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培训行业的7大预判

教育   2025-01-02 12:07   广东  


2024年很难
但也结束了,身体依然健康,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还有一份豁达的心情,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2025年的第一天工作中,结合2024年我们多个项目交付的经验和跟甲方同学交流中洞见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对2025年培训工作的一些思考,总结了7点分享给大家。


预判1
培训管理BP化


培训管理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距离业务太远,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学员觉得没有用,或者是课堂培训觉得挺好,但是培训结束之后就不了了之,最终学员及公司都没有感受到培训的价值。‍‍‍‍‍‍‍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公司培训岗同学没有业务背景,距离业务太远而导致,而培训经理的背景及工作性质又决定了,培训经理不太可能懂所有业务。‍‍‍‍‍‍‍‍‍‍‍‍

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培训BP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意味着每条业务线(超过20个员工)就可以配置一名培训BP,这名培训BP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2-5年的工作经验,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人才培养技术,员工能力发展的问题可由培训BP进行部分的交付(担任学习项目设计者,教练、导师及培训管理员的角色),这是培训真正支持业务的一个有效方式之一。‍‍‍‍‍‍‍‍‍‍‍‍‍‍‍‍‍‍‍‍‍‍‍‍‍‍‍‍‍‍‍‍‍‍‍‍‍‍‍‍‍‍‍‍‍‍‍‍‍‍‍‍‍‍‍‍‍‍‍‍‍‍‍‍


而没有业务经验的培训管理者,如果不能成为顶级的学习发展专家,成为COE的角色,不具备体系构建及顶层设计的能力,不具备操盘能真正创造价值的培训项目,在未来的10年,其生存空间将会被挤压。

这是多数培训经理必须要意识到的问题。


预判2
从培训技术
到培训管理的认知升级


对于技术型人才,从技术走向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目前的培训行业现状来看,培训经理丨培训总监从职位上看,都应该是做管理工作的,但是多数的培训经理及培训总监是做技术的。‍‍‍‍‍‍‍‍‍‍‍‍‍‍‍‍‍‍‍‍‍‍‍‍‍‍‍‍‍‍‍‍‍‍‍‍‍‍‍‍‍‍‍‍‍‍‍‍‍


从中国的培训发展简史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单纯地依靠培训技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训有效性的问题,培训要真正的创造价值,必须用管理的思维及方法,打通培训创造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对于高级培训经理及培训总监,其核心的价值与意义,从来就不是设计与交付培训项目,这是KMBP(师资梯队)该做的事情。高级培训经理的核心职责只有两个:

一个是发现外部优质的师资,引入高质量的智力资本;选拔与培养高质量的内部师资;另外一个是管好学员的学习行为,促进培训的转化率。

2025年对于规模型的企业,注重引入优质的外部智力资本(师资丨顾问丨新技术等)是培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专家或者是一个高质量的培训项目,可能是公司或者某个业务线突破现状的关键成功要素,毕竟对于很多企业,该想的办法都已经想了,该加的班也已经加了,如果企业要有所突破,获得新的增长,寻求外部力量,打破思维定式或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这两件事才是最紧要的事情,但是很多公司的培训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并没有放在这里,在这个培训管理体系中,其实类似的思维转变有很多。

只有培训岗的一号位意识到:培训经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充分发挥培训技术的价值,否则再好的技术也无法真正地创造价值。


预判3‍‍
AI技术重要但不紧急
AI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新的技术总是先解决核心商业问题,这是基本的规律。培训,作为商业中很小的部分,AI对培训的影响在未来3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作为培训管理者一定需要意识到: 在AI时代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强者恒强,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专业能越强,你用好AI的机会就越大。如果在培训上一知半解,那么并不会因为你用了AI工具变强,对于多数的普通人AI只是一个效率工具。


而对于行业专家,善用AI工具则可以训练提高生产力。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一名培训师,你讲的课程是《经验|知识萃取》,那么你的这门课程,极有可能被AI取代。

我自己用Chat GPT做过测试,将我们的萃取模型及要求输入给Chat GPT,然后再将关键的经验数据输入给Chat GPT,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Chat GPT萃取出来的结果,远超想象。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将这些模型及提问的方式进行训练,很多业务专家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岗位经验萃取” ,由此可以将绘制岗位学习地图的效率提升10000倍。‍‍‍‍

但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你用了大模型,这意味着你需要将所有岗位数据及业务流程(核心技术)开源,这就是Ai的一个局限,有哪家企业愿意将每条业务线的核心数据算法,都喂养给大模型呢?

