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考古新闻(2024.06.23-2024.06.29)

文化   2024-06-29 12:12   广东  

2024.06.23-2024.06.29


  01 史前     

研究揭示扬子地台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6/t20240626_7196814.html

此次研究的剖面包括下扬子区的3条新剖面(皖南蓝田岩芯剖面及皖南、浙西的2条露头剖面),以及其他沉积相区前人报道的11条剖面。研究发现,蓝田岩芯样品的铁组分数据显示扬子地台下扬子区的水体条件存在缺氧硫化和含氧氧化的阶段性交互变化,露头剖面样品则显示该区水体主要以缺氧铁化为主。总体上,埃迪卡拉纪早期下扬子区的古海洋普遍以缺氧环境为主,在下斜坡相伴有不稳定的缺氧硫化区域。对比岩芯样品和露头样品的铁组分差异,后期风化过程中黄铁矿组分的丢失可能会导致露头样品的铁组分数据落入指示缺氧铁化环境的范畴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岩芯样品铁组分数据来指示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更为可靠。

简评:所谓的「地台」(craton)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稳定的陆地区域,通常由前寒武纪的岩石组成,这些岩石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长时间的稳定和硬化。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塔里木地台是中国的三大地台。
华南下扬子区埃迪卡拉纪蓝田岩芯、王阜和株树坞露头剖面铁组分数据的剖面分布 ▼


利用银杏叶片化石追踪古大气汞浓度的变化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6/t20240627_7197784.html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博士Micha Ruhl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交叉创新合作研究,提出银杏植物叶片化石可以作为追溯地质历史时期大气汞含量变化的有效参数。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现生银杏(Ginkgo biloba)在逐月生长期内的叶片角质层样品,以及在中国10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叶片样品的总汞浓度,研究了可能影响现代银杏叶片汞浓度变化的因素,认为区域环境中的气态汞浓度背景值可能是影响银杏植物叶片汞浓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简评:植物叶片吸收大气气态汞(Hg0),气态汞异常由古火山活动、古火灾事件等引发,这些活动又会影响古代气候,大概是这么一条推理链吧。
植物叶片形成化石过程中影响化石角质层汞浓度的主要因素 ▼


新化石发现揭开4亿多年前“曲靖东方鱼”身份之谜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2406/t20240626_7197438.html

研究团队在云南曲靖开展了大量的野外挖掘,在早泥盆世的西山村组发现了完整的“曲靖东方鱼”化石标本,研究认为“曲靖东方鱼”应归到坝鱼属,而非原来认为的东方鱼属或宽甲鱼属,其真实身份为曲靖坝鱼(Damaspis qujingensis); 同时,研究团队在云南曲靖面店水库也发现了变异坝鱼新的化石材料,研究显示变异坝鱼的感觉管系统呈左右对称,其右侧同样具有5条长的侧横管,说明模式标本感觉管系统的不对称性,可能是保存差异,或是种内个体变异造成。

简评:古生物的分类、一般人还真就不那么好理解。
曲靖坝鱼(“曲靖东方鱼”)新材料(盖志琨摄) ▼


秀丽郝氏翼龙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2406/t20240627_7197942.html

本次重点利用CL平板扫描技术对郝氏翼龙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结果发现郝氏翼龙正型标本为一幼年个体,翼展约1.35米,具备一系列典型的无齿翼龙超科成员特征,包括乌喙骨长于肩胛骨、胸骨在胸骨乌喙骨关节之后存在收缩、肱骨三角肌嵴大体呈梯形、肱骨中轴收缩等。在郝氏翼龙最早研究报道时提出的鉴定特征中,有许多根据后续的翼龙研究发现在无齿翼龙超科或更大的分类群中广泛存在,故这次研究将郝氏翼龙的鉴定特征修订为:齿根前后向收缩;头骨长而低,吻部较长约占颌关节前头骨长度的一半;上下颌前端尖;齿列较长,延伸至鼻眶前孔中部;肱骨三角肌嵴前缘较圆润。

简评:新技术出现、运用新技术处理老化石、通过论文发布共享化石形态特征信息,好像这是古生物研究的一个常见模式。
秀丽郝氏翼龙正型标本和线条图(徐亦知供图) ▼



  02 人类起源     

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遗址调查综合科学考察启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4/06-26/10241124.shtml

26日,第六届三江源地区科学考察活动——2024年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遗址调查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西宁启动。

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上述科学考察计划于11月15日结束,研究人员将选择典型史前文化遗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考古遗存(石器、陶片、火塘土、文化层沉积物、骨骼等)初步确定三江源全新世人类活动演变历程,分析生存策略模式的演变,并与低海拔地带进行对比,揭示人类对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过程。

简评:新闻里面提到“全新世”,不要感觉很遥远,虽然其开始年代是约11,700年前,其实是一直延续到现代,咱们所处的就是全新世”。
6月26日,2024年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遗址调查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西宁启动。张蒙 供图 ▼



  03 先秦     

埃及南部发掘出33座古希腊罗马时期家族墓葬


来源:ahram.org.eg

https://english.ahram.org.eg/News/525956.aspx

本月初,一个埃及-意大利考古队在阿斯旺西岸的阿加汗陵附近发掘出33座古希腊罗马家庭墓穴。该墓地有超过400座墓穴,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位于超过一处山腰上。这些墓穴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有些有圆顶入口,前面是一个被泥砖墙包围的开阔庭院,而其他的则是直接在山岩上雕刻而成。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为阿加汗地区增添了新的历史维度,”古物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卡里德说。他解释说,一些墓穴中发现了木乃伊的残骸和葬礼工具的残余,为那个时期和流行病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简评:所以、其实,埃及木乃伊并不是都有高大的金字塔、华丽的黄金棺椁。

