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
图1
主诉:患者女,14岁,因左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5天就诊。
现病史: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不伴眼红眼痛。
既往史:6个月前患者双眼视力均为20/20。患者在既往12个月内出现持续疲劳,偶尔头晕、头痛,下肢轻微疼痛,间歇性跛行。否认外伤、手术、COVID-19感染、流感或其他感染史。
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光感,左眼无光感。双侧瞳孔散大,右眼对光反应迟钝,左眼无对光反应。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1mmHg。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视盘水肿,左眼视盘肿胀苍白,视网膜血管有节段性血流(图1A)。
辅助检查:左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颞上和颞下视网膜有多个微动脉瘤(图1B)。双眼视觉诱发电位均为阴性。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加(10,540/μL;换算成每升×10^9,乘以0.001),红细胞沉降率升高(73毫米/小时),循环瓜氨酸肽抗体和抗核抗体阳性。其他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HIV、快速血浆反应素和抗双链DNA。
问题1:下一步该怎么做 ?
点击查看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对于该患者出现的双侧视盘水肿,尽管眼部感染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裂隙灯检查未发现感染迹象,且血液检查结果不支持全身感染的诊断。因此,诊断性前房和/或玻璃体穿刺并非首选的下一步措施(选项A)。玻璃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选项B)同样不适用,因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未显示明显的视网膜血管炎症异常。患者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因此无需进行基因检测(选项D)。
图2
鉴于患者报告的全身症状以及异常的血液检查结果,脑部MRI成为首选检查方法(选项C)。MRI结果显示左侧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异常增强(图2),可疑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疾病而非单纯的视神经炎。紧急转诊至风湿科后,患者被怀疑并确诊为大动脉炎。
治疗和转归
患者接受400毫克泼尼松静脉注射3天,1天后右眼视力改善至20/32,左眼视力未进一步改善。随后,治疗方案调整为每日口服甲泼尼龙醋酸酯20毫克,每周口服甲氨蝶呤10毫克。经过大约4周的治疗,患者右眼视力保持在20/32,左眼视力为指数,身体症状有所缓解。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引发炎症。此病也被称为无脉症,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亚洲女性中较为常见。然而,大动脉炎的诊断颇具挑战性,原因在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以及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疾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发展成缺血性并发症。慢性缺血可引发多种临床表现,具体取决于动脉受累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大约9.6%的病例会以视力丧失作为首发症状。因此,全面的病史采集和细致的体格检查对于指导后续检查至关重要。大动脉炎的诊断标准涵盖了影像学、实验室检测和体格检查的结果,例如锁骨下动脉病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以及颈动脉触痛等。一旦确诊,应立即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联合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同时可考虑外科血管重建作为治疗方案。鉴于该病的复发率较高,建议对年轻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病例来源:
Wu J, Wang Z, Lang L. Bilateral Acute Optic Neuropathy in a Teenaged Girl. JAMA Ophthalm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6, 2024.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24.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