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的风湿病(1):药物性狼疮
健康
2024-11-10 09:23
湖北
药物副反应多种多样。我们常说的有:肝肾受损,皮肤损伤,血液系受损,乃至全身副反应。
而全身副反应里,风湿病症状是常见的。而且它还容易带来误诊。部分药物可以引起骨骼肌肉疼痛等风湿病症状,这往往带来误诊。- 特殊表现:左氧氟沙星所致肌腱断裂、药物性溶血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风湿病、药物所致 ANCA 血管炎病变等
必须要说明的是,药物可以引起紫癜样皮疹,皮肤血管炎改变。这类病变并不是传统命名的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在今天叫 IgA 血管炎。虽然两者在皮肤改变上相似,但不再认为是同一个疾病。由于药物引起的单纯的皮疹病变(紫癜样皮疹,血管炎样改变)多样复杂,且被归入皮肤病学专科。本系列文章不讨论单纯皮疹改变的药物副反应。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 ,DIL) 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副反应。但必须强调的是,DIL 并不是狼疮。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DIL 可以有皮肤改变,骨骼肌肉疼痛,发热,浆膜腔炎等。虽然相当部分病人有抗核抗体阳性,但 DIL 病人相当部分抗核抗体阴性。而哪怕抗核抗体阳性,病人的补体仍可能是正常范围。另外,相当多药物可以引起抗核抗体阳性,但病人并无狼疮样的皮疹,骨骼肌肉痛等临床表现。因此这类药物副反应并不归入药物性狼疮。而只是单纯叫「药物所致抗核抗体阳性」。目前最明确可导致药物性狼疮的药物有:普鲁卡因胺、肼屈嗪、米诺环素、青霉胺、异烟肼、奎尼丁、抗 TNF 治疗 (最常为英夫利西单抗和依那西普)、INF-α、甲基多巴、氯丙嗪和醋氨心安但必须提醒的是,虽然最为肯定,但其强度却未必高。比如使用氯丙嗪就很少发生 DIL。而异烟肼可以带来较高的抗核抗体阳性,但却很少引发有症状的 DIL。证据最充分且强度偏高的是:肼屈嗪、普鲁卡因胺、青霉胺。不少药物可以引起皮肤型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比较常见的有: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剂 (如地尔硫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抗 TNF-α 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某些抗肿瘤药物。还有报道来氟米特、安非他酮、特比萘芬、拉莫三嗪等也可能引起。DIL 更容易发生在相对高龄(≥50 岁)的人身上。DIL 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痛、肌痛、发热、浆膜腔炎、皮肤红斑。而实验室检验方面,DIL 主要就是抗核抗体、抗组蛋白阳性。其补体通常阴性。1. 肼屈嗪的 DIL 患者更多表现为盘状红斑等皮肤改变。白细胞下降、神经精神症状、心包炎、皮肤血管炎、肾脏受累等等则很少发生。长期使用者的 DIL 风险偏高。2. 普鲁卡因胺的 DIL 则表现为疲倦乏力、关节痛、肌痛、浆膜腔炎症(胸膜炎最常见)。长期用者的 DIL 风险偏高。3. 米诺环素的 DIL 常表现为多个小关节痛、关节炎、弥漫性肌痛、肝功能异常。它带来 DIL 的风险不高。但,通常确诊红斑狼疮的病人应避免使用它。4.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 DIL 主要是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不过,它带来抗核抗体阳性虽不少,但有前述临床征象的 DIL 风险则很低。5. 干扰素 α 和干扰素 β 主要带来抗核抗体阳性。有临床征象的 DIL 者则很少。一般来说,确诊的红斑狼疮病人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相关「风险药物」。肼屈嗪、普鲁卡因胺、青霉胺相对容易带来 DIL。因此,狼疮病人已经不用它们。医生应尽可能选择可替代的药物。而像阿莫西林、多西环素、阿托伐他汀等,虽然疑似相关。但其证据还不够充分。而且,它们即便可能,但带来 DIL 的风险程度也不高。因此,当临床需要时,我们通常不回避它们。1,《Dubois'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Related Syndromes》(第 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