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二十九)骊姬母子的下场

文摘   历史   2024-11-21 07:20   山西  

晋献公死后,应该由谁来继位呢?

晋献公临死前明确表示,应该由骊姬之子奚齐来继位。

但是,奚齐上位合法吗?看怎么说呢,如果奚齐身后有强大的力量支持,并且在老大的位置上坐稳了,这肯定合法的。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奚齐也是晋献公临死前,明确指定的继承人;而且还希望在座的大佬,都好好辅佐奚齐;关键是,在座的大佬,当时都也没有异议啊。

问题是,奚齐身后力量不够强大,所以晋献公的尸体还停放在灵堂上,他就被人捅死了。

在这种背景下,奚齐的上位,自然就不合法了。


最简单而言,人们为什么要捅死奚齐呢?

从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说,奚齐之所以能取得继承权,就是因为他妈是个狐狸精;更主要的是,在他妈的迷惑下,先帝杀太子申生,还把重耳、夷吾,两个年长的、贤明的公子,追杀的只能亡命天涯。如果让奚齐上位了,那晋国就国将不国了,而且天下的纲常也要大乱了。

在这种背景下,晋献公尸体还在灵堂上,人们就把奚齐捅死了。

看着奚齐被捅死了,首席托孤重臣荀息气得只想上吊。

因为晋献公临死前,手把手的把奚齐托付给荀息,并且告诉荀息,你一定要辅佐我这个儿子!还告诉奚齐说,你对待这个大爷,就要像对待我一样。

面对此情此景,荀息当时感动的说,您放心离去吧,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总而言之,只要有我一口气,我就绝不会让人欺负奚齐。

现在,晋献公的尸体还摆在灵堂上,奚齐就让乱臣贼子给公然捅死了,关键是,他还无力惩罚乱臣贼子,你说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于是,荀息当时就想自杀了。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就劝荀息说,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先帝还有一个小儿子,您再拥戴他上位就可以了。

荀息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于是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荀息可不是一般人!

如果荀息说自己是晋国第二大实力派,估计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晋国第一大实力派。

首先,荀息是晋献公生前最信任、最重用的臣子,这一点没人敢怀疑,因为晋献公临死前,荀息就是首席托孤重臣。

其次,荀息代表的荀氏家族,也是晋国最强势的家族之一,这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荀氏家族,在晋献公的诸子站队中,并没有站在晋文公重耳一边,但是晋文公上位后,也依然得在常委席中,给荀氏家族留一把交椅。

更主要的是,后来的智氏,只是荀氏家族的一个枝系,就可以吊打赵、魏、韩任何一个大佬;荀氏的另一个支系,也是晋国后期的六大家族之一。你说荀氏家族,有多牛?


问题是,其它大佬都不支持荀息,荀息也实在有些孤掌难鸣。

在这种背景下,荀息虽然又拥戴了晋献公的另一个幼子上位,但是也于事无补。

因为,反对的力量实在太大,所以就在晋献公的灵堂上,人们把晋献公的这个幼子,也捅死了。

荀息面对此情此景,多少有些绝望了。因为,他的前途在什么地方呢?好像是看不到了。

首先,荀息在这次站队中,就彻底站错了地方。他支持的两个公子,都被人当场捅死了;后来不论哪个公子上位,再看见他时,多少也会感觉不顺眼的。

其次,他支持的两个公子,都被人们当场捅死,却没有什么人为此叫冤,这本身就证明,现在支持他的人非常少。

于是,荀息终于选择了自杀。

有时候,自杀是一种体面的选择,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荀息自杀了,就表明,这一切错,只是他个人的错,并不是荀氏家族的错。现在人死账消了,随后晋国重组,荀氏家族换个代表人物,还可以在常委席中拥有一个重要的席位。


在晋献公诸子夺储之争中,骊姬胜利了,骊姬的儿子胜利了。

但是结果呢?晋献公尸体还停在灵堂上,他们就先后领了盒饭上路。

这就好像,从前褒姒母子也在夺储之争中胜利了,但是,周幽王还活着,他们就让太子的外公杀死了。

如果他们知道,胜利的结果,就是这种结局,他们还会追求这种胜利吗?实在难说的很。


许多年以后,汉高祖诸子夺储。

戚夫人一心谋求这种胜利,而且汉高祖也支持她。但是很不幸,她功亏一篑了。

最后的结果呢?因为她的对手,是一个阴毒的女人,所以戚夫人的儿子,后来让人弄死了;关键是,戚夫人让人弄瞎了、弄哑了,毁了容、砍了四肢,最恐怖的还在于,她竟然没有死,还一直在厕所里苟延残喘着。

汉惠帝后来看到了这种恐怖的景象,并且知道,这就是曾经风华绝代的戚夫人,当时就吓得重病不起了,因为这就是地狱中的景象啊。

如果戚夫人知道,谋求这种胜利的结果,就是这种结局,他还敢追求这种胜利吗?实在难说的很。


许多年以后,有一个宠妃,因为正受皇帝宠爱,所以和皇后毫无尊卑之别。有一个大哥,当时就告诉她,你是小老婆,请你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这个宠妃一听,当时就火了,皇帝一听,也感觉火了。

这个大哥当时啥也没有说,事后偷偷对皇帝说,尊卑有序,总是好事。否则,我怎么说呢?因为这种绝顶之上的争峰,失败者会有什么下场,实在没有人知道。我不敢说皇后有蛇蝎一样的心肠,问题是,吕后当年怎么对戚夫人,相信您也听说过……

总而言之,老子曾经说过……;姜子牙曾经说过……您千万别跟我说,这些人没有说过这些话。他们有没有说过这些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风光无限时想着退一步,它没有坏处!得意之时,不思后路,等到了关键的时候,世上从来就没有卖后悔药的。

皇帝一听,你说的对。

宠妃听到相关的内容,也感觉他说的非常对。毕竟,这个宠妃并没有做好死全家的心理准备,所以想想自己从前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为,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后怕。

皇后听到了相关内容,更感觉他说的对。因为皇后不愿意当恶人,所以这个小狐狸精一直得寸进尺,而这个大哥一番善意的、带有恐吓的劝谏,直接就让那个小狐狸精知道天高地厚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再顺着晋献公死后的权力分配说起。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要反对幼主上位呢?

因为,按我前面的分析,他们似乎没有理由反对幼主上位啊。因为幼主上位,幼主缺乏行为能力,君主的权力,就会最大限度的由他们分享啊。

问题是,真正的问题就出在这里。荀息作为首席托孤重臣,而且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要当幼主的监护人,其它人肯定会想了,你想挟持幼主号令我们,作你的春秋大梦去吧,我们现在就把这个小屁孩给灭了。

我们现在就要拥戴年长的公子上位。你有本事,再挟持年长的公子吧!

这样一来,荀息当时就进退失据了。年长的公子回来继位,还会重用荀息吗?估计是不会的,因为年长的公子,是别人拥戴回来的,而荀息在此过程中,那是一直百般阻挠啊!

因为晋国的权力分配格局,当时已奠定了,那就是十几个异姓家族共享权力。在这种背景下,哪个公子上位,也得尊重他们的权力啊。因为哪个公子上位,也是大家联合执政;就是晋文公重耳上位,它也不例外啊。

恰恰相反,如果是幼子上位,某个贵族大佬,硬要充大尾巴狼,一门心思挟幼主扩张自己家族的实力,才有可能打破晋国既有的平衡。

既然大家想让一个年长的晋国公子回来执政,那逃亡在外的夷吾与重耳,终于看到曙光了。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