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感言:
写此信的目的有三:1.自娱自乐;2.对儿子的祝福;3.告诉儿子,这一生,要怀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做大写之人、得超越之乐,这比上清华更重要。
致佑森书
文/张辉
佑森我儿:
大学的生活可否充实?学业是否跟得上?和同学们相处得愉快吧?我听说,清华的校医院都是免费的,食堂有十几个,只需象征性地付两块钱就可以吃上美味营养餐,听妈妈说,你们的宿舍也很漂亮,两人一间的阳台房,空调、暖气、电视、网络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是,清华的图书馆藏书千万册,里面宽大明亮、随处可坐,并且24小时对外开放,真是羡煞我也!
儿呀,能拥有这么好的条件,固然是你努力的结果,但更要感恩国家为你们提供了事无巨细的保障,让你们能专心致志地读书。这四年,是你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也是最关键的四年,切不可等闲度过。
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没能赶上送你去学校报到,今天姑且以书信的形式送你几个关键词,这也是爸爸作为过来人的一些感悟,希望我儿能认真体会。
第一是“学习”。这是你作为学生的本分。当然,爸爸说的这个学习,不仅仅限于你的专业知识,如果上了四年清华,你仅仅学了一些专业知识,那你就亏大了。你们清华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校长叫梅贻琦,他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你想,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大学的NO.1,这是一个多么博大而高端的平台啊,里面有那么学贯中西的大师,有那么多精彩绝伦的讲座,身在其中而与之擦肩而过,岂非平生最大憾事?所以,爸爸希望你能“跑”起来,在不同的学院、不同的教室、不同的报告厅之间来回串场,多多实行“拿来主义”,辛苦点没关系,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错过了,就永远追不回来了。
你学的是理工科,但爸爸希望你能多上一些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多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哪怕你想当科学家,人文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钱学森是多么厉害的科学家,但是他给青年学生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学好中外语文”,因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人生修养的基础,舍却人文修养而欲成科学大家,是断不可能的。当然,这一点爸爸对你有信心,你从小跟爸爸妈妈读雪漠爷爷的书,其他的中外名著也读过不少,有很好的基础,希望在大学里,你能把这个好习惯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二是担当。爸爸工作这么多年,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个担当缺失的时代,人人想的是明哲保身,人人想的是避重就轻,人人想的是推诿塞责,人人想的是佛系躺平,真干事真担当者,少之又少。还记得那次你做古文阅读理解吗?说的是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板桥果断打开官仓发放粮食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说,没有上面的命令,不能私自开仓。郑板桥回击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层层申报,百姓早就饿死了。”随后他重重地说了六个字:“上有谴,我任之。”意思是说,如果上面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看到这儿时,我记得咱俩都有所动容,当时爸爸就对你说:“当当,记住这六个字。”我看到你点了点头。
还有一次,咱俩一起看《觉醒年代》,演到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头去发放传单,北洋政府的军队来抓他们,当时的情势非常危险。李大钊身边的学生们着急地说:“先生,您快跑吧,陈独秀先生是社会名流,他被抓进去,还不会有性命之忧,您要被抓了,恐怕凶多吉少,北洋政府的监狱就是地狱呀!”李大钊手洒传单没有停下,回头对学生们说了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爸爸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谁的铁肩能把整个中国扛在肩上,身陷地狱而不足惜?李大钊。这是多么大的担当啊!