墓穴中的木乃伊 ▼



  04 汉唐     

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揭示晋南唐代佛教传播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6-27/10241568.shtml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对外公布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资料,这是一处以唐代为主的摩崖造像,且是临汾地区乃至晋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对研究晋南唐代佛教造像以及密宗信仰来源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考古专家认为,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山西中南部尤其是汾河中游分布面积最大、单体造像体型较大、内容题材十分丰富的佛教石刻造像群,保存完整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对研究密宗思想在中原内地的传播范围、途径、来源,尤其唐代山西密宗的空间分布和时间途传均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材料。

简评:emmm,看下面这个图片,说实话,还以为是一石料加工厂,就很生活气息……

崖壁下方护坡。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


奥地利1500年前基督教羊皮纸新发现


来源:archaeology.org

https://archaeology.org/issues/march-april-2016/features/egypt-monastery-palimpsests/

在奥地利南部山顶的一座五世纪基督教教堂中发现一些估计有1,500年历史的基督教羊皮纸碎片。当时由于新羊皮纸昂贵且难以获得,修士们利用修道院图书馆中不再使用的书籍,将古文本刮去以重制羊皮纸。这些古文本被称为帕米利斯特,其原始文字已消失一千多年。如今,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科学家和学者们能够阅读这些消失已久的文本。圣凯瑟琳的图书馆拥有超过一百个这样的帕米利斯特,每一个都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基督教时代的新视角。今年晚些时候,这些帕米利斯特(Palimpsest)将被数字化并上线,供全球学者和感兴趣的普通人研究。这些文本的发现将有助于恢复失落的历史。

简评:期待这些帕米利斯特数字化开放访问的那一天。

一块被重用的羊皮纸碎片(帕米利斯特)



  05 宋元     

英国发现中世纪投石器弹药


来源:livescience.c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archaeology/8-stone-catapult-shots-linked-to-king-henry-iii-discovered-at-besieged-british-castle

在英国一座城堡的外墙发现了八枚中世纪投石器的石球,这些武器是王室对抗叛军的剩余物资。这些“完美保存”的石球可以追溯到13世纪,它们是在英格兰1266年发生的内战期间,肯伊尔沃斯城堡围攻战时由投石器发射的。肯伊尔沃斯城堡是英格兰最长的围攻战之一,叛军坚守了172天。这场冲突最初是亨利三世国王和他的由其妹夫领导的贵族之间的战斗。妹夫死后,叛军在城堡中继续战斗。作为回应,亨利三世的皇家军队攻占了城堡。据英国遗产基金会称,这座位于英格兰中心的强大堡垒是该国最大的堡垒之一,并有一个巨大的湖泊作为防御。

简评:英格兰1266年内战,又称第二次男爵战争,是亨利三世国王与其贵族之间的冲突,主要原因是国王的权力过大,侵犯了贵族的权利和自由。对比一下的话,要做对比的话,大概有点像公元前154年的汉景帝七国之乱。

“保存完好”的弹药 ▼



  06 明清     

两艘沉船考古成果发布 中国水下考古走向深远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6-24/10239557.shtml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

……探明了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获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了沉船遗址部分区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层堆积和埋藏情况,基本明确了沉船时代和保存现状,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订和总结了多项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规范、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简评:无人机、机器狗,现在发现还有“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而且考古领域都用上了……


长辛店大街重现京西古道遗迹,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来源:光明网

https://m.gmw.cn/2024-06/22/content_1303770949.htm

据了解,长辛店地处北京城的西南部,其石板路面符合清代所修石道特征,是京西古道体系中的独特遗存,具有非常高的实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位于丰台区永定河畔的长辛店,是明清时期京西南的商贸重镇,南北长约2.5公里的大街沿用至今,作为长辛店的交通主轴,延续着古镇的形态空间。

通过鉴别现场图片,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认为,长辛店大街的石头路面,符合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所修石道的特征,石料为花岗岩材质,就近开采于京西山区,是长辛店极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出土的那块条石,根据体量推算其重量在2-3吨之间,很可能是路肩位置上所用条石。

简评:京西古道,当年在北京出差那会儿还走过。

在长辛店大街探挖出的石板路 ▼


保存完整度相当高!这座水下古城镇重见天日


来源:光明网

https://m.gmw.cn/2024-06/23/content_1303771439.htm

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晚期街巷遗址,体现出运河沿线日常烟火气与繁华的商业气息交织之美。

贯通整个发掘区的一条宽约4米的道路,是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它与两侧的排水沟、辅路等共同组成整个遗址区的主干道系统,所有房址均沿该路南北两侧有序分布。结合历史文献和出土器物初步判断,遗址中的主路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明代万历时期的陈公新路。

新路遗址的特点是房屋、道路保存得尤为完整,甚至篱笆墙也保留至今,但屋内留下的器物数量却不多,推断不是突然被洪水淹没,而是因反复遭受水害,逐步被废弃的。

简评:说到“水害”,今年好像暴雨就特别多。

这是新路遗址发掘区航拍图。(受访单位供图)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陈勇
上下千年时空历史地图、生动有趣的博物馆导览、新奇好玩的历史书籍推荐,最后,无聊的时候还能刷刷历史剧、说一说历史游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