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 视 资 讯
全球范围内,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这与抗生素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有着明确的关联。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呼吁合理、审慎地使用抗生素。然而,在实际医疗操作中,抗生素仍在多数手术的围手术期被广泛应用,作为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泪囊手术,作为一种被归类为清洁污染类型的手术,往往会在术前和术后预防性使用全身抗生素(PSA),但这一做法是否真的必要呢?针对这一问题,一项回顾性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外路或内窥镜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患者病历,排除了数据不完整、术前急性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以及术后因其他原因需要PSA的患者。手术指征包括泪小管狭窄、鼻泪管阻塞和黏液囊肿/慢性泪囊炎。
研究分析了两个历史队列的患者,分别在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和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主要结果指标是泪囊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次要目标是确定手术路径对SSI风险的影响。
研究结果
1
研究共纳入了899名患者,共进行了102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其中有747例为外路手术,273例为内窥镜手术。
2
在这些手术中,共报告了8例SSI,所有感染病例都发生在外路手术后,占外路手术的1.1%。内窥镜手术组没有发现SSI病例,这可能与内窥镜手术的手术路径有关,内窥镜手术避免了外路手术中的一些潜在污染源。外路和内窥镜手术组之间SSI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SSI的类型包括伤口感染、前隔蜂窝织炎和眶蜂窝织炎。所有被诊断为SSI的患者均通过口服抗生素成功治疗,具体方案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00/125 mg)每天三次,持续7-10天。
4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外路手术中,使用可吸收缝线(聚乳酸)和不可吸收缝线(聚丙烯)的患者之间,SSI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这表明缝线类型对SSI的发生影响不大。
小结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在未使用预防性全身抗生素的情况下,泪道手术是安全的,且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极低。研究者建议,为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和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应限制在泪道手术中预防性使用全身抗生素。当然,对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或存在心脏瓣膜、骨科植入物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de Keizer ROB, Suwandi JS, van Limpt JC, et al. Retrospective study in 1020 cases on the rat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fter lacrimal surgery without prophylactic systemic antibiotics. Acta Ophthalmol. 2024;102(8):963-967. doi:10.1111/aos.1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