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是个伪命题

文摘   2024-10-29 21:32   中国香港  








01  

2019年发生修例风波至今,已有5年。


5年来,香港由乱到治,政治格局、社会情势大变。得益于香港国安法的实施、“爱国者治港”的落实,今日之香港再无动荡动乱,有的只是确定的管治方针、稳定的运行体制、坚定的发展路线。


修例风波渐远,苦痛记忆还在。


当年那场席卷全城、搅扰数百万人的风波,曾经深深地伤害了这座城市,也让无数年轻人背负上无尽的懊悔。


有人说,要给修例风波彻底画上句号。



02 

近日,关于希望特区政府放过修例风波期间被捕嫌疑人的声音又冒起。


据相关资料,修例风波期间,香港警方共抓捕煽动、策划、组织、参与非法集会、游行、暴力、暴动等犯罪嫌疑人逾万人,其中已被刑事检控人员近3000人,目前尚有约6000人等待执法和司法部门进一步处置。


这些人,曾被现场抓捕,但一直未获检控。他们有的尚在保释,定期要去警署报到;有的选择“踢保”(放弃保释,迫使警方落案起诉),作放手一搏因涉案人数众多、处理周期较长,此阶段性现象成为一些人所谓的“社会问题”。


于是,有人表示:特区政府应该考虑在一定时限内中止对这些人执法和司法程序,以“划线”方式一次性了结修例风波案件。也就是说,有的人在呼吁特区政府“指向性大赦天下”,并以此给修例风波画上句号。


很明显,所谓“社会问题”,乃是香港社会一个重大的法治问题。




03

呼吁特区政府以“划线方式”特赦修例风波相关涉案人员,不是最近才有的事。


早在2022年前后,媒体上就有人讨论此问题。今天又表达这一观点,无非是老调重弹。


他们的理由大概有三:


1.这些人长期未被检控,说明证据不足,缺乏再被列入嫌疑人的基础;


2.这些人长期处非常状态,法律负担和心理包袱极大,不应该再受折磨;


3.这些人多是年轻人,需要更好地成长发展,靴子不落地难以让其融入社会。


给其身体自由并给其心灵自由,视他们如没参加过修例风波非法活动的人一样,将他们曾经可能犯下的罪行一笔抹去,有关“特赦”的理据似是而非。



04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作为香港的一次严重劫难,修例风波给这座城市所造成的管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毋庸多言。


对于犯过错的人,说一句“sorry”都常常不能获得谅解;对于可能犯过罪的人,可能连一句“sorry”都不曾、不愿、不敢说过的人,法律又何以表达悲悯呢?


那时候,有人打砸,有人纵火,有人蓄意伤人,有人更在暗处以煽动者、组织者或施暴者、孤狼的方式意欲毁掉这个城市。暴乱何以祸港殃民,多少爱国爱港人士想起那段岁月,至今依旧痛不堪言。


他们被现场抓捕,他们还未获检控——事实真相的另一面是,很多人一直在期盼正义早日降临,给那些黑暴分子应有的惩罚。事实是,“特赦”与否的民意,不在一二人士的嘴上。


更何况,“特赦”与否绝非同情、共情问题。



05

2023年5月,特首李家超回应此相关问题时就表明了态度。


他的意见有三:1.所谓“划线”处理不切实际;2.抛开案情和证据考虑不符法治精神;3.相信执法部门能处理好这件事。


近日,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接受媒体访问,再指出相关问题事实及实质:


1.香港严重刑事案件无检控时限,“可能由不告變到告,或者由告變到不告”;


2.对被捕未检控人员并无特别限制约束,他们完全可以“如常生活”;


3.律政司按检控原则检控,所掌握证据亦在变化,“划线”处理不符法治原则。


特区政府的回应是一贯的,可以得出的几个基本结论是:


1.对这些人,尚未检控不代表相关工作已搁置,执法及检控工作一直在进行中;


2.对这些人,不会划定时间表“一刀切式”处理,也不会在此过程中对其施加特别措施;


3.对这些人,法律问题法治解决。


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法治程序问题,不是证据问题而是法治原则问题,不是自由问题而是法治精神问题,不是包容与同情问题而是香港要不要法治、守不守根本的问题——对这些人,“特赦”与否的任何遐想都不是对香港负责任的表现。


以伤害香港法治根本、核心价值的代价,通过“划线”方式指向性“特赦”相关人员,不被香港法律允许,不可行、不值得,更后患无穷。



06

靴子没有落地,相关人员或受困扰,却正是他们要付出的代价。


其实,在香港,那些经历过修例风波的人,都会心知肚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波中,还有很多人——被抓捕过的、未被抓捕过的——仍然逍遥法外。


若没有付出过代价,何以有真正的反省?


这些相关人员的经历和他们今日的境况,正带给香港社会持续的警示和反省:香港的稳定不是必然的,香港的社会政治基础也不可能一朝改变,为了香港这个家和自己的家人,为了守住香港由乱到治的成果,人们应该真正地汲取教训。


10月25日,香港区域法院审理2019年“七一暴动案”。案犯之一的香港浸会大学前学生会成员戴嘉平仍在陈情信中说:犯案、坐牢「全因政治,「比起看到判決彰顯法制公允,我更能感受到社會對年輕人的懲罰。」


事到如今,被抓捕定罪的人还在执迷不悟,那些一直逍遥法外的,会真心认可、拥抱、融入今天的香港吗?


被捕但尚未检控的人,终会等来他们的答案;正享受平静生活的市民,也会在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痛、往事并不如烟的历史中,继续觉醒、觉悟。



07

同情或许是一种美德,但情怀不能错付。


或受误导,或被煽动,乃至纯粹是因为好玩刺激而走上街头、参与暴乱,都必须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偿付代价。


当初他们被抓捕,不会是无缘无故;无论未来他们是否被检控,这一经历也将是他们最深刻的人生。并因此,在未来的某天,他们才能获得身心上真正的自由。


这一路,必须他们自己走完!


香港社会多元包容,市民充满爱心。人们的同情与关爱更应该放在另外一些人身上。


那些在修例风波中违法做乱已然刑满释放的人员,已经用付出的沉重代价跟过去作了了结。他们要重启人生,社会要接纳他们。如何给予这些人更生的鼓励、最大的包容、发展的希望,让他们感觉不被歧视、排挤且还有补偿回报社会的动力,才是值得香港社会关注的话题。












靖海侯
常言所未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