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三座土地庙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土地坛,桥头墟人称之为石坛。这并非说那小小的土地庙里的土地公像个石头做的坛子,而是指土地庙由几块石头垒成的用作祭祀的台墩。据说,清平墟原本有三个土地庙,其中一个位于桥头东观音庙旁边那棵巨大的“不落树”(一年四季都不落叶的树,看起来像榕树,但树杆较为粗糙)下,所以,当年描绘清平墟文昌塔的对联“碧伞护坛一文昌”中的“坛”,指的就是这两个土地庙,它们离现在的小明洞(观音庙所在地)非常近。清平墟的土地庙是当地百姓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是用于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在旧社会,土地庙是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几乎全国各地有人烟的乡村都有。土地庙因神格不高,多数造型简单,不会专门修建房子。清平墟的土地庙也非常简陋,就在大树下,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远远看去,像个“磊”字,俗称“磊”型土地庙。但是,每天都有人来这里进香火,供奉土地神,到了墟日(赶集日)或过节人气更旺。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后土”、“土正”、“社神”、“土伯”等,各地叫法不一,其庙宇的名字也不相同。在清平墟,它是当地百姓信仰最为普遍的神灵之一。人们供奉土地神,为的是祈福、保平安、保收成,是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生五谷,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特别看重土地,所以人人都会祭祀土地神。解放前,土地庙是人们集中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清平墟人觉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 ——即所属的土地庙,就像每个人都有籍贯一样,是最基本的人权。而老人家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做道场)时,也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人们相信,阴间也是有土地神的,在哪块土地上生活,去到另一个世界仍会生活在那块土地上。据老人们讲,抗日战争时期某天晚上,从香港过来一名受伤的进步人士,就是躲在清平墟土地庙旁边的不落树上,三天三夜吃着清平墟百姓用竹杆递上去的野果子,最后成功脱险坐船去了广州。解放后,大概五十年代初,除“四旧”,土地庙与观音庙里的菩萨一样被人搬出去丢弃了。庙里没了菩萨就没了灵气,慢慢的,也就没有庙的概念了。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人家盖了新楼房,仍会在楼前给土地神安排一个小小的位置,主人每天都会祭祀土地神,这可视为属于各自家庭的微型土地庙。庙宇是供奉神佛或历史名人的处所,其功能为祈福纳祥、消灾解难、祈求平安、教忠教孝,属于人们的宗教信仰。土地庙很小,其文化和影响早已渗透到清平墟人的心中。据长者们回忆,在清平墟,庙宇特别多,是他们见过的庙宇最多的村子,不但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太祖庙、至少三个土地庙,在文昌塔附近还有两座不知名的庙,而在永兴桥下北面,还有一座观音庙,其建筑原体就是现在的“小明洞”所在的那栋三层小楼房。
尚有部分签名本,若喜欢,可加作者微信(dzw13691931068)购买,每本58元,含快递费。感谢支持。
那个演《大郎摸骨》的家伙终于出书了//段作文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沙井文艺圈”
原创不易,欢迎阅读、转发、关注、打赏
温故知新
沙井街道第五届“卓悦·蚝乡杯”征文比赛结果出来啦,请欣赏学生组一等奖作品
蚝乡青少年“即景公益课堂”习作选登(华南中英文学校第一辑)
知命之年,仍是少年//严春燕、林依灵、黄佳懿、杨超淦//华南中英文学校学生习作选登
随笔//低调是一种修为//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