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考古新闻(2024.07.14-2024.07.20)

文化   2024-07-20 12:12   广东  

2024.07.14-2024.07.20


  01 史前     

寒武纪Wiwaxia的时空分布及形态多样性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7/t20240716_7220197.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报道了云南寒武系第四阶陡坡寺组一处特异埋藏化石层位,并对其中威瓦西亚虫新材料,包括1件完整标本和13枚离散骨片开展了研究。

此次研究发现威瓦西亚虫在寒武纪第三期之前缺乏化石记录,表明其身体构型可能在寒武纪大爆发高峰期首次出现。该时期,华南深水区及其他板块均未发现威瓦西亚虫。尽管埋藏和采样偏差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但基于现有证据,团队提出了一个暂时的时空演变模式:威瓦西亚虫起源于寒武纪第三期华南浅水环境,随后迅速扩散到其他板块,适应了深水环境及干燥寒冷的气候,并在寒武纪第四期达到扩散高峰,至鼓山期分布范围收缩,古丈期之后消失。

简评:又认识了一种新的古生物——威瓦西亚虫,据说是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祖先,说起来,深圳夏天晚上的路板到处是大蜗牛。
云南寒武系陡坡寺组中完整保存的Wiwaxiadouposiensis及骨片结构细节 ▼


长江下游地区末次冰期—间冰期转折期植被及其气候响应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7/t20240716_7220249.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选择巢湖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质高分辨钻孔开展花粉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江下游从距今最近一次冰期转向间冰期时(13900—9100年前)地带性植被格局、气候转型的重要信息,为破解这一关键时期的气候-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东亚夏季风启动的驱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巢湖钻孔生动展示了末次冰消期植被快速转型,气候频繁波动的特征。进入全新世后,随着太阳辐射量增加,夏季风转强,植被和气候进入较为稳定的状态。从已发表的资料看,巢湖钻孔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孢粉记录分辨率最高、细节揭示最详细的研究材料。

简评:额,这钻孔装置不就是大号“洛阳铲”……
巢湖流域地貌(A)、LZK1502钻孔位置(A、B)及岩芯(C)示意图 ▼


生命周期重建揭示瓮安生物群疑难化石旋胞类的亲缘关系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7/t20240718_7230262.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厘定了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旋胞类疑难胚胎状化石的亲缘关系,认为它们隶属动物总界,但不是后生动物的胚胎,而是具有多细胞发育阶段且与后生动物亲缘关系较近的单细胞生物。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瓮安胚胎状化石亲缘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瓮安胚胎状化石作为动物总界(=冠群后生动物+干群后生动物+动物单细胞近亲)成员的生物学属性已被广为接受,仅有的争议是,它们到底是干群后生动物还是具有多细胞发育阶段的动物单细胞近亲。

研究发现,瓮安生物群胚胎状化石并不是同一类群的不同发育阶段,而是包含了不同类群的不同发育阶段,说明瓮安生物群中胚胎状化石是多源的,其多样性一度被低估。

简评:这里有几个词,冠群后生动物、干群后生动物、动物单细胞近亲,通俗来说,都是用了表示生物演化阶段的专有名词,文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厘定“瓮安生物群”属于哪个阶段,最后结论是,成分复杂,不是一个单一阶段。
旋胞类的发育过程和系统学位置 ▼


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带刺疑源类研究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7/t20240719_7230892.html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吴俊贤在研究员殷宗军的指导下,观察了500多张瓮安黑色磷块岩薄片,发现了大量中小型带刺疑源类化石标本。这些新发现的疑源类化石有助于理解瓮安生物群带刺疑源类组合面貌,同时也增加了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与三峡地区陡山沱组以及其他地区(如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系Pertatataka组)生物地层对比的可能。

简评:与前一篇新闻一样,也是对贵州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的研究,不过这里研究的对象是带刺疑源类化石,所以有一个生物群真就是可以研究一辈子。
瓮安生物群中的部分小型带刺疑源类Tanarium conoideum ▼


