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只有一件事

文摘   2024-12-09 20:57   山东  

读书只有一件事

作者:吴之向【亦新写作】提高班学员


20241117日这个平凡而又不凡的日子里,香港雪漠读书会迎来了十一月系列活动的第二篇章,来自香港、深圳、东莞等各地的书友会们,如约而至星河明居会所。小太阳和盼盼一起从樟木头出发去香港。

这一路上,迷糊的小太阳,在方向感的迷宫中徘徊时,感恩有盼盼陪伴在身边。不由得赞叹,盼盼已将‌书籍排版设计工作者耐心、有条不紊、完美细心的特质,充分地融入了生活当中。


一、读书会主题探讨


此次读书会的智慧之旅,我们共同探寻的主题是:“选择与命运的程序密码”。读书会上,大家一起诵读粤语版《中华奋斗偈》,对《世界是心的倒影》一书展开了深入的共读和分享。大家带着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复盘过去一周的自己,共同探讨了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

书友们分别领回自己在上期读书会写给自己对未来一周期许的小纸条,一周悄然过去了,自己又交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互动分享环节。书友阿玲分享道:上周给自己期许的是:在未来一周里,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有时很忙碌,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没有完成任务。同时反思:时间总会在自己的无意识刷屏中悄悄流走,一刷屏就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在读书会共读要比一个人在家读书感觉好太多,正是这种美好的氛围,让人沉浸其中,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所以我们要净化自己的环境,要有一个正能量群,大家聚在一起很舒服,志同道合。读好书是一种聚集能量,当好好地读一本好书时,读完之后精神饱满,因为书中承载的文字是有信息与能量的。

《世界是心的倒影》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选择与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大家在交流中激荡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对选择与命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共读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不断挖掘书中的深层含义。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理解能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共读的机会。

关于“选择”,很多人都想到了《无死的金刚心》,这本书给带来对自己生命的深度思考:你想成为谁?自我完善,活出自己的选择,让自己生命更有价值、有意义。盼盼分享的关于青年作家陈亦新如何实现作家梦的人生选择。陈亦新通过家庭熏陶,内心的热爱与坚持、旅行与人生体验、阅读与思想的深化以及创作实践与成果多方面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二、文学作品分享与探讨


“读文学、品人生。”共读雪漠老师的文学作品,品味人生、滋养心灵。这也是香港读书会的重磅精彩分享环节。今天的主题分享人是书友Irene,作为2024年香港书展“雪漠主题展”上的首位有缘人,她对文学的热爱令人动容。她年轻时代开始,就与文学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年的香港书展,她都会精心挑选一本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然而,在近些年来,她发现能够真正触动她内心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这让她感到有些失落。直到今年,在香港书展的茫茫书海中,邂逅了“雪漠作品”。她首先被《雪漠小说精选》所吸引,这本书为她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Irene用了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她被雪漠老师笔下那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所深深打动。

1、关于命运的对话

今天,Irene分享读人生、品《美丽》。这个故事发生在凉州的东乡一带。女主角的原型已经死去了,她就像女主角一样,是染了梅毒死的。但是,在她死前,她像新疆爷那样守护了爱情。很多人就是因为她的守候,忘掉了她曾经有过的风流和堕落,把她当成了一个走错路的、已知道悔改的、可怜的孩子。

书友Irene分享:月儿身患重病,尽管尝试了民间多种土方并求医于医院,却仍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在这生死边缘,人们往往会对过往进行深刻反思。年仅二十多岁的月儿,她的反省虽有限,在她眼里,爱情大过天,最大的愿望便是与猛子共度幸福美满的生活。月儿有两个反省点颇为深刻,她认为如果自己没有患病,爱情或许不会如此炽烈。当Irene读到这句话时,故事已近尾声,深感共鸣,认为正是死亡的威胁让爱情显得尤为激烈。然而,激情终将褪去,归于平淡,只是死亡加速了这一过程的激烈程度。月儿深知爱情对她的重要性,她觉得自己尚未活出精彩,岁月匆匆,仿佛转瞬即逝。回顾过去,她发现除去睡眠、生计奔波和不值一提的场景,真正有价值的时光便是与猛子相处的日子。她感激病魔未夺走她的美丽,疾病感染的范围仅仅限于的身体其他部分,没有波及到她的脸,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美丽的容颜。月儿的家人四处奔波筹钱求医,他们的付出同样令人动容。其实美丽的不止月儿一个人,她身边所有的人都是美丽的然而,当病魔即将夺走她的生命时,她回顾的却仅是爱情与美丽。她只能接受命运安排,儿时算命的结果曾让她产生许多幻想,期盼生活中的王子出现,这也影响了她的选择,让她没有选择农村出身的猛子,而是选择了北京的有钱老板,却因此染上了梅毒。

