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用先用己:自我管理,是管理团队的前提

教育   教育   2024-12-19 11:32   广东  


在《积极领导力的五个关键思维游戏化沙盘课程》中,我经常跟学员互动的一个问题是:知人善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不同的学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在我们的课程中却给到了另外一个角度:知人善用先用己,如果一名管理者连自己都不管用,何以谈用他人呢?‍‍‍‍‍‍‍‍‍‍‍‍‍‍‍‍‍‍‍‍‍‍‍‍‍‍‍‍‍‍‍

由此,延伸出一个重要的话题,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以下的内容是基于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及我个人实践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相信以下的内容对你个人成长有较好的帮助,也只有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地管好他人。


01
识别我的长处是什么?


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是在这一点上,人们也往往认识不清,管理者只有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有可能发挥他人的长处。


那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部分呢?德鲁克提出了三点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 集中精力发挥你自身优势:你能够在哪些领域发挥优势,创造出优异的业绩和成果,你就属于哪些领域。专注于某个你擅长的领域则是发挥你优势的有效策略,例如我的长处是善于思考及产品的设计,因此我不会用大量的时间去做无效的社交,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 加强对自己“优势”的投资: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既然选择了成为“学习技术领域的专家”,就将自己80%的时间投资到这个领域,而不是今天学习管理、明天学习如何做营销,应该不断地以“学习设计”为中心,延伸知识的边界。
  • 及时发现自身的傲慢倾向:在态度上要保持谦虚,德鲁克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创造不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或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知识不屑一顾。


02
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忽视了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表现,许多人不是以他们习惯的方式工作,这就很容易造成无所作为。

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可能比前一个问题“我的长处是什么”更显重要。管理者只有深度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工作方式,才能真正地做到“情境管理,因材施教”。

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还是听者型的人,如何理解上面这两种人十分重要:

  • 读者型的人善于从书面材料中,从厚厚的报告中获取信息:哪怕是长达100页的报告放到他手边,他不觉得是个负担,反而会满心期待能从报告中获取相关的资料。
  • 听者型的人与读者型的人相反,他们更喜欢从聆听中获取信息:给他一本报告,哪怕只有几页纸,他也会感到头疼,他喜欢的是把人叫到自己办公室,听取对方的口头汇报。



03
我是如何学习的?


在认知心理学中,这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有关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笔头好的人一般不靠听和读来学习,而靠写来学习,这已成了一种规律。

回顾下职场经历,许多人更看重的是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但下面三个领域的学习却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 第一个是人际关系: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学习与他人相处。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
  • 第二个是自我规划:学习做规划(周、月、年、职业生涯等)都是职场人士的必修课,失败与成功都能总结出经验,消化吸收,没有规划的职业就好比是大海里的一片树叶,会导致职场的迷失及缺乏前进的动力。例如,南哥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体验式教练---->讲师----->互动型讲师---->课程设计师----->学习项目设计师------>知识架构师。南哥庆幸的是在高人的指点下自己并没有走弯路,而可以取得今天的微小成就。
  • 第三个是压力处理:工作中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学习自我压力处理与帮助他人减压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关于自我压力的处理是很多职场人士忽略的能力,但它真的非常重要。在压力状态下,焦虑、烦躁往往不能让你专心做事或者思考,因此你无法取得工作上的进展。


04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相反,两者能产生互补,而价值观的冲突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婚姻关系里几乎都是不可调和的。


因此在自我管理中需要明白,我们自身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的价值观更适合的生存环境是什么?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 我遵循的信条是什么:我们非常坚信的东西,例如:善有善报,这就是一个朴实的信条,这将指引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 我的底线是什么:当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是我们绝不能容忍的。例如,剥夺自我应该有的权利,爱的权利,合法的自由权利等。
  • 我心中真正的追求是什么例如我想成为一个“好人”;我想在教育领域中做出卓越的贡献;我想通过个人努力摆脱贫穷的枷锁;我想设计一款伟大的产品。
  • 我内心的恐惧是什么:例如不被爱,不被需要等等。

清晰地了解这些,不仅可以让你清晰地选择你的平台,更能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因为人生是由多个无法回头的选择而组成。


05
我的贡献是什么?


对于职场工作者来说,现在他们必须提出一个以前很少提出过的问题: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如何判定自我贡献,德鲁克先生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三点要素非常重要。


  • 认清当前形势:认清当前对自身的要求是什么,包括目前的岗位、公司及自己的直接老板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如果没有明白外界对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很容易让自己变成一个索取者,这不管是在工作关系以及恋爱关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 我最大的贡献:不管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职场中,一直以“我能贡献什么”为信条,比“我能得到什么”的信条更有效,这是你自身价值的体现,如果你不能回答你从事的工作,我能贡献什么,你会很被动。对于培训岗的同学,这个问题真的非常的重要。
  • 造成的影响:我贡献的价值,对组织对他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作为培训师应该思考的是:当我讲完课了,对学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是思想上改变,还是行为上的改变,是增加了知识总量,还是学会了某个工具?这是培训师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06
我如何管理未来的职业发展?


45岁时,多数经理人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当然,我们都知道在做了20年完全相同的工作之后,我们已经得心应手。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得心应手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学不到任何新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新贡献,从工作中得不到挑战,因而也谈不上满足感。


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在进行自我管理后,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展第二职业的原因。发展第二职业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 第一种是完全投身于新工作。这常常只需要从一种组织转到另一种组织。
  • 二种是发展一个平行的职业:平行的工作,例如成为企业的培训师,这一点是发展兴趣,并且越早越好。
  • 最后一种方法是社会创业。社会创业者通常是在第一职业中非常成功的人士。


年度培训计划系列文章



2025年所有的管理者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年度主战场在哪里?年度的必赢之战是什么?如何带领团队打好必赢之战?《业务解码》+《落地保证体系》+《全面任务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业内领先的打法,能够在存量市场获得更多业务增量。

培训经理指南
用严谨的思维,呈现人才发展领域的技术文献;用务实的态度,分享培训业态真相;用新闻的视角,解读培训行业的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