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临床中,干眼是非常常见的一类眼病。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导致干眼的首要原因1-3。我国MGD的发病情况尤为严峻,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的年龄群体中MGD患病率高达60%以上,带来了亟待关注的健康挑战4。
《我国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明确指出,物理治疗是MGD的基础治疗方案。在众多物理治疗方案中,光热脉动复合治疗因其显著的治疗效果、舒适的治疗体验脱颖而出。
那么,光热脉动复合治疗到底适用于哪种类型的MGD呢?
什么是睑板腺功能障碍?
MGD的分类和比例5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弥漫性睑板腺疾病,以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腺泡萎缩及分泌睑酯的质和(或)量异常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导致眼表微环境失衡、眼部不适及视功能障碍。临床最常见的是腺泡萎缩型MGD与非瘢痕性MGD并存。腺泡萎缩型MGD也可继发于阻塞型MGD导致的腺泡压力增大。
MGD 典型体征主要包括睑板腺开口、睑板腺分泌物性状、睑板腺排出能力和睑板腺腺体结构4个方面异常,次要体征包括睑缘形态异常、泪膜异常。根据《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定义与分类(2023 年)》中对 MGD 病理特征的描述,在 MGD的诊断中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体征,睑板腺开口状态及睑板腺分泌情况。出现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MGD。当患者具备以上任意一条但无临床症状时,诊断为无症状型 MGD。及时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并启动治疗有助于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MGD如何分级?
临床绝大多数MGD为睑酯低排出型,因此重点针对睑酯低排出型MGD的主要临床体征严重程度进行分类6,包括睑酯性状、睑板腺排出能力及睑板腺缺失程度。
轻度:睑酯混浊;或挤压眼睑,5条睑板腺中3或4 条腺体具有分泌物排出能力;或睑板腺缺失数量占比<1/3。
中度:睑酯呈混浊颗粒状;或挤压眼睑,5条睑板腺中1或2条腺体具有分泌物排出能力;或睑板腺缺失数量占比为1/3至2/3。
重度:睑酯呈浓稠牙膏状;或挤压眼睑,5条睑板腺中无腺体具有分泌物排出能力;或睑板腺缺失数量占比>2/3。
物理治疗是MGD的基础治疗方案
MGD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缓解睑板腺堵塞,恢复睑板腺功能,改善症状,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共识指出,物理治疗是MGD的基础治疗,包括睑缘清洁、局部热敷、眼睑按摩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MGD的物理治疗已经从传统治疗向新型设备治疗发展。
光热脉动复合治疗基于光热原理及可视化的按压来治疗MGD,是MGD治疗新型设备的又一力作。其治疗原理是通过LED光穿过透明外垫射向眼睑,并被组织内的发色团吸收,从而进行加热7。
光热脉动复合治疗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MGD
Wesley等人进行了一项为期12个月的研究8,对不同程度MGD患者进行了光热脉动复合治疗,关注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研究中使用IDEEL-SB评分来衡量MGD症状的严重程度,其中0到16分表示没有症状,17到38分表示症状轻度,39到65分表示症状中度,66分以上表示症状重度。
研究结果显示:
大部分一开始症状中度到重度的患者,在使用光热脉动复合治疗后,症状都有所减轻。具体来说:治疗后2周,有38%患者症状减轻到了轻度或无症状;治疗后1个月,这个比例上升到了52%;治疗后12个月,这个比例达到了57%。
图:患者总体人群症状严重程度随时间分布变化
对于一开始症状重度的患者:治疗后2周,有82%患者症状减轻到了中度或轻度;治疗后1个月,这个比例是79%;治疗后12个月,这个比例上升到了87%。
图:重度MG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随时间分布变化
对于一开始症状中度的患者:治疗后2周,有54%患者症状减轻到了无症状或轻度;治疗后1个月,这个比例是74%;治疗后12个月,这个比例是78%。
图:中度MG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随时间分布变化
对于一开始症状轻度的患者:治疗后2周,有13%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1个月,这个比例是27%;治疗后12个月,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6%。
图:轻度MG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随时间分布变化
这项研究表明,使用光热脉动复合治疗,无论什么程度的MGD患者,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都会有所减轻。
小结
通过相关研究可以看到,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MGD患者,光热脉动复合治疗都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症状。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治疗工具。
光热脉动复合治疗机制
光热脉动复合治疗仪由手持式主机和一次性治疗患者接口两部分组成,基于独特的光热脉动复合治疗机理,通过发出两种波段的LED灯光,透过眼睑皮肤直接到达睑板腺深层,由睑板腺深层的发色团将光能吸收、转化为热能,从而融化睑脂,通过挤压即可将睑脂排出9,达到疏通睑板腺,治疗MGD的效果。
多种特性,带来舒适治疗新体验
在光热脉动治疗机制的基础上,光热脉动复合治疗仪还具有多种特性10,能提供MGD的高效解决方案。
即时监测,实时评估
可通过放大视窗及检查灯即时监测睑脂融化排出情况,实时评估治疗效果。
量身定制,区域专属
一次性患者接口的可治疗宽度约为14mm, 可针对性地用于睑板腺任一区域进行治疗,根据各区域病情的不同,灵活调整加热时间、按压力度和按压次数,此外还可根据需求进行二次治疗。
监测温度,精准把控
特别配置的温度传感器可持续监测并显示内眼睑温度,实现对治疗温度的精准把控。
研究显示,光热脉动复合治疗仪的一次治疗时间为8-12分钟,一般情况下,一年仅需治疗1-2次,全程无创,加热温度可保持在38-44度9,10,超过这一范围自动融断,挤压力度可由医生控制,对患者来说,可减少往返医院次数,节约时间成本;对医生来说,设备轻巧携带方便,易于操作,不受场地限制,能灵活满足多种治疗场景。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CN-ILU-2500002 有效期至20270107
参考文献
1. Lemp MA, Crews LA, Bron AJ, Foulks GN, Sullivan BD. Distribution of aqueousdeficient and evaporative dry eye in a clinicbased patient cohort: a retrospective study. Cornea 2012;31(5):472e8.
2. Viso E, Gude F, Rodríguez-Ares MT. The association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and other common ocular diseases with dry ey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pain. Cornea 2011;30(1):1e6.
3. Tong L, Chaurasia SS, Mehta JS, Beuerman RW. Screening for meibomian gland disease: its relation to dry eye subtypes and symptoms in a tertiary referral clinic in Singapore.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0;51:3449e54
4. Schaumberg DA, et al.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1;52(4):1994-2005.
5. Xiao J, et al. Functional and Morph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ibomian Glands in the Assessment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Subtype and Severity. Am J Ophthalmol. 2020 Jan;209:160-167.
6. 中国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3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23, 59(4): 256-261.
7. iLux Evaporative Dry Eye Treatment System User Manual (800-0016-000 Rev G, Issued 2019 Nov 12).
8. DEG723-P001 - Systane iLux 12-month Descriptive Analysis Report
9.Alcon Laboratories I. SystaneTM iLuxTM 设备用户手册 [Z]. 2021
10.SystaneTM iLux2 5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