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NEWS
拉里·皮特曼:善于交际的绘画
文 / Celina Lei
在龙美术馆个展“魔幻现实主义”开幕前,这位知名的洛杉矶艺术家表示希望观者们面对他的画作时,看到的是“一种想要交谈的、毫无保留的视觉表现”。
拉里·皮特曼。© Lari Pittman 图片提供:立木画廊,纽约/首尔。摄影:Brian Guido。
拉里·皮特曼(Lari Pittman)的作品含有丰饶的象征意味,它们从不忌惮装饰性,常常近乎平面设计,但又并未放弃观念的深度。
蛋、猫头鹰、花朵、眼睛……皮特曼笔下的图像看起来如同静待解密的线索,而其中含义不仅揭示出艺术家的面目,也显现出观者本人的模样。
8 月 17 日,龙美术馆将推出皮特曼的亚洲首个机构调查展。此前,皮特曼的作品 2022 年曾在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首尔空间第一次亮相韩国。
展览“魔幻现实主义”汇集了艺术家过去十余年创作的 30 多幅绘画和纸上作品,其中包括龙美术馆永久收藏的六幅作品。展览由洛杉矶策展人罗谢尔·史坦纳(Rochelle Steiner)策划,将持续到 10 月 20 日。
我们和皮特曼谈了谈他视觉语言的演变、他从女权主义艺术中汲取的灵感,以及他希望如何与上海观众建立联系。
拉里·皮特曼,《thought-form of the precipice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despair》,2012。Cel-vinyl和漆喷涂在打底的画布上的钛和木板,259.1×223.5cm。© Lari Pittman 图片提供:立木画廊,纽约/首尔。
你与洛杉矶的渊源甚深——就读于加州艺术学院,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经常在此举办展览。而这次来到上海举办展览,对你又有怎样的意义?
如你所见,我不是什么新锐艺术家,我资历不浅了。但是当立木画廊开始在亚洲为我的作品开拓观众群体时,我从未想过会是这样——我看到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首尔的藏家对我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强烈的反响很惊人,让我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在龙美术馆举办展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它是一座巨大的粗野主义混凝土建筑,但我总算想出了能好好利用这个空间的办法。
拉里·皮特曼,《Found Buried #2》,2020。Cel-vinyl和漆喷涂在打底的画布上的钛和木板,202.6×245.1×5.1cm。© Lari Pittman 图片提供:立木画廊,纽约/首尔。
通过此次名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展览,你想实现怎样的目的?
我思考的是上海和洛杉矶之间的共通之处。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在身份和历史上最不欧洲中心的城市。作为在洛杉矶长大的艺术家,我们没有背负这种历史的沉重感。
就“魔幻现实主义”而言,罗谢尔和我也不想把观众压进一个上了岁数的人的无尽历史中。我们决定只展示过去 12 年的作品,并试图展示出这个 72 岁的人仅仅作为“当代艺术家”的一面。
我的作品中有着无数事件同步进行和众声喧哗的视觉表现,这对于上海这样的现代亚洲城市来说或许也有意义。
拉里·皮特曼,《Sparkling City With Egg Monuments #3》,2023。丙烯和漆喷涂在打底的画布上的钛和木板,243.8×203.2×5.1cm。© Lari Pittman 图片提供:立木画廊,纽约/首尔。
你的作品涉及许多不同的母题和技法,但又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你的创作实践中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经过演化的?
七十年代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时,我想过绘画已经死亡且过时了,要怎样继续画画呢?那时我真正不得不问自己的问题是,我们在绘画中见不到的是什么?于是那些东西就开始出现在我的作品中——装饰艺术、电视图像、平面艺术、应用艺术——所有这些都是我在 CalArts 的女性主义艺术课程中学习到的。
我虽非这个项目的正式成员,但它对我影响重大。我们并不是只关注现代主义里那些白人直男艺术家。
拉里·皮特曼,《Curiosities from a Late Western Impaerium》,2014。Cel-vinyl和漆喷涂在打底的画布上的钛和木板,202.6×245.1×5.1cm。© Lari Pittman 图片提供:立木画廊,纽约/首尔。
一直以来不变的是,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善于交际的。我的意思是,无论人们来自怎样的背景,也无论他们的个体叙事多么复杂,我希望当他们站在画作前时,看到的是一种想要交谈的、毫无保留的视觉表现。我希望我的作品垂手可得且能与人对话。
变数仅仅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叙事弧线,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五十几岁和六十几岁创作作品之间的差异。我想说的是,现在我的转变更多是朝向哲学思考,而不是政治的时事性,后者曾在我1990 年代美国艾滋病危机期间的作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我最羡慕人类的品质是情商。这也是指引我的东西——放任观众相信自己的直觉,让他们去尝试理清自己所见之物。–[O]
立木画廊由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于1996年在纽约携手创立,自成立以来,立木画廊一直积极为国际艺术家开拓新市场,并建立长期的策展关系,展览场地遍布美国、欧洲及亚洲。立木画廊的展览活动以提倡多元化声音而见称,带来勇于挑战身份概念及塑造国际文化的艺术家之作品。
艺术家、作品、画廊信息垂询
inquire@lehmannmaupin.com
中文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