硅藻AI/Si比值示踪未次冰期表层海洋Si浓度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7/t20240719_7230896.html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与南京大学教授陈天宇等学者合作,利用南大洋ODP1094钻孔样品,通过测定硅藻壳体Al/Si比值和沉积物232Th通量,限定了6万年以来南大洋南极区的表层海水硅酸浓度。研究发现末次冰期南大洋南极区表层海水硅酸浓度明显低于全新世,可能与末次冰期上涌流减弱和铁施肥增强的共同作用有关。

简评:又是“钻孔”,这是用上了深海“洛阳铲”哇。
南大洋OPD1094钻孔位置图 ▼


黄氏河源龙腕骨形态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2407/t20240715_7219442.html

近日,……团队对发现自广东河源上白垩统的窃蛋龙类黄氏河源龙(Heyuannia huangi)的腕部形态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黄氏河源龙腕部的形态展现出与其它非鸟兽脚类恐龙和鸟类不同的特化特征,对其腕部活动功能的分析显示,黄氏河源龙腕部形态的改变使其手部或许能像鸟类那样收拢,展现出与鸟类腕部功能上的趋同演化。

……综合窃蛋龙类腕部的形态学、功能学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衍生窃蛋龙类和现存鸟类的腕部存在掌部外展能力增强,可大幅度收拢前肢的功能性趋同演化。

简评:本次研究重点就是下图中黄框处的前肢部分,所谓的“功能性趋同演化”,指的是黄氏河源龙演化出了类似今天鸟类类似的前肢结构,但并非是鸟类的祖先。
黄氏河源龙的模式标本 ▼



  02 人类起源     

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瘟疫流行证据


来源:ku.dk

https://news.ku.dk/all_news/2024/07/the-plague-may-have-caused-the-downfall-of-the-stone-age-farmers/

日前一项研究通过对108个5000年前死亡的古人牙齿和骨骼中提取出的DNA

进行分析表明,瘟疫可能早在中世纪大规模瘟疫爆发之前就减少了欧洲的人口。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瘟疫可能是导致人口崩溃的一个因素。在一个被分析的家庭中,至少观察到六代人中有三次瘟疫爆发。这些发现排除了之前认为瘟疫不可能引发流行病的理论,为新石器时代末期人口下降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解释。

简评:所以瘟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来的都要早。
墓穴中完整的古人类骨架 ▼


西班牙7000年前骨器新发现


来源:uab.cat

https://www.uab.cat/web/newsroom/news-detail/early-pyrenean-neolithic-groups-applied-species-selection-strategies-to-produce-bone-artefacts-1345830290613.html?detid=1345921175587

本研究由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和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领导,首次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应用创新的组合方法,揭示了约7000年前早期比利牛斯山新石器时代群体在制造骨制品时采用了物种选择策略,特别选择鹿骨用于制作投掷物的尖端。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

本次研究对比利牛斯山Coro Trasito遗址的20件新石器时代骨制品进行了对比分析,7000年前的人类族群选择绵羊和山羊骨来制作处理蔬菜的骨尖,同时使用鹿骨制作更多样化的制品。比如投掷矛枪的尖端,他们选择了鹿骨。

简评:这大概就类似咱们今天对钨钢、304不锈钢的选择。
作为投掷物尖端的鹿骨 ▼


沙特发现7000年前圆形住宅


来源:livescience.c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archaeology/remains-of-hundreds-of-7000-year-old-standing-stone-circles-discovered-in-saudi-arabia

沙特阿拉伯考古学家在AlUla附近的Harrat 'Uwayrid熔岩场发现了345个约7000年前的“立石圈”,这些结构可能曾是古人的住所。这些发现揭示了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贸易网络。

这些立石圈直径在13到26英尺(4到8米)之间,中心至少有一块立石,周围有石墙和至少一个门道,屋顶可能由石头或有机材料制成。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由玄武岩制成的石器,五个立石圈中就发现了近500磅(225公斤)的石器或碎片。还发现了羊、山羊和牛的骨骼遗骸。这些立石圈与约旦发现的古代家园在结构上相似,表明许多立石圈也可能是家庭结构。

简评:原来王爷们也搞考古。
立石圈遗址 ▼



  03 先秦     

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发现越国大型建筑基址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4/07-12/10250193.shtml

浙江绍兴稽中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一处战国两汉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为配合当地城市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考古发掘。