爸爸永远崇拜这些担当者,所以爸爸总是提醒自己,要担当,哪怕因为担当而让自己的工作累一些,也没什么。爸爸给你取名“佑森”,也是寄托了担当的希望。你出生的那年有一部电影很火,叫《猩球崛起》,讲得是一只大猩猩带领它的族群对抗人类的暴虐,保护自己家园的故事,爸爸妈妈看了都很喜欢。巧的是,你属猴,而且五行缺木,爸爸就给你起名“佑森”,意思是你这只猴子要带着族群护佑好自己的森林,把你的责任担当起来。你的小名“当当”,自然也有担当的意思。
你在大学里,首先要培养担当的品质。你经常说长大了要去雪漠爷爷那,有这种大愿当然很好,但去了是要有大担当的,如果去了混吃混喝、躺平添乱,爸爸是绝不答应的。所以,未来的大担当需要从现在的小担当做起,做了班干部,就要把班级的工作担当起来,为每一名同学服好务;找了女朋友,就要把男人的责任担当起来,把对方照顾好,对人家负责;尤其是遇到难事、出了差错,要敢于挺身而出、扛事担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危难之时,才显出担当的可贵。
第三是“高贵”。高贵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爸爸认为,人人都有一颗向往高贵的心,只不过,每个人对高贵的理解都不一样。爸爸年轻的时候,觉得位高权重、富甲一方才是高贵,但爸爸在读了很多书、见识了很多人之后,对高贵的理解就变了。你现在有时间了,爸爸建议你读一读雪漠爷爷的“大漠三部曲”,这真是一部好书,很多人从中读出了不同的东西,有人读出了贫穷、有人读出了苦难,有人读出了无奈,有人读出了抗争,但爸爸更多的读出了一种高贵。你或许会问,这是一部描写贫穷落后的西部农村的小说,有啥高贵在里面?这就是爸爸要回答你的,高贵和出身、地位、金钱都无关,只和一个人的心和行为有关。
高贵是什么呢?我想,高贵首先是一种自守之志。还记得凉州城头的那个乞丐吗?衣衫褴褛的他躺在角落里,似乎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当雪漠爷爷买了蛋糕放在他旁边,他却看也没看,还说了一句:“拿开,这是我睡觉的地方。”第二天,当雪漠爷爷再去的时候,那乞丐已不在了,只有那个蛋糕,还放在原地,一动也没动。雪漠爷爷说,这是我在凉州见过的最高贵的人。注意,你要体会乞丐身上的那种“气”,不要把这种“气”仅仅理解为“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它是超越那个层面的,这种高贵,需要你慢慢体会。高贵还有很多,比如,前些年你读了《苏东坡传》,说你太喜欢苏轼了,而不喜欢王安石,你觉得王安石搞变法急功近利,还纠结了一帮小人冲锋在前,而且王安石个人也邋里邋遢,官服上经常沾满油渍,洗也不洗。爸爸想告诉你的是,看一个人,不能仅凭一本书就给他下定论,每个作者的喜恶和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王安石的变法和个人卫生我们姑且不论,但有一件事,充分显示了他的高贵。
有一次,王安石很晚才忙完公务回家,到了卧室准备就寝时,突然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在床上等着他,他赶快把夫人吴氏叫来,问是怎么回事?夫人说,你这么劳累,也没个手脚勤快的人伺候,这是为你买的一个小妾。原来,这个女子的丈夫为朝廷押送粮草,途中翻了船要赔偿损失,赔偿的金额很大,丈夫变卖了全部家产还不够,只好把妻子卖掉来筹款。王安石问清楚后,立即拿出钱来给这个女子,让她回去找到丈夫,把钱还了,两个人一起好好过日子。
你看,这就是士大夫的操守。在那个封建社会,王安石完全有权利纳个小妾,而且这个女子是夫人心甘情愿花钱买的,合理合法,况且那时他权倾一时,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追求点个人享受也无可厚非。但王安石却不接受,他心里装的是那个女子的苦难,装的是自己的良知,怎么能屈从于人的欲望呢?这就是一种高贵。仅凭这一点,王安石就当得起我们的敬仰。
高贵还是一种慈悲之心。不要把高冷等同于高贵,高冷的人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贵的人则是无我慈悲的大爱之人。清华是最高学府,我想,清华人多少会有一些高傲的心态吧,所以,爸爸还是想提醒你一下,要时刻保持警醒,防止由高傲而变高冷,由高冷而变自私。你上的现实的大学固然很好,但要反躬自问,你人格的大学完成了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不是光说说就可以的,必须从当下做起。所以爸爸建议你多报一些公益社团,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你也可以发起一个读书会,把咱们的大善文化在清华里传播出去,你甚至可以学习袁了凡,日行一善,帮同学打打水、帮环卫阿姨推推车、帮助校园里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积善成德、积德成道,四年下来,你的德行和学业会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高贵还是一种浩然之气。