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史记
——《走过高三》悦读札记
陈素云
《大学》录汤盘之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指不守旧,不固守常规,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每天都有新面貌的教师。将[新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工作年限,而是他们是否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不满足现状,一直充满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走过高三》
假期里,集中精力啃完刘祥老师51万字的教学札记《走过高三》,放下厚厚的书本,余味犹存。半个月时间,在刘老师的文字里感受四季之美,走进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做笔记,扎扎实实学语文。
《走过高三》是我读过的最详实的教育笔记,原原本本地记录了高三每一天的生活,或精彩,或平淡。刘老师以笔为犁,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地。正如他所言,经历高三,无论遗憾与收获,都成为生命的点缀。逝去的日子如烟似雾,刘老师的记录弥足珍贵,收获了希望,留住了记忆。相较于抽象的长篇理论,我更喜欢这样有质感的教育随笔,有缘遇到《走过高三》,倍感欣喜。
作为一线教师,读《走进高三》觉得特别亲切,几乎每一天的生活都与我息息相关,分明就是自己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硬地说教,只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生活记录,这样的文字需要静心体会,方能领会其中的风采。
刘老师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率性、正直,原则性强,有真知灼见,追求教育真理,有自己的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技能。他不慕权贵、不逢迎,求真务实,每一天的记录都很真切实在,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都用文字真实地呈现出来,不贴金,不丑化,有形的文字,像一根无形的鞭子,相信读者能品出个中滋味,尤其是一线教师。我想到一本书《用文字呐喊》,只可惜这声音太微弱,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人,若不能表达自己真实内心,是极其可悲的。
刘老师的求真精神令我叹服,在复习小说阅读相关知识时,刘老师带领学生挖掘文本深层含义,挖掘人性,把“真”抬到无上地位进行强化,推崇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了真,宁愿舍弃部分的善”。在我看来,刘老师是一位勇士,坦然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相比之下,自己是低到尘埃里去了。作为个体教师,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大环境,对于当下存在的许多现象,只能长叹一声,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整本书以课堂为线索,贯穿每天的生活,课堂是刘老师的主阵地,实实在在,不追求花哨,每天都有三四节课,就是圣人也没那么多花样,但刘老师一直主张,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好玩,每堂课都有趣味,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一篇普通的文章,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时常会迸发美丽的焰火,绽放不一样的光芒,内涵与外延接续拓展,在思考中教学并不断摸索,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获。“其他教室内,同事们用各种各样的腔调抑扬顿挫地传授着五花八门的学科知识,我的教室内,却只有报纸翻动发出的哗哗声响”这样的课堂,正是我所向往的,只可惜现在的教育实际,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课堂上挤出的阅读时间实在有限。
刘老师的才情令我钦慕,在他的笔下,四季有滋有味,夏花馥郁,冬雪晶莹,春天的槐花香味儿芬芳甘醇。“打开窗子,抓一把洁白的雪,轻轻地握住。雪怕痒,在我的手心中咯吱吱地笑着,蜷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团儿。”鲜活的语言有极强的感染力,我虽生长在北方,却近三十年没看到雪了,在刘老师的文字里,切身感受到北方冬天的严寒,让我对雪充满无限向往,孩子们在雪中狂欢令人感动。“地平线下的朝阳,在派遣了大批彩云打点前站后,也开始了出场的最后准备。天空被朝霞打扫得澄澈透亮。长江两岸的连绵丘峦,水墨画般铺展在云下的天际中。”这样生动的句子,读来富有画面感。
刘老师的探索精神令我敬佩。从教二十余年,也许很多人失去了对教育的热情,但刘老师一直在探求语文教学的路径,在自己的教育天地生大显身手,尽管不能任凭自己发挥。刘老师非常重视个人专业发展,无论工作多忙,总是挤时间读有价值的文章,写教学论文,记录生活与思想,做课题研究,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对语文教学更高的追求。刘老师的课题研究,完完全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把阅读课的课堂流程切分为“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灵魂”五个板块,使日常教学活动建立立在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构建文化、雕琢心灵这一总体教学目标之上,用他的话来说:实打实的个人原创,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设计多方面子课题,撰写一定文章,开设了数节特色鲜明的“主体实践性阅读课”,发表近十篇相关作品。认认真真教语文,实实在在做课题,这样的课题研究者人令我敬佩不已。
一直以来,我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过程中,在许多地方做了详细批注,混淆不清概念、不熟悉文言故事都一一查清楚。在刘老师的课堂里,复习了高中部分内容、补充了一些基础知识,摘抄了喜欢的句子,如陶渊明《拟挽歌词三首》“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为盖矣”,《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好几篇文章听了朗诵,感受文本的魅力。书中涉及的几篇微型小说《两个鸡蛋》《烛心》《市长和女儿》《午后的故事》引人深思,《一个女市长的遗愿》及关于四川地震的描述,令我不禁泪目。
书中提到部分教育名家,朱永新、窦桂梅、王荣生等,我走进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秋天的怀念》,听后让心潮澎湃,窦桂梅老师极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情境中,一堂大课下来,学生牢牢理解了“好好儿活”的含义。窦老师的眼眶湿润了,听着听着,我不禁泪流满面,为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也被窦老师的深情演绎打动,生动的一堂课,让我犹如醍醐灌顶,感觉自己平时对教材挖掘明显不够深入。不过,我非常认同刘老师的观点,如果一线教师都上窦老师那样的课,学生都不再是学生了。公开课与常规课还是有很大不同,公开课热热闹重表演,追求短时效果,常规课讲究的是扎实,知识点必须落实到位,二者定位不同,取舍不同,效果自然不同。
刘老师认为,教育的责任在于唤醒,唤醒自身的教育情怀,唤醒育人艺术和反思精神,唤醒班集体的良性氛围,唤醒个体的荣誉感和生命的尊严感。他认为教师应当同时具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两种品质的复合型人才,绝不能只是一个知识的传声筒。他担心孩子们成为读书机器,总想让他们的灵魂更多地接受民主自由精神的滋润,竭尽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并把这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教育使命。他认为语文教学的铁肩,必须承担起这种磨砺精神的传道重任。“阅读,唯有阅读,才能将每一天都镌刻上独具特色的符号,让曾经的所有岁月,都因为文字的浸润而呈现出摇曳多姿的色彩。”刘老师所倡导的,正是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观。
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写到“叙事性写作就是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走过高三》正是这样实实在在的教育巨著,刘老师把对教育的执著渗透到每天的教学生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塑造心中梦想的教育天堂,在诗与思之中,让教育之花绽放在生命枝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刘祥老师打开学生走进语文殿堂的钥匙,也是我施教的良方。《走过高三》,把记忆雕琢在时光墙上,将青春酿成怀念,让我在悦读中成长。致敬刘老师!
刘祥 江苏省仪征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首届桃李奖获得者。出版教育教学著作16部,发表教育教学文章一千余篇,受邀在20余省区开设示范课或主题讲座数百场。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沙井文艺圈”
原创不易,欢迎阅读、转发、关注、打赏
温故知新
沙井街道第五届“卓悦·蚝乡杯”征文比赛结果出来啦,请欣赏学生组一等奖作品
知命之年,仍是少年//严春燕、林依灵、黄佳懿、杨超淦//华南中英文学校学生习作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