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他的《答司马谏议书》写道:“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他这段话强调“名实相符”,认为只有名实相符,“天下之理得矣”。
那么,如果名称跟实际不相符呢? 那自然是不能得“天下之理”。
可惜的是,当下中国的医学名词里的确有很多名不符实。这种名不符实,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扰。笔者择自己熟悉的两个讨论。
一,过敏性紫癜
从名称来看,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过敏反应引发的皮肤紫癜样疾病。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回事。
过敏性紫癜是我们对Henoch-Schönlein purpura(简写为HSP)的翻译。这个疾病在今天的命名是IgA vasculitis,简写IgAV。如果翻译为中文则是IgA血管炎。
追溯历史,在1780年代,William Heberden就描述了经典的表现: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血尿等。但当时对这类病变还不够让人熟知。
到19世纪,Johann Schönlein 和 Eduard Henoch 各自独立对这类病变做了详细的描述,并让医学界对该病变相对熟悉。因此后来就用这两个人的名字命名了该疾病,即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
在过去,我们对HSP的病理学了解不够深,不够准确。在今天,我们认识到HSP在病理学上是IgA沉积相关的免疫介导性血管炎,它伴补体沉积和中性粒细胞募集,因此应该叫IgA血管炎。其触发病因有很多,偏偏过敏反应并不是。
药物,食物的超敏反应的确可引发皮肤紫癜样病变。在国际医学界的曾有专有名词“过敏性血管炎(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来描述。后来随着研究的后续深入,目前更习惯的用词是“皮肤小血管炎(cutaneous small vessel vasculitis, CSVV)”。
尽管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皮肤小血管炎。但皮肤小血管炎的最常见原因还是药物超敏反应诱发。
由于我们曾把HSP翻译为过敏性紫癜,这就导致国内医学界普遍误解该病是过敏反应所致。于是对IgAV病人(旧称HSP)反复查过敏原,强调什么食物回避,药物回避等等。这纯属以讹传讹。
这种把IgAV跟皮肤小血管炎混淆的局面就是因为“过敏性紫癜”这个错误名称所致。名不符实,害了整个中国医学界。
二,干燥综合征
Sjögren病(Sjögren's disease, SjD)曾叫Sjögren综合征,还有名称sicca syndrome。
sicca syndrome如据实翻译则为干燥综合征。所以这个名词的翻译还不算错误。像Henoch-Schönlein purpura翻译为过敏性紫癜,则纯属莫名其妙式的错误。
但是,为什么今天普遍接受Sjögren病,而不是曾用名Sjögren综合征?因为综合征是一种症候群的综合性描述,而不是一种疾病。现在来看,Sjögren病可以认定为一种确切的疾病,而不是一种症候群。
举一个例子,肾病综合征就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组合。只是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大量蛋白尿+严重低蛋白血症”。所以,它叫综合征,而不是XX病。
那么为什么不用sicca disease(即干燥病)呢?因为,Sjögren病并不仅仅是口干眼干;它是一个多脏器损伤的疾病,而不只是累及外分泌腺,导致口干眼干。
而且,很多口干眼干的病人并非Sjögren病。而可能是IgG4病,结节病、Kussmaul病,甚至就是单纯的年龄相关的干燥综合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干燥综合征)。
由于口干眼干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也有少数Sjögren病病人并没有显著的口干眼干。这可能是他主观耐受了。
应该说,当年把Sjögren综合征翻译为干燥综合征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算错误。但在今天,随着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笔者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叫Sjögren病更好,或者翻译为自身免疫性腺体炎。
还把Sjögren病翻译为干燥综合征,就容易把其他口干眼干的病人误诊为Sjögren病。也容易把那些没有口干眼干的Sjögren病病人给漏诊。
说到底,名称代词还是要跟疾病本身的特征相符合。名实相符,则不容易误导误判。名实不符,则很容易误导临床实践,导致错误的诊疗行为。
补充阅读:
2,《干燥综合征是什么样的疾病(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