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改革的序曲

文摘   2024-08-29 21:18   中国香港  







“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夏宝龙7月23日会见特区政府主要官员时的讲话




01  重视

“获益良多!”


8月26日下午,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活动在港进行。上午参加完特区政府内部宣讲会后,香港特首李家超又出现在下午的公共宣讲活动中。全程在座,专注聆听,显现出他对中央宣讲安排的极大重视。


和他一样,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也参加了全天的活动。通过电视画面,市民看到三司司长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要点。


国家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香港也在思变。


三中全会后,“改革”在这里被频繁提及、广泛讨论,已然成为城中炽热话题、普遍共识。




02  认识

三中全会闭幕一月有余,人们看到了香港关于改革论述的变化和升级。


7月18日,闭幕会后,李家超表示:香港应牢牢把握国家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带来的重大机遇,继续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和……重大作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8月9日,特区政府举办三中全会精神研习会,李家超强调:特区政府官员要深刻学习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融会贯通在日常工作中,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


8月26日,中央宣讲日,李家超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香港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实现更好发展既要进一步发挥……优势,也要……不断致力寻求政策、机制、体制的创新突破。


从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改革,到服务国家所需、认领改革任务;从着眼“继续如何”,到致力“如何突破”;从“关注形势、把握机遇”,到思考“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系列表述的变化所折射的,是认识的深化、意志的强化,是改革推上主线、提上日程。


敢于喊出“改革”的口号,勇于举起“改革”的旗帜,是特首李家超的觉悟和担当,也是香港进步的表现和保持进步的前提。



03  情势

为今日香港打上“改革”的标识,既是“再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发展”的实情。


中央宣讲活动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说:香港近年来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有重大制度的发展和创新


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任务,即是香港推进改革创新的一端。


除此之外,李家超上任特首以来,优化行政立法互动模式、调整人才引进政策、试行简易公屋政策等,都具改革探索意义。


不是香港不能改革,不是香港没有改革,不是香港不再需要改革……恰恰相反,正是一项项具改革创新色彩的管治举措推动了香港近年来的嬗变,并凸显了香港力行改革的功效。


中央宣讲会上,中央港澳办副主任、香港中联办主任鄭雁雄说:三中全会精神不仅适合于内地现代化进程,也是香港由治及兴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希望香港社会各界把握落实全会精神的时度效、点线面、精气神。


延续改革成功经验(如维护国家安全),由此及彼;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如破除利益藩籬),由表及里;实现改革百花齐放(如政治经济文化治理),由点到面。香港要改革,不缺可作的大文章。


更重要的是,面对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香港发展有危机、有起伏,正处过坎吃劲状态,除了向改革要动能,别无他法。




04  提示

中央宣讲团成员来港宣讲,是应特区政府之呈请,亦是一种鼓励和动员。


1.肯定香港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主动性,肯定其对改革的重视;
2.巩固香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意志,巩固其对改革的投入;
3.助力香港把握改革发展、守正创新的机遇,助力其对改革的谋划。


中央宣讲活动,正是为特首李家超推进改革赋能,为特区各方支持改革赋能,为香港积极稳妥迈出改革实践赋能。


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香港提供了机遇,而三中全会精神更为香港破除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和最大的支持,让香港解决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甚至不敢解决的问题,获得了来自中央层面上的政治上的授信和授权。


不怕,可为,大胆干!


从特区政府到社会各界,大家都可以不再将改革视若畏途,都可以在改革旗帜下从容施政、建言,从容地躬身入局。


以改革为荣,正是香港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要展现的精气神。




05  策略

要改革的共识已经形成,何以改革的课题摆上桌面。


在《香港的改革期待三中全会与香港》两篇文章中,靖海侯对香港如何改革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提出了“改革的三部曲”和“改革的三抓手”。


实则,厘清香港的改革路线,确立香港的改革布局,如果还要讨论的话,也有最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1.从内部识别改革重点,以优化政府运行机制确认改革的路线,用铲除治理弊病触发改革奇点
2.从历史识别改革难点,以社会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确认改革的方向,确立以治本治标的取向
3.从民意识别改革焦点,以经济民生事务的具体事项确认改革的安排,将“头痛医头”转为以点带面


改革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改革要系统、要集成、要深刻,着眼长远,着眼作大文章,着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香港就能把握改革的要义、找到改革的法门。


这三条路,都可以为特区政府推动改革借鉴:


1.大调研——在特区政府内部,组织改革创新大调研,责成各司局提交改革计划,成色足者予以采纳,自我革命者予以褒奖,鼓励各司局打造自己的“改革品牌”;
2.大讨论——在社会公众层面,发起改革创新大讨论,征求具广泛共识的改革议题,将合理可行者加入改革框架,将相关人士纳入政府改革咨询机构,夯实改革的社会基础并保证改革的专业推进;
3.大蓝图——基于大调研、大讨论,制定形成香港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建构香港新时代改革蓝图,使市民并使世界看得清香港要迭代的目标、要展开的路径、要变化的空间。


政府主动式改革,全民参与式改革,服务国家所需的共振性改革——由此三定位,香港改革可信、可行、可期,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将自然激发、充沛迸发。




06  关键

改革是治理革命,是自我革命。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在领导,二在确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


香港要改革,同样要解决领导的问题,解决问责的问题。


确保香港改革走下去,必须:


1.特首更充分地呈现改革意志,呈现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
2.特区政府做到“刀刃向内”,做到从公务员队伍抓起,能够自我批评乃至自我否定;
3.特区政府各司局等问责官员权责统一,掌握决策权、人事权、资源分配权,完整行使职能范围内一切权力

确保香港改革落下去,必须:


1.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实现公职人员全覆盖;
2.建立健全督导机制,将“红队”概念制度化;
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推进人事调整经常化。


改革要担当、要承压,香港要为改革者撑腰、赋能。从特首到问责官员,从问责官员和公务员,责权利都需要相统一。


夏宝龙主任7月23日在会见特区政府主要官员时说了两句话:一是希望香港“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二是希望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锐意改革,主动作为”。这两句话,一个意在提示香港的改革任务,一个意在明确香港的改革责任,都是在用中央精神传递推动香港改革的意志。中央宣讲团来港宣讲,亦是再动员。


认领任务,展开行动,取得成果——这每一步,都在鉴定着香港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表现。






靖海侯
常言所未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