爸爸上的山东大学固然比不上你的清华大学,但山大的校训爸爸一直很喜欢,叫“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中国的读书人,不能没有一股浩然之气。孟子这样解释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你看,浩然之气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别人赐给你的,而是靠自己“养”出来的。那么如何“养”呢?孟子进一步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就是说,浩然之气要靠行“道”与“义”来养,而且要不停地付诸行动,指望行一次道义之举就能养出浩然之气来,是不可能的。这就像吹一个巨大的“浩然之气”的气球,要一口一口地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要想着一口气就把气球吹满,那是做不到的。当然,这个过程中,气球是不能撒气的,否则就会功亏一篑。所以孟子最后强调:“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做了亏心事,就像在气球上扎了一个洞,你千辛万苦“养”出来的浩然之气,就会在一瞬间漏光、瘪掉。
明白了吗孩子?你还年轻,年轻可以犯错,但有些污点,一辈子都不能沾染,否则,你“浩然之气”的气球就会永远留下一个洞口,再想“养”得饱满,甚至充塞于天地之间,就很难了。
高贵说得有点多了,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快乐”。这一点爸爸应该向你学习,你从小到大都很快乐,虽然小学时因为学习被爸爸妈妈“摧残”过,但所幸没影响你快乐的本性,现在想一想,爸爸都觉得有点后怕,也很庆幸没被当时的社会焦虑所裹挟。但爸爸有一个体会,快乐分先天的快乐和后天的快乐,你去幼儿园和小学里看那些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是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无忧无虑,这是先天的快乐,是造物主赐予每一个人的礼物。但是,随着年龄渐长、涉世日深,很多人的本心受到了污染,或是受到外界的折磨,于是就变得不快乐了。
爸爸还记得自己的经历,上初三之前,我都是快乐的,虽然有些生活的烦恼,但快乐的本性还在,直到有一次,我考了全年级第一,从此之后,我就不再快乐了。为什么?有了攀比之心,有了把所有人都甩在身后的欲望。记得有句哲言大意是说,所有不快乐的,都是不道德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合道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不快乐,说明有欲望、有执著,偏离了大道,所以是不道德的。这句话道出了后天快乐的真谛,即快乐需要合于大道,合于大道就需要修行,所以王阳明说:“常快活,便是功夫”。不要小瞧这句话,你可扪心自问,健康时你快乐,生病时你还快乐吗?顺利时你快乐,困顿时你还快乐吗?约会时你快乐,分手时你还快乐吗?……为什么不能时时快乐?因为你的“功夫”不够。谁的功夫够了?王阳明的功夫够了,他死的时候没有任何牵挂,只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雪漠爷爷的功夫够了,他总是“触目随缘,快乐无忧”,所有佛菩萨的功夫都够了,你几时见过愁眉苦脸的菩萨?他们总是眉目舒展、笑口常开,发自内心的愉悦。
怎样做快乐的“功夫”呢?我想有六个字:自省、自律、自强。自省,就是时时警觉,把内心的锈迹污垢一一清除,达到心的本初光明。自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用行为诠释自己的追求。自强,就是发大愿、行大行,瞅准人生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走。这就是修行,当有一天你修着修着,发现自己“无入而不自得”,不论怎样都很快乐时,你的功夫就到了,这就是儒家的“廓然大公”,就是道家的“恬淡虚无”,就是佛家的“明心见性”。儿子,爸爸多希望你能达到这种境界啊,当然,在这条路上,爸爸要和你赛跑哟,这可不是考大学,分不得老子和儿子的。
好了儿子,说了这么多,不要嫌爸爸啰嗦。过一段时间,爸爸就去看你,不知北京还有没有“九头鸟”这家饭店,以前你妈妈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曾带我去吃过,至今还记忆犹新。这次去了,我请你吃“九头鸟”。
祝一切顺利!
爱你的爸爸:张辉
2034年10月29日
往期回顾
*陈亦新|亦新写作开课啦 | 每种人生,都值得书写
*陈亦新|寂静之花,爱不落下
*陈亦新|半生浮尘,一世清云(独家首发)
*你我皆旅人,何日是归年(独家首发)
*陈亦新 | 一片雪花,落入了大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