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考古新闻(2024.07.21-2024.07.27)

文化   2024-07-27 12:12   广东  

2024.07.21-2024.07.27


  01 史前     

华北中元古代早期高于庄组中的圆盘状微生物膜化石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http://www.nigpas.cas.cn/kyjz/202407/t20240722_7232377.html

圆盘状碳质化石是前寒武纪最常见的化石类型之一,最早可至古元古代晚期,然而它们的生物学属性一直存在争议。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领导的“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高于庄组中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石是具有规则形态的微生物膜,而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

高于庄组的圆盘状化石表明,具有规则形态的宏观微生物膜也有潜力被保存为古生物化石。因此,对于前寒武纪一些简单且具有规则形态的宏体化石来说,并不能仅仅根据大小来判断是否为多细胞生物,还要综合其他方面的证据。

简评:这就是所谓:“知道越多、越无知吧”。
高于庄组中的圆盘状碳质化石 ▼


哺乳动物深时演化与临床医学的共鸣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2407/t20240726_7236858.html

应……邀请,中国科学院……撰写了关于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中耳和颌关节转化相关研究跨学科性质评述,近期在《临床与转化医学》在线发表。

评述明确提出,基于现代生物的牙齿发育,也许能解释和磨楔齿相关的牙齿演化,但不能适用于同源关系不同的绝灭类群牙齿……

此外,评述文章依据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好的中生代哺乳型动物中耳化石标本,结合现生哺乳动物中耳、下颌关节的发育过程,清晰地阐述了两者的关系。

简评:也就是说咱们牙齿啊、耳朵啊这些个疾病,或许可以从演化历史上去找根因。
哺乳动物颌关节、中耳演化的主要阶段以及它们与现代哺乳动物中耳以及下颌关节发育的对比 ▼



  02 人类起源     

晚更新世末西藏南部石器人群活动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2407/t20240725_7235345.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共同完成了对西藏南部苏热遗址的研究。

文章以苏热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遗址出土和采集的石制品主要为石核-石片技术产品,地表零星可见极少数的细石叶技术产品。

……石核-石片技术产品的类型学与技术学分析结果表明,苏热石核-石片人群的打制技术十分高超。片

石核-石片技术产品是青藏高原最常见的石器遗存之一,这类遗存大多分布在大河阶地、湖滨阶地或黄土过渡带,而冰川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多样,且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鲜少见到相关遗存。然而,苏热古人类却选择了这一区域的山坡高地进行活动,体现了较为独特的人地关系。

简评:从这个研究来看,高原地区的古人居住区域选择策略跟平原区域差异还挺大的,那这样是不是反过来又能指导遗址的探索。
苏热遗址石片与工具 ▼


塔尼巴尔群岛人类遗迹解释古人类澳大利亚迁徙路线


来源:cosmosmagazine

https://cosmosmagazine.com/history/archaeology/human-migration-indonesia-australia-tanimbar/

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古代人类如何从东南亚迁移到澳大利亚的路线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是通过苏拉威西岛等北部岛屿的路径,另一种是通过帝汶岛和塔尼巴尔群岛等南部岛屿的路径。

近日,在塔尼巴尔群岛的Elivavan地区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这些岛屿在古代可能作为早期海上活动的中心。这些发现包括陶器碎片、骨头、贝壳和海胆等。这也是目前南部路线已知最早的遗址之一,为理解古代人类迁移提供了关键线索。

简评:虽然说东南亚这一带岛屿众多,不过想要到达澳大利亚只是需要穿越远离陆地100公里的水域,甭管用的什么方式,当时的古人已经具备较高航海技能才能做到。
塔尼巴尔群岛俯瞰 ▼



  03 先秦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实证3000年前城市规划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4/07-24/10256192.shtml

成都7月23日电 (记者游仪)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一系列新的考古证据表明,距今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城市规划。

虽然城墙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但考古学家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仍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三星堆古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呈西北—东南向。该朝向与之前发现的青关山宫殿,以及2022年至2024年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基址和玉石器作坊基本保持一致。