浙江省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李龙彬在会上介绍,浙江绍兴稽中遗址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存在战国时期越国的大型建筑基址。碳十四测年显示,相关遗存距今约2500年,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勾践建都历史,是越国都城考古的重大发现。该重大发现解决了古城内无越国时期遗存的一大遗憾,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线索。

简评: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出土墨书文字。(中国国家文物局供图) ▼


研究揭示鳄鱼木乃伊的内部结构


来源:曼彻斯特大学

https://www.manchester.ac.uk/discover/news/crocs-deadly-last-meal-in-ancient-egypt-unearthed/

日前曼彻斯特大学与其他机构的科学家使用3D成像技术,对古埃及时期一条2.2米长鳄鱼木乃伊的最后餐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条鳄鱼在被制成木乃伊之前,吞下了带有钩子的鱼,这可能是其死亡的原因。研究由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和利弗休姆信托基金资助,发表在《数字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应用》期刊上。

该鳄鱼木乃伊存放于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年龄可能在2000至3000年之间,正值动物木乃伊制作的高峰时期。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和CT扫描结合专业软件,对木乃伊进行了虚拟解剖,成功提取出鱼钩并复制其原青铜材质。研究推测,这条鳄鱼可能是被捕获后不久,作为对鳄鱼神索贝克的献祭而制成木乃伊。

简评:原来鳄鱼跟鸡一样,也需要通过吞下小石子来帮助消化。
鳄鱼身体内的青铜鱼钩 ▼



  04 汉唐     

内蒙古大型秦汉墓葬群发掘整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12/10250376.shtml

考古部门消息显示,该秦汉时期墓葬群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包括丁家渠石人头圪旦墓地、贺家梁八垧地墓地、第三区墓地。2009年至201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鄂尔多斯市青铜博物馆联合对其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合计发掘墓葬425座,出土文物1600余件(套)。

简评:新闻没有图片放出,感觉价值更多还是集中在民族风俗方面。

“盐”城考古新发现: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区域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12/10250367.shtml

江苏盐城盐业考古取得新发现,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所在区域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沙井头遗址各类建筑遗迹可能为盐渎县官署性质建筑。

考古发现规整的汉代道路,较为密集分布的水井,成规模、多类型的排水设施,以及房址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瓦当、瓦片等建筑构件和日用陶器等。同时,在遗址周围发现10余处汉代建筑遗址和墓地。结合《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所在区域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沙井头遗址各类建筑遗迹可能为盐渎县官署性质建筑。

简评:所以“江苏盐城”这个名字,是因为真的自古以来就产盐。

位于江苏盐城市亭湖区的沙井头遗址。(资料图)杨毅 摄 ▼


意大利南部发现罗马防御城墙遗址


来源: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4/07/17/science/roman-wall-spartacus-intl-scli/index.html

近日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南部发现了一堵罗马时期的防御墙,该墙由罗马将军马库斯·利西尼乌斯·克拉苏斯于公元前71年建造,用以抵御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及其军队。

考古队通过地面穿透雷达(LiDAR)、磁力测量和土壤取样等技术发现了破碎的铁制武器、剑柄、大型弯曲刀片和标枪尖。这些发现帮助确认了该墙的建造目的。

简评:嗯,就是那部美剧《斯巴达克斯:血与沙》。

罗马防御工事遗址 ▼


阿拉伯湾发现基督教早期建筑


来源:埃克塞特大学

https://news.exeter.ac.uk/faculty-of-humanities-arts-and-social-sciences/archaeologists-discover-the-first-christian-building-in-bahrain/

考古学家在巴林Samahij发现了阿拉伯湾最早的基督教建筑之一,这是对一个长期失落的社区的首次物理证据。该建筑在4至8世纪被占据,后因居民改信伊斯兰教而废弃。建筑保存完好,包括厨房、餐厅、工作室和起居室,表明居民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并与印度有贸易往来。建筑的发现为研究基督教在该地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该建筑可能是Samahij教区主教的宫殿,历史上称为Meshmahig或Mašmahig,与中央教会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建筑由石墙构成,内部抹灰,地面也是抹灰的,有多个房间,包括厨房、餐厅、可能的工作室和三个起居室。