Irene认为,人不宜过早算命,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从不算命,因为有一个同学每年都算命,试图预测未来。Irene认为算命可能会干扰人的选择,正如月儿因算命结果而产生的幻想影响了她的选择一样。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过分依赖算命等外部因素。

兰兰说心决定命,心善则命吉,心恶则命凶。然而,月儿自认为是个好女孩,心地善良,却为何遭遇了种种不幸?因此,她并不认同兰兰的观点。对此,Irene想说:命由心造,心是变化无常的,月儿没有选择好的男孩,而选择了有钱的老板,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命运。虽然她并不喜欢这个结局,感到苦闷,但或许是因为她认知不够,所以不相信命由心造,疑惑善良的人为什么会得不好的结果。

2、月儿的故事与命运反思

月儿害怕死后灵魂的孤独,担心猛子会和别人结婚。这样的想法对于一个年轻姑娘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而Irene认为,选择以年轻姑娘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反思。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生命感慨的篇章。月儿在反思中,虽然对父亲有所埋怨,但父亲并未强迫她做出违背意愿的事情,只是让她去卡厅收钱结账。然而,卡厅里淫荡的氛围逐渐侵蚀了她的心灵防线,这再次证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

当猛子说:妈,我没事的。我没有碰过她。妈却搂住了他,发出更大的哭。猛子的父母担心猛子正是钻出火的年龄,保不定哪天,感情一冲动,来上一梭子,叫杨梅大疮一舔,就麻烦了。猛子妈又私下和老头子商定,由两人轮流值夜,等小屋一熄灯,就赤了足,悄悄过去,蹲在门侧,听那动静。若有异样,惊动一下。每有响动,猛子妈厉声叫:猛子,给你爹找个止痛片。当月儿发现公婆在窥视时,她像遭烫的孩子那样大哭。猛子也哭了,两人相拥了,肆无忌惮地哭到天亮。

婆婆得知月儿的病情后,震惊之余更担心儿子也被感染。这段情节描写极具画面感,创意十足,展现了这一家人为月儿病情所付出的艰辛与折腾。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选择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命由心造,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3方言词汇退水沟与命运选择

此外,在这个故事中还学到了一个方言词汇——“退水沟我可不想当退水沟。他想。凉州人眼里,当退水沟是最没出息的。所谓退水沟,就是农民浇水时,放多余的水的备用沟。《红楼梦》里,薛宝钗入宫不成,贾宝玉就成了她的退水沟。凉州人眼里,当退水沟,是很屈辱的。猛子想,她是想当城里人不成,才退一步嫁给他的。但猛子又何尝不是厌倦了城里那些水性杨花的女子,才回到家乡寻找真爱,最终找到了月儿。因此,他们两人可以说是互为对方的退水沟

月儿想走了。

溃烂已开始向颈部蔓延。她知道,再不走,美丽的月儿就没了。她将一封信和自己绣的鞋垫放入妈的被窝。那是给猛子的。信封里除了信,还有猛子妈刚送来的八千块钱,她用不上了,信里她很感激婆婆,说那些钱的真正用处,是她有了另一个妈。

她仍然仔细地画了淡妆,选了一套最靓丽的衣服,戴了耳坠、项链,走向白虎关的照相馆,

照了几张照片,叫摄影师交给猛子。摄影师说,那是他照过的最美的相,希望能挂在橱窗里。月儿同意了。

月儿带了该带的东西,沿着猛子那天捎她来的线路,一路路品味着。她咀嚼着几天前的情景,时不时露出甜晕的笑。村里人都远远地望她。谁也没有打搅她。总能感受到人们目光中的那份关爱,心中的温水一晕晕荡。

她走出村子,走向沙漠。

她很愿意变成一滴清凉,渗入浩瀚的大漠。

她的心中,没有啥比美丽重要,尤其是留在爱人心中的美丽。那就走吧,融入那个黄天黄地的所在,叫美丽定格成永恒。

月儿的自杀,无疑是一场深刻的悲剧,它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并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需要提升认知,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人生。

凡凡分享道,Irene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与大家分享雪漠小说精选中的故事了,之前她分享了《新疆爷》和《深夜的蚕豆声》中的吃手指头情节。在分享《新疆爷》时,读书会中的一位女孩被深深触动,她原本以为新疆爷是故事中的痛苦者,最后却发现痛苦的其实是自己。而在上一期读书会上,博文这个男孩子在听完《深夜的蚕豆声》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面对人性的考验,我们是选择向上坚守还是堕落沉沦?

