猎物已经被锁定,你不去骗,组里也会有其他人骗,你不去骗不仅自己拿不到钱,还会因为没达到业绩而被打,当这些话被反复重复的时候,很多人的信念开始动摇,走上了不归路。
电诈集团给我们反思的是:
为什么诈骗集团没有人力资源中心、没有培训中心,却能将培训做的如此透彻呢?
在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电诈公司的培训之所以能够落地是因为:电诈老板亲自抓工作,亲自抓员工的培训,也就是说:只有业务老板真正重视培训的时候,培训才会发挥更大的价值,才会创造更高的ROI,如果只是培训经理,自己唱独角戏,培训是很难真正的创造及体现价值的。
*封面和首图素材来源于网络素材,侵删
2025年培训经理指南公开课如期召开
南哥欢迎您的到来
点击图片链接了解公开课课程详情
年度培训计划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