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 2024 | 颜红兵教授专访: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

学术   健康   2024-11-22 20:03   浙江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作为全球心血管领域的权威组织,美国心脏协会致力于推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2024年11月16日至18日,2024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AHA)将在芝加哥举行,这是一个汇集全球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和从业者的盛会。此次会议将聚焦于最佳科学和心血管临床实践,涵盖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人群研究和转化医学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


梅斯医学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颜红兵教授,围绕主题“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的主题展开专访。


点击视频观看



Q1

在您的研究领域中,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角色受到广泛关注,想请您谈谈这项研究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路。

这项研究最近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HA)上发表,研究指出,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嵌合型Y染色体的丢失可能与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那么,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发现,我们首先需要解释什么是嵌合型Y染色体的丢失。


嵌合型Y染色体的丢失是遗传学中的一个概念,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mosaic loss of Y chromosome (LOY), mLOY)是指男性部分体细胞因Y染色体(Y chromosome, ChrY)丢失而与非LOY细胞形成的遗传嵌合现象。主要在血液中可以检测到,并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标志物意义。


简单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70岁以上的男性,Y染色体的丢失变得较为普遍,这实际上反映了生物体的衰老过程。如果衰老过度,就可能与其他疾病产生联系。已有大量研究,包括在《Natur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以及动物实验,都表明Y染色体的丢失与衰老、心肌纤维化、心衰及死亡率增加有关。



因此,我们考虑将这一发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近年来,虽然关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急性心肌梗死仍然是目前全球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接受了理想的标准化治疗,如血运重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降脂治疗,标准治疗后一年事件率仍达4.8%-7.1%。


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归类治疗,即对每位患者采用相似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对于不同衰老程度的患者,这种治疗方法可能并不理想。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发现更高危的患者群体,从而实施更精准的治疗,降低治疗后的发生率。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回顾了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1,200例患者的数据。其中928例为男性,剩余为女性,作为对照组。我们希望探究Y染色体丢失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由于国内病例数较多,我们的研究设计正是旨在深入了解这一问题,并明确了我们的研究目的。


Q2

在分析此类复杂的生物医学数据时,统计方法的选择对于得出可靠结论至关重要。能否请您说明一下,在分析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时,您使用了哪些统计方法,以及是否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在现代年轻研究生和医生的学术背景下,他(她)们在统计学领域的知识远远超越了我们三四十年前的水平。在进行我们的研究时,我们不仅深入探讨了统计学问题,还专门咨询了统计学领域的专家。我们深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紧密依赖于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在内部讨论之后,我们也向统计学专家求教,最终采取了多种常用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嵌合型Y染色体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这些方法包括Kaplan-Meier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等(摘要的结果未展示)。同时,我们也参考了国际上的类似研究,以了解他们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被广泛认可的。


针对这个问题中的第二个小问题,关于其他影响因素的控制,这一点在临床研究中至关重要。若不控制这些临床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移,从而使结论不可信。因此,我们在研究中校正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与心肌梗死相关的三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体重指数(BMI)、周围动脉疾病史以及吸烟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这也正是我们研究方法科学性的体现。


Q3

针对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请问您认为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928例患者的初步研究结果。我们注意到,Y染色体的丢失在10%-40%的范围内是可以界定的。在深入研究我们的病人群体,并参考了相关文献后,我们定义Y染色体丢失的标准≥18%(校正包括年龄在内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这意味着在100个男性患者中,如果有18%出现Y染色体丢失,我们将其定义为阳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70岁以上的男性,Y染色体的丢失是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设定了这个界值。


接下来,我们观察了一年到三年的全因死亡风险。结果显示,具有Y染色体丢失的患者,一年的死亡风险增加了2.45倍,两年的风险增加了2.11倍,三年的风险增加了1.88倍。这表明Y染色体丢失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持续的关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都接受了所谓的GDMT治疗,即指南指导下的标准治疗。这意味着,一些相对高危的患者的风险因素已经被降低,这可能是我们得到的结果显著性差异不那么明显的原因。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接受这种标准治疗,死亡风险可能会更高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女性患者。如果Y染色体丢失小于18%,即没有Y染色体丢失的女性患者,其全因死亡率较没有Y染色体丢失的女性患者有所增加,这表明在治疗女性患者时也需要格外小心


尽管我们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研究对象已经接受了标准治疗和血运重建,固有风险已经降低,但这项研究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细致地区分年龄段,特别是像European Heart Journal中提到的,针对80岁以上人群的研究。在我们的928例样本中,80岁以上的患者并不多,如果将这一群体纳入研究,可能会观察到更多临床结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预测模型,以确定Y染色体丢失的程度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风险。我们也在探索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Y染色体丢失在心脏疾病中的实际分布情况不同人种和年龄段的差异,以及绘制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的遗传图谱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可以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并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不仅限于心肌梗死患者,还可能包括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研究生,这都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挑战,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一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颜红兵 教授

  • 颜红兵,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导

  • 国家胸痛中⼼专委会副主席

  • 《中国介⼊⼼脏病学杂志》执⾏主编

  • 《中华⼼⾎管病杂志》等 10 个专业杂志编委

  • 美国⼼脏病学会会⼠(FACC)

  • 欧洲⼼脏病学会会⼠(FESC)研究⽅向:急性⼼梗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


审核专家:颜红兵教授

编辑:Potato

梅斯心血管新前沿
心血管新前沿是梅斯医学子频道,致力于为心血管医生提供前沿资讯、研究进展和最新临床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