今天,Irene继续分享了《美丽》这一篇,我们将跟随雪漠老师的笔触,深入《深夜的蚕豆声》中作者与汉学家的对话,探讨月儿、猛子的内心世界以及这个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月儿的故事发生的这个年代,在广东是有普遍的一个现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东,那是一个改革开放、大量内地青年涌向珠三角打工的时代。那时,许多年轻女子在广东遇到了香港或台湾的投资商,发生了不少始乱终弃的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同时,凡凡也提到了退水沟的说法,当时许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打工者,他们怀揣着加入大城市的梦想,农村男孩幻想着在这里发家致富、娶本地姑娘,但最终往往只能回到老家或与老乡结婚,继续在农村生活。因此,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某个时代的缩影,更让我们思考其中的深意。


三、《美丽》中的真谛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期待《美丽》中最美的部分,看看雪漠老师如何为我们揭示其中的真谛。

1.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故事

你定然不了解农村儿女在城市里的生活,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你或许能感受到一种东西--农村儿女进入城市后的孤独和无奈。城市生活是繁忙的,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关注这个不属于城市的群体。他们在城里人的眼中,只是一些画面:光着膀子在大太阳下敲打地面、推个推车拉砖石,黝黑的皮肤上挂满汗珠,脖子上围一条毛巾,似乎他们生存的资本,就只有他们的生命本身;还有那些在餐馆里打工的服务员,那些踩个三轮车、运送堆积如山的废品去卖的男人女人们,人们也许还会看到,男人骑车、女人扶车的家庭场面;还有天桥下的尿骚味、烧火的痕迹、单薄的铁锅、一些破旧的棉被,和瘪瘪的红白蓝条纹胶袋;有些邋邋遢遢的流浪汉,就睡在小区外面的长凳上,他们随身所带的,只有一床也许不太厚的棉被;传闻中打工妹跟男朋友有了孩子,多次堕胎……类似的生活画面,就是城里人对农村儿女几乎所有的了解。它是肤浅的。任何停留在表象,没有进入内心的了解,都是肤浅的,因为你不了解现象背后的那颗心。所以,我总会走进他们的世界,跟他们交朋友,跟他们聊天,采访一些独特的生命故事。我总想让世界看一看,这群生活在角落里、似乎只是符号的人们,也有他们的心灵和灵魂,他们也有疼痛和渴望,他们也在寻求出路。

下面的故事,就是曾经感动过我的一个真实故事。它发生在凉州的东乡一带。女主角的原型已经死去了,她就像女主角一样,是染了梅毒死的。但是,在她死前,她像新疆爷那样守护了爱情。很多人就是因为她的守候,忘掉了她曾经有过的风流和堕落,把她当成了一个走错路的、已知道悔改的、可怜的孩子。人们在记起她的时候,想起的都是美和感动。而人们对她的回忆,也确实感动了我。我当时就在想,这么一个质朴的农村女孩,却被一种不好的风气给污染了,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她是可怜的,但如果她没有看清堕落生活的真相,没有承受肮脏和病痛,没有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会有后来的转变吗?转变后的她,虽然没有活太长的时间,但她给世界留下的美,却比她的生命要长久多了。

只是,如果没有一个作家为她写点什么,她的美就会很快过去的,因为这一辈的农民会很快过去。当这一辈人死去了,或是生活抹去了他们对那女子的记忆,这种非常纯净的美就会消失。我就想,那么,就让我来写下它吧。于是,我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很多时候,我的写作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仅仅是为了守候一份干净、一点温馨、一种壮美,就像故事中的女子守候她的爱情。

