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有越来越多内容被聪明人抓到了眼球:北京餐饮业全行业几乎没有利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全国财政收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双双下滑......
但是,这个数据不好,那个数据不好的时候,偏偏人民币汇率拉回来了。从7.3到7.10一线,幅度真不小了。
动态波动的汇率,竟然逆大多数人的冷预期而向热而行,应该是个重要的风向标吧。
回顾下历史,几乎每次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时候,就是“互动周期”。中美之间的互动,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汇率就开始升值了。当然,这只是经验表象,很多专家看不上这种不专业视角。但是,中医里面还有一个流派,叫做经方治病。不问你什么病,但问你什么症状,按照这个症状,给你历史经验证明有效的方子,大多数时候,经方还是蛮管用的。
我看汇率这种问题,就跟看中医经方治病一样。既然汇率涨了,在特定的某几天,比如说上周四周五,还忽然跟那一篮子货币波动对不拢了,我就猜想:是不是接下去的几个月,需要有个特别的“小升值周期”?
太平洋对岸和太平洋这岸,总是需要找到一些共识。大家都找一找的时候,汇率是不会掉链子的。这门课应当叫做政治经济学。
有个读者向我投诉,他在我文章后面留了言,却莫名其妙不见了。他的观点很简单:好好善待奋力拼搏的民企,好好重视下滑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做好自己的事,比“稳定汇率”更加重要。
他的意见,我既支持,又不支持。支持在于,这些话都是大实话,也是很多人的心里话。不支持在于,稳定汇率也是重要的。汇率和人们的预期,据我观察还是捆绑在一起的。那么多外贸企业还在干活,自家辛苦薄利赚的外汇,总希望结汇结出个好价钱,不希望结汇在人民币贬值峰位上。
很多人还在暗暗和头号经济体较劲,一个汇率因素,可以让这种比较稀里哗啦。汇率贬了,人家通胀还不低,这不是越追赶距离越远吗,怎么能让人有信心、有预期呢?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一个有利的时机,让汇率一举走入小升值周期的模样,未来几个月,应当很难再见7.3了吧。央行早就告诫,任何赌人民币单边贬值的人,都会输得很惨。我必须很诚实地说,赌哪个“主流货币”会单边贬值,都会输很惨。最好的方法,是配置一个货币篮子,而不是单一的美元,或者人民币。
人民币一旦摆脱了持续贬值的下降通道,走向合理范围的小幅波动,则最受鼓舞的应当是人民币资产,猜得没错,以房产、股票为典型代表。
在汇率不稳定的周期,即使拿着境外人民币买的股票没有下跌,但是在汇率上糊里糊涂贬掉了10%,这也蛮心疼的。如果还遭遇股票黑天鹅,股价给你跌个30%,很多人会后悔为什么不现学巴菲特呢。老爷子90几岁了,在这样波动的市场上,把自己的股票持仓减去了千亿美元,改为买美债了,他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未来?
现在境外人民币,不少都拿在境内人士的手里。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只要有海外的身份,都可以买卖A股。在人民币升值周期里,不要听100%住在外国人士的意见,而要多听在中外来来回回华人的意见。他们比较接地气,消息也比较灵通。
股票市场进出比较容易,房地产市场,进出却不是很方便。现在,外资都头晕本来在中国广泛布了局,现在却一手的持仓,好的不多,坏的不少。所以,指望“外资回来抄底”,其实不如老老实实盼望海外华人资本,多多回来“戳几枪”。
站在这样的历史时点,给予海外华人最大的回国便利,想尽一切方式鼓励他们“回来看看”,哪怕站在提振航空市场、餐饮市场的份上,都是非常好的主意。便宜到杀根的资产,优先让他们去抄,有百利无一弊。
与汇率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购买力平价。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大量外国人发现,中国确实有很多便宜的服务、便宜的商品。与中国相若的地方,还有日本。所以,到底人民币合理的汇率水平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人觉得人民币被低估,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只是,在实际操作中,低估不一定会马上纠偏。日元低估多少年了,现在还低估一大截子,还不是照样得尊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