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隋唐(九十一)以李建成为代表的东宫系统
文摘
历史
2024-12-01 07:20
山西
詹事府的主管官员是太子詹事。太子詹事是正三品的官员。正三品是非同小可的级别,因为隋唐时代,所谓的宰相,通常也就是正三品。詹事府这个机构,听起来不够拉风,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东宫的詹事府只是一个空壳子,更不要以为太子詹事只是一个虚职。因为东宫的詹事府掌管东宫三寺、十率之政。三寺(家令寺、率更寺、仆寺)的主管官员都是从四品。十率(太子左右率府、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主管都是正四品将领、副主管都是从四品将领。这样说来,詹事府从四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员,就有近三十个!其下六品、七品的文武官员,就更多的数不胜数了。为了让大家对东宫系统,再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我们看看魏徵在东宫系统的身份地位。而东宫系统,仅仅是詹事府、以及它下设的三寺、十率机构,从四品及以上的官员就近三十个。魏徵的这个太子洗马,只是司经局的主管之一;而司经局是左春坊下设的六个局(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之一。左春坊这个机构,名字听起来实在不够拉风,甚至有点莫名其妙,但这个机构,绝对是非同小可的机构,它是独立于东宫詹事府、且与之地位对等的机构。左春坊的主管官员是两个左庶子,两个左庶子都是正四品。左庶子这个职务,听起来实在不够拉风,而且也有点莫名其妙,但这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职务。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入主东宫,两个左庶子分别是长孙无忌、杜如晦。既然有左春坊,就有右春坊。右春坊是一个与左春坊完全对等的东宫机构。右春坊的主管官员,是两个右庶子。李世民入主东宫后,两个右庶子分别是高士廉、房玄龄。比如,我们上面说的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它就是小而化之的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而太子詹事、左庶子、右庶子,就是小而化之的尚书令、侍中、中书令。东宫三大机构的主管官员,级别待遇也与中央政府宰相类似;太子当了皇帝,他们通常都有机会当宰相的。这就好像秦王府的属员,都会希望秦王可以取代太子一样。因为只有让自己所在的系统入主中央政府,他们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所以,虽然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李元吉被突袭斩首,但是面对东宫将士的反击,秦王府也面临崩盘的风险;因为东宫的实力太过强大。但是在这关键的时候,以封伦、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宰相集团,接受了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以太子詹事裴矩为代表的东宫行政系统,也接受了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东宫的军事系统,顿时就丧失了继续作战的信心。显然是因为,他们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本,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与李世民火并到底,实在有可能打翻狗食盆,谁都没得吃。但是中央政府的豪门大佬,还继续在帝国最前排就坐;东宫主要成员的既得利益,李世民也必须得尊重。这样说来,这场大火并,也就是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裴寂等少数人输得比较惨一些。既然如此,大家和已杀红眼的、已交出投名状的秦王府,争个什么劲呢?两晋南北朝隋唐(玄宗上位前),政变之所以非常容易(相对而言),就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是豪门大佬的天下,所以谁当皇帝,大家其实并不是多在意的。因为谁当皇帝,豪门大佬们也是坐在前排笑看花开花落,他们才懒得多管这种狼狈之争呢!当时大唐帝国的几个宰相,封伦、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不要说在大唐帝国了,就是在大隋帝国,人家也全是公卿将相啊。往前翻一翻,在大隋帝国建立之前,人家的父亲、爷爷、叔伯也全是公卿将相啊。在李渊时代,这些人是宰相;李世民当了皇帝,也得给人家在常委席上留一把交椅啊。这些人代表的家族,已混到这种境界,自然懒得多管李氏家族的内讧。他们希望的、需要的只是帝国的稳定,至于李氏家族由谁出来当皇帝,他们才懒得多管呢?是的,这场大火并中,你李世民胜利了,但是你也千万别想着大小通吃,因为这一切好吃难消化!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懒得玩命与李世民相争,甚至还会出来帮李世民维持秩序。李世民在绝境之中,敢于背水一战,就是因为他洞悉了这种政治博弈规则。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能险胜,也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普遍豪门大佬都是习惯性的坐在旁边看戏,所以你单挑成功了,爬上皇位并不难,剩下的事,就是看你能不能让大家满意了!所以,在两晋、南北朝、隋、唐初三四百年时间里,乱臣贼子那是成群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