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鲁莽与固执

文摘   2025-01-01 20:42   山东  

【亦新写作】提高班学员



柔软的鲁莽与固执

文/北春



“这么重要的数据怎么没有呢?”我有些不耐烦,从嘴角迸出质问的口气。不过,我又立刻扭住了已经充血的脖子,终究没有甩动脑袋抬头盯住他们任何一个人。毕竟,他俩都我的兄长,而且曾经在部队时个个都能呼风唤雨,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我俩一直跟着有关专家走了。”他似乎理直气壮,“他们提供的数据基本上都有了呀。”按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我说的那些数据并不重要,也能解读为我这是在没事找茬。

“为什么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呢?”我无意中提高了嗓门,显然表达了自己对他这种说法很是反感,甚至有了驳斥的味道。

“这是市局小伙子帮咱们整理的,应该比较全面了。”他从桌子上捞过手机,为我展示了微信文件包。

“既然咱们自己去了现场,为什么老是靠别人呢?”我自己已感到,这些不停的反问句里已经冒着一股股呛鼻的浓烟。

“我俩反正已经尽力了。”他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而且在粗喘中鼓荡着逆反情绪。

“市局里谁陪你们到了现场的?”我问了一嘴,他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我又追加了一句,“把联系方式发到我的手机上。还有,这个报告的电子版。”我转身从他们的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小尚。”我叫了一声。

他听见我的声音,立马抬头并从座椅上站起来朝我走过来,瞟了一眼我手里的稿子说:“请您吩咐。”

“你先把手头上的事情稍微缓一缓,上手改造一下这个报告吧。”我扫视了他的表情,又说,“我们赶紧得着手准备报告呀。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新闻媒体都如此关注这个事情,丝毫拖不得呀。”我把手里的稿子放在了他的办公桌。

“这不是他俩去现场的现场吗?”他随即面露难色。

“是呀。”我也无奈地笑笑说,“可是......”我欲言又止,立刻觉得自己很庆幸没有说出“可是”后面的那一串话。

“问题是我不了解情况呀。”他盯着我挠了挠头,脸上渗出了一片苦笑。

“没事,我给你说这个报告怎么写,我一会儿再提供给你一些关键数据,那就很充实的报告了。”我微笑看着他,投去了鼓励性的眼神,“哦,对了,报告总体字数不要太多。你就大胆地删改吧。”

我终于拿到了一些重要数据,很是高兴和满意。

“走呀,咱俩一起去。先报给分管领导,听听他有啥意见。”我喊了小尚,“你这样直接接触领导们,他们才能直观地了解你,对你下一步成长有好处的。”我俩拾阶而上,敲开了分管领导办公室的门。

“先放着吧,”他从眼镜上面看了我俩一眼,“我抽空看一眼。”

“领导,这个报告比较紧急。”我犹豫了一下,有些故意吞吞吐吐说,“要不您......”

“不着急,不着急。”他从电脑旁的烟盒里抽取一支烟,小尚并步前去为他点烟,他口吐第一口青烟,眯眼说,“你要学会从容呀,总是这么急,当不成大领导呀。”

小尚点完烟拘谨地退回来,我朝他微微一笑,悄悄竖起了大拇指,又转头对领导又说:“您先抽完烟,我俩可以等一等。”

“唉,我不知怎么说你好。”他往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摘下眼镜,缓缓说,“你要学会稳住,或者说学会些拖延。”

“好的。”我向小尚使了个眼色,尽力显出恭敬的表情和语气说,“那我俩先撤了。”

“下午,咱俩再过来探望探望领导吧。”我对小尚说,“看来咱们只能用自己反复爬楼来表达敬意和紧急呗。”楼道里的回音夹杂了模糊与震颤,萦绕在耳畔,仿佛听到别人在说话。

“人家领导不着急咱有啥办法?”小尚的口气里已经冒出了不满泡沫,感觉一股怨气在他的胸膛里升腾并弥漫。

我俩又一次上楼,再一次敲门,区别是上一次是上午,这一次是下午。对了,还有一个不同,是这一次领导的办公室没有发出回应。无奈,我俩空手而归,无功而返。

我们刚进办公室,主要领导的秘书打了电话说,让我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你们下去的两个人回来了吗?”领导边批阅文件边问我,头也不抬,可又显得聊得很专注。