通过考古学家持续努力,目前三星堆古城平面布局已经基本清楚:城邑北依沱江的支流鸭子河,悠悠的马牧河从城内蜿蜒而过,北边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南边有祭祀区,多座城门和出入城门的道路将都城与周边联系起来。

简评:要衡量一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城市规模如何、城市规划的怎么样,必须是一个重要指标。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来源:光明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23/10255965.shtml

7月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这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重要进展。

这一玉石器作坊遗址地处一块已被保护起来的空地。记者在现场看到,“生产车间”距离三星堆8个祭祀坑以北约一公里处,距离1927年三星堆首次被发现的燕家院子玉石器坑直线距离不到100米。

新出土的文物,包括玉石器原料、坯料、废料、残片、成品,形成早期手工业较为完整的链条,初步判断新发现为玉石器作坊。

‘生产车间’的发现,将揭开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玉石器原料来自哪里、制作工艺技术如何、生产流程和流通方式等谜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说。

简评:不要只盯着三星堆的青铜看,这说明“玉器”加工人家也是专业的。
这是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发掘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


浙江宁波出土战国鱼钩 见证先民成熟利用海洋资源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23/10255965.shtml

近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发现——慈溪湾山遗址。该遗址位于宁波慈溪横河镇湾山南侧,堆积深度约0.5米至1.2米,自上而下可分为5个文化层。清理遗迹现象共计10处,出土小件标本近90件。出土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春秋战国、汉六朝和唐宋时期。

丁风雅解释说,以往宁波沿海的象山、北仑、镇海均曾发现有战国时期青铜鱼钩,慈溪湾山遗址出土的青铜鱼钩保存完整,说明宁波沿海地区在战国时期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是普遍现象,技术相对成熟。

简评:这看下面这图片,就体现出来文物旁边色卡的重要性了,说是青铜鱼钩,硬是给拍出了玉石的剔透感。
7月23日开放展示的战国鱼钩。林波摄 ▼


浙江慈溪湾山遗址遗存为认识区域先秦聚落提供新材料


来源:新华网

http://www.news.cn/20240723/bcfe3328934b46d2a0f834e823d4f5a9/c.html

据介绍,湾山遗址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分布面积合计约3600平方米。遗址堆积深度约0.5至1.2米,自上至下可分为5个文化层,清理遗迹现象共计10处,出土小件标本近90件。出土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春秋战国、汉六朝和唐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遗迹现象发现有房址、灶、灰坑等,房址柱洞分布没有明显规律、结构不明,灶位于房址东北部。出土陶器以印纹硬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为主,可辨器型包括鼎、罐、瓮、钵等。原始瓷以小型生活用具为主,可辨器型有碗、豆、盂、杯等。青铜器有铜锸、铃铛、鱼钩等,石器见有石斧、砺石。

简评: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湾山遗址出土战国时期鱼钩。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


绍兴稽中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


来源:光明网

https://m.gmw.cn/2024-07/24/content_1303800051.htm

连日来,绍兴稽中遗址的考古重要成果引发关注。一系列“首次发现”激动人心:首次发现越国大型木结构水井,首次发现越国时期筏状地栿建筑,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线索,首次发现包含墨书“会稽”“山阴”地名的汉代木刺实物……2500年前,勾践时代慢慢揭开神秘面纱,重新与世人相见。

首先是马坑,里面埋了一匹马,整体呈南北向……

再来说第二个“遗存”,在三口汉井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如青铜洗,洗里有宝鼎纹、五六把成捆的铁矛,还有大量的甲胄片及箭镞、钳子、锥子、坩锅等……

简评:能够有“马坑”,虽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墓主人还是要有点身份的吧。
马坑 ▼


济南长清区平安店墓地发现战国至清代墓葬


来源:考古中的国

本次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314个,其中墓葬301座、窑2座、灰坑3个、水井8口。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860余件(组),主要器形有陶罐、陶壶、陶耳杯、陶盘、陶鼎、陶盂、陶豆、铜钱等,另有少量陶匜、陶樽、陶圈厕、瓷罐、瓷碗、铜镜、铜剑、铜铍、铜戈等