简评:这基督教教区,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分部。

基督教建筑遗址 ▼


墨西哥玛雅人发现球场地底结构


来源:livescience.c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archaeology/mysterious-maya-underground-structure-unearthed-in-mexico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Campeche的玛雅球场下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地下结构,墙壁上有彩绘。该发现表明,玛雅球场通常位于重要的玛雅遗址,是地区政治组织的中心。此外,考古队还在另一个遗址的金字塔顶部发现了一些供奉物品,包括陶瓷器皿、动物腿的陶瓷碎片和燧石刀或矛尖。

简评:又是LiDAR,曝光度堪比洛阳铲。

激光雷达成像 ▼


  05 宋元     

河南开封首次发现北宋东京城内城城门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12/10250469.shtml

河南开封首次发现北宋东京城内城城门,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

文献记载,北宋东京城景龙门于北宋崇宁年间由李诫主持重修,城门夯筑、砖墙砌造等工艺与《营造法式》相符,是北宋东京城内城北墙三个城门中位于中间的一座,又名酸枣门。景龙门沿用五代后梁东京城兴和门,晚期进行了重修改建,现存遗址打破晚唐五代时期的旧汴州城北墙,在金元时期被废弃。

简评:李诫不仅主持重修了东京城门、《营造法式》也是由其在哲宗年间重修。



  06 明清     

湖北云梦县发现清代名臣许兆椿墓志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13/10250703.shtml

近日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期间,清代名臣许兆椿的两块墓志在湖北云梦下辛店镇被发现。

为详细了解文物出土状况,工作人员对许兆椿墓进行现场踏勘与走访。据当地老人回忆,该墓原有高大封土堆,墓前有2通龟驮碑,碑前有石旗杆,后被破坏,现场遗存有石碑座和六角形顶。这两块墓志是当时从墓中挖出后搭在不远处水沟上用于过路的桥板,因正面朝下,志文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简评:许兆椿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名气当然是比不上纪晓岚这样有自己电视剧的,参与《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算是其成就之一吧。

图为近日湖北考古人员在云梦下辛店镇发现清代名臣许兆椿的两块墓志。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


保加利亚出土中世纪皇家戒指


来源:sofiaglobe.com

https://sofiaglobe.com/2024/07/11/archaeology-rare-and-precious-ring-found-at-mediaeval-fortress-site-in-bulgaria/#google_vignette

在保加利亚国家历史博物馆进行的考古发掘中,于中世纪堡垒Kokaliansku Urvich的城堡内发现了一枚罕见的珍贵戒指。这枚戒指被认为是14世纪下半叶某贵族的财产,可能与保加利亚国王Ivan Alexander家族有关。戒指上的鹰图案象征着中世纪时期Veliko Turnovo的王权。研究人员认为戒指可能象征着连续性和祖先记忆。

简评:新闻中提到的“Veliko Turnovo的王权”位于Veliko Turnovo(大特尔诺沃)是保加利亚三大古都之一,该王权由一系列的君主领导,其中包括著名的沙皇(Tsar)如彼得四世(Peter IV)、阿森一世(Asen I)、伊凡·阿森二世(Ivan Asen II)和康斯坦丁·阿森(Konstantin Asen)等。

戒指出土现场 ▼


马萨诸塞州发现独立战争时期枪弹


来源:wbur.org

https://www.wbur.org/news/2024/07/09/greater-boston-concord-minuteman-park-musket-balls

考古学家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民兵国家历史公园发现了五颗250年前的火枪弹,这些弹丸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世界听到的一枪”事件中由殖民地民兵发射的。

这些弹丸是在北桥附近发现的,历史学家认为那里是英国军队与殖民地军队对峙的地方。分析表明这些弹丸是由河对岸的殖民地民兵发射的,而不是英国军队在重新装弹时掉落的。

简评:新闻提到的“北桥战斗”,好像刺客信条里也有还原,北桥位于康科德以北,是英国军队返回波士顿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民兵组织起来,准备阻止英军的撤退。在短暂的交火后,英国士兵撤退了,民兵控制了北桥。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中民兵首次在战场上击败英国正规军。

北桥战斗中民兵发射的枪弹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陈勇
上下千年时空历史地图、生动有趣的博物馆导览、新奇好玩的历史书籍推荐,最后,无聊的时候还能刷刷历史剧、说一说历史游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