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by Pushpin Films (Léa Khayata)
立木画廊纽约空间带来的纽约艺术家奥伦·皮纳西(Oren Pinhassi, 1985-)的个展“失面”(Losing Face)于10月12日顺利落幕。本次展览带来了皮纳西的最新作品,这也是皮纳西自2024年5月加入立木画廊以来首次与画廊合作的展览,展出了以沙子为基本材并采用艺术家标志性的创作技术料制成的全新大型雕塑。跟随立木画廊,我们一起回顾奥伦·皮纳西如何以奇异空间来放大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奥伦·皮纳西肖像,摄影:Tom Carter
奥伦·皮纳西擅长创作感性的雕塑和大型装置作品,探索建筑空间与人体的关系。他的拟人化雕塑通常高达八英尺,探讨建筑环境中的个体的脆弱性并探索与环境共存的全新可能。皮纳西的沉浸式空间重新定义了观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激发观众与艺术品内在的互动,这些作品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在共生生态系统中的高地位,但反过来,人也受到周围物体和建筑的影响。
在“失面”中,皮纳西倒置了同名习语的逻辑,使其成为一个积极的命题:当我们抛弃自我和个性时会发生什么?展出的作品表明人们愿意放弃对世界的已知看法。“失面”意味着失去感官体验,通过这种方式,皮纳西在作品的构建中允许了转变和脆弱性。面对当代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新事件的快速展开,皮纳西的新作品要求观众放慢脚步,思考集体的未来所必需的相互依存关系。
Film by Pushpin Films (Léa Khayata)
皮纳西被有机材料吸引,因为它们具有变形的潜力。他主要用沙子和石膏进行创作。他反复将这些材料分层涂抹在粗麻布和焊接钢骨架上。“手”的印记是整个作品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失面”中,一组五个新雕塑直立着,处于流动和过渡的状态。皮纳西还在作品中回归了“足”的主题。参考中世纪的横向墓葬雕像并增强了作品的拟人化性质,每个爪足雕塑都站在岩石之上。雕塑的足紧贴着沉重的岩石底座。皮纳西的图腾雕塑既暗示着一个即将屈服于重力的脆弱人物,又是一座直立的纪念碑。
纵观皮纳西的作品,奇艺的属性是一种基本的建构逻辑,因为艺术家的物品本身就产生了奇异空间。对于皮纳西来说,奇异空间是充满潜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物品之间会产生轻微的交互,让空间中的个体变得多样和开放,而这在主流社会中并不总是可能发生的。在“失面”中,这种逻辑体现在贯穿每件作品表面的孔洞中,与人体中作为通过、穿刺或穿透场所的重要腔体相似。这些负空间直接暗示着眼睛、嘴巴、生殖器和毛孔——这种正式的姿态赋予了每件艺术品独特的色情意味,让思想随着物体进入雕塑并在雕塑中移动。
奥伦·皮纳OREN PINHASSI
失眠(Losing Face,2024)(左)
盲点(Blind Spot,2023)(右)
© Oren Pinhassi
Courtesy of the artist; Edel Assanti, London;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Seoul, and London
Photo by Daniel Kukla
遮阳篷和窗户等建筑主题是皮纳西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失面”中,这些元素提供了洞悉展览的窗口。窗户和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允许身体穿过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开口允许身体与建筑融合,从而引发对我们与他人和建筑环境关系的新理解。同样,遮阳篷和通风口保护人体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皮纳西将这些建筑参考点融入“失面”中的作品中,邀请观众反思我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依赖和保护体系。
展览现场图
关于艺术家
立木画廊由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于1996年在纽约携手创立,自成立以来,立木画廊一直积极为国际艺术家开拓新市场,并建立长期的策展关系,展览场地遍布美国、欧洲及亚洲。立木画廊的展览活动以提倡多元化声音而见称,带来勇于挑战身份概念及塑造国际文化的艺术家之作品。
艺术家、作品、画廊信息垂询
inquire@lehmannmaupin.com
中文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