西汉时期37座,均分布于发掘区东北部。布局排列规整,墓葬间无打破关系。可分为南北两组,北组均为南北向,南组均为东西向。

汉末魏晋时期110座,集中分布于发掘区北部和中部。排列规整,布局严谨,同期墓葬间无打破关系,具有明显的规划性。

宋元时期墓葬8座,清代墓葬9座,散布于发掘区内。规模均较小,均破坏严重。随葬品仅有瓷碗、瓷罐、铜钱等。

公众号:考古中的国【考古前沿】山东:济南长清区平安店墓地发现战国至清代墓葬
简评:同一个地点时间跨度这么长,应该用来研究墓葬风俗的演变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吧。
M110北壁花纹砖墙 ▼


尼罗河底发现古埃及石雕


来源:livescience.c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archaeology/ancient-egyptians/rock-carvings-of-ancient-egyptian-pharaohs-found-underwater-near-aswan

考古学家在埃及阿斯旺附近的尼罗河潜水探险中发现了刻有多位古埃及法老形象和象形文字的岩石雕刻。这些雕刻位于阿斯旺高坝建设时被淹没的区域,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尝试记录并迁移尽可能多的考古遗迹,但仍有大量文物未能及时迁移而被淹没。这些雕刻的发现表明,可能有更多的遗迹在洪水中幸存。

本次发现的石雕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图特摩斯四世、普萨姆提克二世和阿普里斯等法老的雕刻被发现,它们来自第18和第26王朝。一位考古学家提出,这些新发现的遗迹可能是用于运输到埃及其他地区的花岗岩,或者是阿斯旺附近神庙的一部分。

简评:看一看暴露在空气中的狮身人面像,埃及现有的条件下获取沉入水底反而能够更好保存。
考古学家在水底发现的石雕 ▼


土耳其发现楔形文字账单记录


来源:iflscience.com

https://www.iflscience.com/3500-year-old-cuneiform-tablet-contains-ancient-shopping-receipt-75216

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南部发现了一块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销售收据之一。这块泥板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记录了大量木制家具的购买情况。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书写系统,曾被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苏美尔人使用。泥板上的文字似乎是用阿卡德语写成的,阿卡德语是世界最古老帝国的通用语言。语言学家正在努力解读这些文本,以期提供对青铜时代晚期经济结构和国家体系的新视角。

简评:在古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大概就像是今天的英文字母吧,虽然语言可能有差异,但不妨碍用相同的字母来表达。
记录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



  04 汉唐     

山东一学校发现4座古墓葬


来源:光明网

https://m.gmw.cn/2024-07/23/content_1303798982.htm

日前,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一处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省、市文保部门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目前发现的出土器物已经提取完毕,墓坑基本清理完成,发掘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发掘的古墓葬位于距地表约6米深的基坑底部,均为砖室墓,其中3座为圆形墓,1座为舟形墓,圆形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墓壁装饰有斗拱、直棂窗、桌椅等砖雕。出土器物有盘、碗、执壶、罐、铜钱、墓志砖等十余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初步判断本次发掘的墓葬时代为唐代,应为家族墓地,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简评:用砖石堆堆出了木建感,还是头次见。
墓葬现场 ▼


青州发现唐宋砖室墓


来源:考古中的国

山东青州市玺园墓地位于青州市云门山街道丰收路以南,云门山南路以西,西南靠云门山,东距弥河约9公里。为配合基本建设,经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墓葬5座。2023年9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3座唐代砖室墓及1座宋代砖雕墓。

本次发掘的两座唐墓形制基本一致,通过对墓志记载的年代与出土随葬器物的相互比对,为研究本地区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以及考古断代提供了实物资料和标尺,另外墓志中提及的官职、地理名称等,也为研究唐代职官制度、该地区的里坊制等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外,宋代墓葬中的砖雕仿木结构,为宋金时期砖雕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也可作为补充地面木构建筑研究的重要资料