2.读者在雪漠作品中寻找智慧和启迪

但据说,很多人都习惯在你的作品中寻找智慧,寻找启迪,寻找一种他们向往的活法。

智慧和启迪是什么呢?是一个活着的心灵感受生命的能力。你说对吗?很多人不会像我这样,去关注一个平凡的打工妹-一当然,在我眼里她不平凡--也不会像我那样,去关注一具博物馆里的女尸;不会像我那样,去关注狼、关注狐子、关注很多跟他们相遇的群体和人类。这种关注,这种感悟,这份感动,本身就是一种活法,说话、用文字去定格、赞美、批评和理解,也是一种活法。在过去的时候,有很多作家都是这么活着的,像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他们的笔,总能承担一种高于他们自己的责任,但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却不多了,这样的精神也不多了。当然,这个时代也有它的清新,但它是一种很软的东西,能慰藉人的心灵,却不可能点燃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可能让一大批僵死的心灵活过来。要让僵死的心灵活过来,需要一种巨大的野性力量,这种力量,就存在于西部文化里。

你说得对。那么,你来说说这个故事好吗?好的。

3.肮脏的功利之心

月儿知道,自己真的走错路了,她为了一种贪心,也因为填充一种空虚,就选择了一段不该选择的关系--而不是感情。但这不能怪她,她是一个受了污染的孩子,她的父亲开卡厅,她的母亲很功利,她的哥哥是真正的二杆子,她从小,就是在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教育中长大的,她也是功利环境的受害者。很多女孩都是这样,她们曾经纯洁美丽,曾经有幸福简单的人生等待着她们,但她们自己放弃了,选择了一种堕落的活法。

但故事里的月儿看不出堕落,她很美好,也很干净。

真正肮脏的心,是功利贪婪的心,月儿的身体虽然脏了,但她打碎了功利,开始向往一种纯真简单的爱情,这让她的心灵升华了。病后的她,其实比健康时的她要美多了。她心里有了爱,开始用生命去守候爱情了。因为爱情就是她的生命,是她活着的唯一尊严,也是她活着的唯一理由。有了爱,她就能忘掉走投无路的痛苦,没有爱,她连一天都不想活下去。她会活在悔恨里,活在对那个很快就会来临、但似乎又茫茫无期的东西的恐惧里,那种悔恨和恐惧,会很快耗尽她的生命。

4.月儿与新疆爷的区别

你说,这里面有一种新疆爷那样的东西,不过我觉得,它跟新疆爷的故事不太一样。这虽然是一个升华的故事,虽然非常美好,但月儿没有超越小爱,她是有求的。她在想象猛子的背叛时,就已经那么痛苦了,她甚至因为虚构的情节而生起了怨恨,可见,如果猛子真的娶了另一个女子,或是在她活着的时候,跟其他女子发生了关系,她会有怎样的心情。

是的。她会很痛苦,也会很愤怒,甚至会生起强烈的怨恨心,但她没有任何办法。当生命消失的时候,她不想放下,也得放下,因为生命已经快要结束了。她既然看到了生命之水的退潮,也就看到了爱情的终点,那燃香祷告,也是给自己一点安慰罢了。爱情的感觉会像云雾一样散去,那时,猛子就会爱上另一个女人,忘掉他给过月儿的承诺。虽然这很残忍,但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世俗的爱情,是不可能永恒的,期待不可能永恒的东西永恒,拼命地想要攀缘,这造成了痛苦。所以,智者会放下一切,享受自己的活着。新疆爷一定是智者。

5.为什么月儿痛苦,新疆爷不痛苦

是的,新疆爷是智者,所以他不痛苦。他爱得无欲无求,所以一爱就是六七十年,他不会怨恨谁,也不会埋怨对方为啥不回应他的爱,更不会因为得不到那爱,就把自己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痛苦不堪。新疆爷是自由的。能自由地去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新疆爷的命运看起来并不独特,但他选择的是他最喜欢的生活。他喜欢凝在寂静里,享受静寂中的温馨,寂寞不会像一只天大的黄狗那样,挤压他的生命。他反而是热爱寂寞的。他最害怕的,就是人们围在他的身边,说一些可有可无、口不对心的话,他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氛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那无非是一些寻常的生活琐事--打水、做饭、吃饭、喂狗,但因了他的那颗心,一切都充满了诗意。

能做到这一点,新疆爷真的不简单。虽然月儿那火一样炽热的爱感动了我,但我不得不承认,新疆爷那种干净美好、没有一点欲望的爱,才更加持久。如果月儿没有死,她和猛子的爱情也许不会一辈子维持下去,因为让他们的爱情升温的,其实是死亡和疾病。死亡和疾病虽然可怕,虽然注定了爱人的分离,但是,把爱情推向高峰的,也是类似的力量。所有伟大的爱情,都离不开悲剧,要么是死亡,要么是绝症,要么是家人的反对,要么是战乱……灾难如果不能扼杀人,就定然会让人变得更强大;相同的,灾难如果不能扼杀爱情,也会让爱情变得更强大。因为,人在灾难中会生起一种宗教精神,会超越生死地坚守一些东西。所以,灾难和苦难,都是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最好的催化剂。很多人都是在灾难面前叩问自己,才有了真正的信仰和爱情。而平凡、平淡和庸碌的生活,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伟大。

最重要的,是月儿很痛苦。

是的,月儿很痛苦。她想到要跟猛子分开,猛子会有另一个女人时,她真的很痛苦。她很想生生世世拥有猛子,但这怎么可能呢?