所以,AI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真正落地及应用,还需要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发挥AI最大的价值。
‍‍‍‍‍‍‍‍‍‍‍‍‍‍‍‍‍‍‍‍‍‍‍‍‍‍‍


预判4
被冷落的线下培训‍‍
重新回归常态‍‍‍



在过去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数字化培训被大面积的普及,但是经过对比与“折腾”之后发现,要进行高质量的员工培训,目前面对面的线下培训,依然是最重要的学习场景,特别是:管理类、领导力、销售、人际沟通类的培训,是需要高度依赖线下培训场景的互动与练习。‍‍‍‍‍‍‍‍‍‍‍‍‍‍‍‍‍‍‍‍‍‍‍‍‍‍‍‍‍‍‍‍‍‍‍‍‍‍‍‍‍‍‍‍‍‍‍‍‍‍‍‍‍‍‍‍‍‍‍‍‍‍‍‍‍‍‍‍


大部分企业已经耗费过大量的资金验证了这个结论:上述主题的培训,用线上模式ROI几乎为零。

在2023~2024年有多家公司曾经高价购买线上的训练营,最终还是找回我们做线下课堂为主的O2O项目,这也是培训管理者需要意识到的趋势。‍‍‍‍‍‍‍‍‍‍‍‍‍‍‍‍‍‍‍‍‍‍‍‍‍‍‍‍‍‍‍‍‍‍‍‍‍‍‍‍‍‍‍‍‍‍‍‍‍

‍‍‍‍‍‍‍‍‍‍‍‍‍‍‍‍

预判5
学习发展三支柱‍‍
注重培训体系的效率‍‍‍‍‍‍‍‍‍‍‍‍‍‍‍
与组织能力建设‍‍‍



在过去的20年,各种培训技术都有普及与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培训行业的成熟度,但是培训体系的变革却停滞不前,很多公司的培训体系是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培训体系的有效性。


真正高效的培训体系都是基于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从构建体系的价值主张开始,通过体系结构设计、分工、资源配置等多个要素的优化,以提升培训体系的综合效率。

对培训管理者而言,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如何证明你设计的培训体系,比另外一个体系更加地高效呢?‍‍‍‍‍‍‍‍‍‍‍‍‍‍‍‍‍‍‍‍‍‍‍‍‍‍‍‍‍‍‍‍‍‍‍‍‍‍‍‍‍‍‍‍‍‍‍‍‍‍‍‍‍‍


同样是1000万的培训预算,你的培训体系有没有比其他的培训体系创造的价值更高呢?为了系统的改善这一问题,经过5年时间的研究,我们重新定义了培训体系设计的关键结构——《学习发展三支柱》,用领先的思维与技术,提升培训体系的综合效率。


预判6
师资体系设计‍‍‍‍‍‍‍‍‍‍‍‍‍
是最重要的项目‍‍‍



对于培训体系的设计者,需要牢记的一句话是:培训体系的质量,永远无法超越体系内师资的质量。因此师资体系设计是培训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内训师的培养与激励体系设计(职位的重新设计)是重点中的重点,对于师资的培养,有两条基本的路径:


第一条路径:培养Master trainer(约14天的内训课),让内训师掌握全部的学习技术,这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是必要的。‍‍‍‍‍‍‍‍‍‍‍‍‍‍‍‍‍‍‍‍‍‍‍‍‍‍‍‍‍‍‍‍‍‍‍‍‍‍‍‍‍‍‍‍‍‍‍‍‍‍‍‍‍‍‍‍‍‍‍‍‍

第二条路径:敏捷式,对内训师进行最短路径的培养,从培训经理指南的技术来看,如果企业计划采用敏捷逻辑,其实只要采用《故事教学法》或《案例教学》两门课中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必须对这两个主题进行强化训练,直到讲师能够顺利走上讲台讲好课为主。‍‍‍‍‍‍‍‍‍‍‍‍‍‍‍‍‍‍‍‍‍‍‍‍‍‍‍‍


预判7
培训必须突破
价值创造的临界点



培训圈里的千古难题:培训价值证明的问题。

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当一个培训项目需要证明价值,才能看到价值的时候,通常是这个培训项目并没有创造价值。

在过去20年的培训中,我们坚信:不是培训价值不好证明,而是很多培训项目压根就没有创造价值。


关于这个问题,我经常打的比方是烧水:在常压下,我们的水只是加热到了99.5度,但实际上水是没有沸腾的。

同样对于培训,如果要创造价值,培训的效果要达到100分才行,很遗憾的是很多培训项目只努力到了70分,虽然看起来很好,但是实际上学员依然没有用到课堂所学,解决问题,结果依然为零,这就是培训项目设计的普遍问题。

这是2025年培训经理必须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基于352行为训练模型的训战项目设计,关于这一技术我会在《学习发展三支柱》中为大家系统的分享。‍‍‍‍‍‍‍‍‍‍‍‍‍‍‍‍‍‍‍‍‍‍‍‍‍‍‍‍‍‍‍‍‍‍‍‍‍‍‍‍‍‍‍‍‍‍‍‍‍‍‍‍‍‍‍‍‍‍‍‍‍‍‍‍‍‍‍‍‍‍‍‍‍‍‍‍‍‍‍‍‍‍‍‍‍‍‍‍‍‍‍‍‍‍‍‍‍‍‍‍‍‍‍‍‍‍‍‍



培训经理指南
用严谨的思维,呈现人才发展领域的技术文献;用务实的态度,分享培训业态真相;用新闻的视角,解读培训行业的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