王琳琳 石岩,公众号:考古中的国【考古前沿】山东:青州发现唐宋砖室墓
简评:跟前面唐墓不一样,这次防木建筑的是宋墓。

宋代砖雕墓墓门 ▼


庞贝古城发现地震新证据


来源:cosmosmagazine

https://cosmosmagazine.com/history/archaeology/earthquakes-made-vesuvius-eruption-at-pompeii-even-more-deadly/

新研究揭示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地震对庞贝城毁灭性影响的新证据。在“画家工作之家”的发掘中,两具带有严重骨折和外伤的骨架表明,地震可能在火山爆发期间对建筑物造成了破坏,导致庞贝居民面临不可避免的死亡。

本次在庞贝的“画家工作之家”中发现的两具男性骨架,年龄约50岁,其位置显示个体1被大墙片突然压碎,而个体2可能试图用圆形木制品保护自己,此外研究者在火山沉积物中发现了腐烂的痕迹,说明未逃离庇护所的人可能被地震引发的建筑物坍塌所压倒。

简评:火山喷发伴随着剧烈的地震,倒是也合理。
“画家工作之家” ▼


巴斯克地区发现古罗马马戏团遗址


来源:newsweek

https://www.newsweek.com/ancient-roman-circus-chariots-raced-discovered-spain-1926576

日前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自治区发现了一处长达920英尺的古罗马赛马场遗址。该遗址位于古代罗马城市Iruña-Veleia,通过空中调查和LiDAR技术揭示了其规模和形态,估计可容纳约5000名观众。此外,调查还发现了街道、公共广场、住宅区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显示了Iruña-Veleia在古代的重要性。

项目使用了LiDAR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到地面,生成地形的3D模型,揭示了通常不可见的人造特征。查还发现了街道、公共广场、住宅区、可能的宗教建筑以及与供水或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这些发现为理解Iruña-Veleia在古代作为交通要道和城市中心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简评:LiDAR在这种地面建筑遗址的勘探上似乎成效还挺不错的。

遗址地图位置 ▼


罗马市中心发现中世纪宫殿遗址


来源:CNN

https://edition.cnn.com/2024/07/18/style/rome-ancient-papal-palace/index.html

在2025年天主教圣年(圣年)的翻新工程中,考古学家在圣约翰拉特朗大殿外的广场发现了这座宫殿的遗迹。这座宫殿可能是教皇在将梵蒂冈作为居所之前居住的地方。

这座建筑最初是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对基督教宽容后建造的,并在9至13世纪间逐步扩建,直到1305年教皇临时迁往法国阿维尼翁。意大利文化部称,这是罗马中世纪历史中极其重要的发现,因为现代从未在该广场进行过广泛的考古挖掘。

简评:所以你看教皇人家是有自己的宫殿住的,并不是住教堂。

宫殿遗址现场 ▼



  05 宋元     

内蒙古二长渠墓群发掘为北宋丰州故城研究添新证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7-24/10256642.shtml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准格尔旗二长渠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已初步完成49座砖室墓以及7座小型土坑竖穴墓的清理,并对附近一处建筑台基进行了发掘。

墓室墙壁多砌筑仿木建筑图案,如镶嵌于砖墙的仿檐柱、斗栱、普拍枋、阑额等大木作,在砖块上刻画形成的门窗、桌椅等小木作,在起券处用仿瓦砖等。这些仿木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考古部门正通过技术手段对这些建筑构件进行复原。

宋国栋表示,该墓群距二长渠古城位置较近,二长渠古城已考证确为北宋蕃部藏才族所建丰州城。此次考古发掘,为北宋丰州故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河外三州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特征以及民族关系

简评:一般都知道北宋没拿回来燕云十六州,没想到北到今天内蒙呼和浩特还有领土。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陈勇
上下千年时空历史地图、生动有趣的博物馆导览、新奇好玩的历史书籍推荐,最后,无聊的时候还能刷刷历史剧、说一说历史游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