“昨晚回来的,很晚了。”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紧接着解释性地补充道,“他们很辛苦。”

“是的。不过,你们还得辛苦一下,赶紧拿出一份情况报告来。我要给自治区领导做个简要汇报。”他把手里的文件推过去,盯了我语重心长地说,“领导们很关注此事呢,毕竟关系到不少百姓的生活。”

“好的。”我领命后便退出来。

“哦,对了。”他又要说什么。我半开了门,驻足凝视他,不置可否。

“行吧,你不用说了。”他又开始批阅一份文件,淡淡地说,“我给你分管领导打电话说吧。”他直接布置任务给我们,和分管领导打电话通气,这是一种礼貌与修养,毫不会影响他的权威。

“我正好要去他的办公室,”我倒是更加紧张了一些,急忙说,“我直接报告也好。”

“那也好。”他依然没有抬头,我倒是感到很轻松了。因为,我知道这两位领导各自的性格和办事风格,我既不能直接主动请示主要领导,又不能因为分管领导的“稳重”而耽误事情。

这一次敲门,依然寂静。这就预示着下午签出文件的可能性泡汤了。这个泡汤还不算可怕,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第三天......

“要不咱俩还去一趟?”小尚无奈地问我,脸上浮出的表情足以黏住掠过的所有眼神。

我抬头看了一眼,眼神在他的脸上逗留片刻,毫无表情地说:“不去。”我的回答很干脆,出乎了他的预料。

“啊?!您这次怎么不急了呢?这样不耽误大事吗?”他惊诧地看了看了我,仿佛在提醒,“主要领导已经不催了两次了吗?”

“是的。这是皇上不急太监,有啥办法?”我满脸无奈,尽量淡化脸上翻涌的不满之色,“每次我都对主要领导说,我们的报告还没有写出来,缺点数字,正在协调市里有关部门呢。”

“这不咱们要背黑锅吗?”他也显得不耐烦,皱了皱眉。

我倒是更冷静下来,只好耐心地等待发落,品味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

一周后,主要领导签出的意见里充满了批评,也不乏讽刺的味道。无论什么样的味道和批评,我都愿意接受并理解。我只是难以理解分管领导的沉默、淡定以及那个怪异的微笑。

不出所料,一场暴风骤雨终于来了。不过,有时候暴风骤雨并不能洗涤青红皂白,只能涤荡坚强的灵魂。在大会上,我受到了主要领导的严厉批评,也听到了一些同事们窃窃私语。我真切地体会了劈头盖脸的感受,感受到了清白所承担的沉重,也品尝到了忍辱负重的独特味道。

我看到了分管领导望向我的眼神,还有那个诡秘的微笑。我的身上立刻起了鸡皮疙瘩,但心里却一片澄明,从柔软处渗出了自己的鲁莽与固执。


导师介绍
陈亦新,青年作家,从事写作教学达十多年之久。现已出版《暮色里的旧时光》《雨娃》等作品,并在《人民日报》《甘肃日报》《作文导报》《语文世界》等诸多报刊发表若干作品。其作品《雨娃》已被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林丽君女士译为英文版,已在北美出版发行。


往期回顾





陈亦新|亦新写作开课啦 | 每种人生,都值得书写

*陈亦新|寂静之花,爱不落下

*陈亦新|半生浮尘,一世清云(独家首发)

*你我皆旅人,何日是归年(独家首发)

*陈亦新 | 一片雪花,落入了大海


END

寻寻觅觅 美好深藏
欢迎加入,写出你自己的故事
文字探索世界
故事启迪人心

亦新写作
来吧,写出你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