6.人类最可怜的地方

人类最可怜的地方,就在于不肯接受诸多的不可能。人类希望自己想得到的属于自己,希望自己不想失去的永远属于自己,但这恰好是不可能的。缘分一变,很多事情就变了,哪怕你伤透了心,也是那样,还不如坦然地接受它。因为,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一切都会发生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是欲望,肉体没了,一切就没了。

7.柔软的内心,干净的向往

爱让月儿的心变得柔软了,能推已及人地理解另一个生命,能平等对待另一个生命了,灾难激起了月儿心里最美的一面。洗净月儿身上污垢的,其实不是火,定格月儿之美的,也不是火。单纯的一把火烧不掉罪恶、烧不掉堕落,也不能让村里人忘掉她有过的脏,真正改变了这一切的,是她的爱情,和恋爱中的她所发生的变化。

是的,你说得对,她也是一个被拯救的灵魂。其实,她虽然得了脏病,但她不是一个污秽的孩子,她面临的疼痛、空虚和诱惑,很多乡村里出去的孩子都会面对。猛子的心境,月儿的心境,是进城打工的那些农民儿女的真实写照,很多乡村里很好的孩子,进入复杂功利的城市之后,都迷失了自己,很多女孩子进入城市时还是少女,还很纯洁,但是在城市迷乱、随便的氛围中失足了,回到家乡时,已伤痕累累了……所以,月儿的故事代表了一些人的命运。但是,从月儿的命运中也可以看出,只要有了干净的向往,曾经肮脏的,总会被洗净。人总会死去的,无论什么死法,什么时候死,都一样,能留下一些干净的、很美的东西,月儿的一生也算完美了。


四、人生故事与阅读之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月儿。每次谈及文学作品,大家总是热情高涨,每个人生命中的细胞瞬间都被激活了。因为,我们既是故事的旁观者,也是自己生命故事的演绎者。虽然我们未曾经历月儿那样的遭遇,但我们同样面对着环境污染的困扰,怀揣着向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反省自我,做出选择,并努力重建自己的人生。

读者华安,与雪漠老师同庚,皆生于1963年。翻阅60年代香港与西部的旧照,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华安曾热衷于分享世界政治话题,后来他更多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在一次讨论岭南大儒陈白沙时,华安忆起为了让自己勤奋读书,曾于冬日将双脚泡在冷水中以提神无独有偶,雪漠老师在《一个人的西部》中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在西部严寒的冬日,为保持清醒学习,他竟用冷水洗头,致头发瞬间凝冰,顶着满头冰碴学习。华安深信雪漠老师的叙述,因他年轻时亦有过类似经历。在两个平行世界里,两位追梦人却以相似的方式诠释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叹世界之奇妙。

读书铸就信仰,文化照亮人生。衷心感激这次共读的相聚时光,我们满载而归,深感幸福与幸运。在读书过程中,心中会产生一种活着的理由和向往,这就是信仰。即便目前无法企及,循着心中的向往,终会达成。通过共读、分享和交流,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也收获了友谊和成长。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在阅读中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


导师介绍
陈亦新,青年作家,从事写作教学达十多年之久。现已出版《暮色里的旧时光》《雨娃》等作品,并在《人民日报》《甘肃日报》《作文导报》《语文世界》等诸多报刊发表若干作品。其作品《雨娃》已被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林丽君女士译为英文版,已在北美出版发行。



往期回顾





陈亦新 | 亦新写作开课啦 | 每种人生,都值得书写

*陈亦新|寂静之花,爱不落下

*陈亦新|半生浮尘,一世清云(独家首发)

你我皆旅人,何日是归年(独家首发)

*陈亦新 | 一片雪花,落入了大海


END

寻寻觅觅 美好深藏
欢迎加入,写出你自己的故事
文字探索世界
故事启迪人心          

亦新写作
来吧,写出你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