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台湾问题的既定选项

文摘   时事   2024-04-13 18:52   中国香港  





01  信念


孟子说“定于一”,荀子说“一天下”,董仲舒说“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所以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就在于:

1.“统一于民族而言,是最恒久、最深沉的信念,一贯坚定;

2.“统一”于国家而言,是最核心、最伟大的利益,根本且首要;

3.“统一”于个体而言,是最普遍、最集中的理想,朴素且赤忱。
血脉里的呼声、文明中的设定、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砥砺与夯实,“统一”在中华民族每个炎黄子孙心里,在古往今来所有最伟大的政治家心里,从来都是一个至高无上且光明正大的目标。
为什么秦皇汉武彪炳史册?为什么郑功成被视为民族英雄?为什么香港、澳门回归被视为洗刷民族百年耻辱?为什么一定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历史有定论:要么背负使命、成就大业,要么背弃大义、遗臭万年!
民族和国家层面,在所有的大是大非中,台湾问题无疑是最大的那个之一。
无论政治上还是文明上、基于理性还是出自感性,抑或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解决台湾问题都是一个未了的愿、一根紧绷的弦、一种不许永远拖延下去的“国之大者”。

02  内涵

“统一”有着特定内涵。
2023年6月2日,中央组织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
他将此概括为中华文明具有的“五大突出特性之一。

“统一”是什么?

——狭义上,“统一”即国土完整;

——广义上,“统一”即“大一统”。

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统一”的内涵
1.国土不可分;
2.国家不可乱;
3.民族不可散;

4.文明不可断。

不可分,所以台湾问题要解决;不可乱,所以香港动荡要平息;不可散,所以新疆治理要发展;不可断,所以中华民族要复兴。
这些年来,一个一个问题都在解决——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新疆迈向了长治久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在路上……
——因此,始终最为重要的解决台湾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更加迫切、更有条件,更需要阔清其确定性的方向和未来
——因此,二十报告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两个极其关键的问题清晰起来:
1.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一致的,这种“统一性”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路径方法。
2.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致的,这种直接关联已经决定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安排。
解决台湾问题代表着终究要义和宏伟夙愿,①绝不只是表面上国内的政治问题,②绝不会是顺其自然发展的模糊议题。

03  路径


何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着最简洁的答案。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就如何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他给出了“4点期望”:
1.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2.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3.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家园,所以应一致对外;一样福祉,所以应携手共创;一体命运,所以应心灵契合;一起复兴,所以应接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此番话,所讲的正是“广义的统一”:解决台湾问题,不仅是谋求国土的不可分,更是谋求国家的不可乱、民族的不可散、文明的不可断。

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优解及奥义,正在其中:

“共同追求和平统一”!

理念是一贯的。二十报告指出:“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诚意是十足的。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

诚意不是保守,善意不是示弱。

在目标既定且完全有定力、有能力、有实力以任何方式实现既定目标的背景下,和平统一——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出自民族情怀的一种深情呼唤,是理想且理性的最好路径——代价最小、利益最大、前路最阔。

战争可以避免,战争应当避免。

祖国的苦口婆心,是对台湾同胞最厚重的关怀,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对“台独”势力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04  觉醒


访问大陆11天,马英九一行,身份认知是炎黄子孙,感情投射是家国情怀,展现出一份炎黄子孙应有的清醒。

随团访问的台湾青年说:如果为访问打分,满分是100分的话,我打1000分

何以如此?

通过11天的访今问古,他们看到了民族的崛起、祖先的身影、前辈的奋斗,确认了血脉的同一、文明的原乡、精神的皈依;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发现自己在民族认同上那种原始般的苏醒、家国责任上那种本能般的觉醒。

在北京受到会见时,马英九发言说:我誠摯期盼,兩岸互利共榮,攜手合作,振興中華,讓中華民族在全世界面前抬頭挺胸!

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喊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近130年后,马英九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喊出了这一口号。

什么是“振兴中华”?什么才意味着中华振兴?无非还是“四个不”: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

故而,马英九一行访问大陆有着重要意义:
1.再启示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共有的初心使命;
2.再呈现统一大业稳固长久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3.再警示“台独”势力不可撼动抗衡的民族力量。

重要的是,两岸同胞又可以借此回望历史、观照未来,看清民族的历史规律、统一的天下大势——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持续作用在两岸关系大局上,正推动台湾问题走向最终的解决,并将时代的任何风云变幻化为过眼云烟。

台湾社会需要这样的觉醒!
“振兴中华”,不是从故纸堆里打捞出来的过时的口号;于台湾社会来说,它有着最为积极的时代意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我是谁、为了谁,台湾问题的一切方面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05  条件


和平统一是最优解,和平统一有条件。
一则,正如前面所分析,“统一”的目的不仅仅是统一本身,更是延续中华民族“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

一个清晰的逻辑,“统一”和“大一统”——两个方面相互支撑:

1.“统一”是“大一统”的前提和基础;

2.“大一统”是“统一”的土壤和条件。
对于两岸的“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5个共同”: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

这就是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最坚实的土壤。

二则,对于两岸关系大局,台湾社会或许对“统一”的理解有分歧,但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一定是“和平”,并由此决定了“和平统一”是最合乎人心、最具现实基础的选项。

1.在“必然统一的设定目标下,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台湾同胞必然最终选择和平模式;

2.在“台独”势力制造分裂的情况下,在安全与危险之间,台湾社会必然最终摒弃民进党。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信中写道: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如果我们还不尽快结束这种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何以自解于子孙后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转眼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已逾45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环境条件大幅改善、更为充足。
祖国大陆早已做好了准备,台湾同胞的选择也即将明晰了。
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哪一年会是台湾呢?
时间滴滴答答、扣人心弦,这一天越来越近。



靖海侯
常言所未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