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相与为一 文化交融万里同风——南京市力学小学三(4)班“教室在窗外”小先生跑学课程77

教育   2025-01-05 19:53   江苏  

民族融合相与为一

文化交融万里同风

——力学小学三(4)班

“教室在窗外”小先生跑学课程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5日

活动地点

 南京市博物馆

活动班级

三(4)班

学生人数

47

指导教师团队

孙慧 虞彩琴

家长志愿者团队

王粲仪妈妈 张书唯妈妈

严瞳然妈妈 江宸暄妈妈 李梓嘉妈妈



南京市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是收藏、保管、研究、展示南京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2014年成为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分支机构,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汇聚302件(套)来自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是南京首次举办的以南北朝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互动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2024年11月5日,南京市力学小学三(4)班全体同学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景区),开展以“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为主题的“教室在窗外”小先生跑学活动。


展厅里陶器、铜器、玉器都引起同学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北魏青瓷龙柄鸡首壶”与“南朝青瓷龙柄鸡首壶”,看起来像一对孪生兄弟。南朝时期的铜弩机,从设计到制作,都说明当时的冶铜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让我们对当时的军事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观展之后,孩子们来到“有美于斯”教室,现场体验了传统手工拓片的制作。拓印,也称"拓石"。就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转印在纸张上。先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打湿,再敷在石刻上面,用棕刷轻轻敲打,使纸入图案,待纸张干燥后用拓包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打,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花的拓片就制作完成了,这种复制图案、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是一种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

通过今天的课程,同学们不仅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还在拓印活动中亲手复制这些文物的图案或文字,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古人的艺术创作技巧和审美观念。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感言

江宸暄

在阳光倾洒的日子里,我们三(4)的小米粒们走在阳光斑驳、树影婆娑通往博物馆馆的道路上。我怀着无比期待和充满好奇的心情踏入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景区),开启了探索之旅。

我们在朝天宫景区的大门口拍了一张集体合照,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孟祥昊一起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象征着我们的友谊犹如常青之树永不凋谢。接下来我们听了讲解员叔叔给我们介绍了朝天宫是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宫殿式体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进入“新的融合——南北朝历史文化特展”之前,我们先了解到南北朝时期,南北两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对峙。南方崇文飘逸秀雅,北方尚武雄浑豪放,这种差异在文物的风格、工艺等方面有所体现。带着好奇心我们走进博物馆内,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南北朝具装铠示意图”。图中是一匹穿着铠甲的战马,讲解员叔叔还告诉我们战马的头上戴的叫面帘,颈上戴的叫鸡劲,胸前穿的叫荡胸,原来这些铠甲还有不同的名称。

终于轮到我们作拓片了,看完蔡老师的师范,我们小组也按照步骤模仿起来。首先把宣纸放在石板上,再用喷壶把宣纸均匀喷湿,上面放置一张塑料膜,用刷子排空宣纸与石板间的空气。揭开塑料膜等待水分挥发,再用拓包沾上墨,这幅作品就成功啦。

今天教室在窗外的活动,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未来我想要学习更多文化知识,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李梓嘉

今天,我们三(4)班的“教室在窗外”来到了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真是太开心了!

我们参观了南北朝历史特展,一踏入展厅,南北朝的历史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锈迹斑斑的兵器,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我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仔细聆听每一个展品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们还亲手做了拓印。老师教我们怎样把石碑上的文字图案印到纸上,虽然刚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但看到自己印出来的作品时,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结束后,孙老师带我们来到棂星门前的台阶上,体验了一代代南京小朋友的复古“石滑梯”。

这次“教室在窗外”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让我们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觉得,保护文物,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后我还要多来博物馆,了解更多的中国故事!

汤若宸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南京市博物馆进行“教室在窗外”活动,一路上大家可兴奋啦!

在博物馆的大门外有一条“滑道”,听说是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们把这道斜坡当作滑梯,时间久了就有了一道深深的凹槽,并且变得光滑起来,一直到现在它都是许多小朋友们喜爱的“游乐园”呢!

走进博物馆,我们先去体验了“拓片记忆”。“拓片记忆”分为六步:一、把宣纸平滑面向上,平铺在拓板上;二、在纸上均匀喷上水;三、在纸上放一张塑料膜,用棕刷将空气全部排出;四、揭下塑料膜,用干纸吸走纸上多余的水分;五、用小拓包沾上墨汁,并将墨和匀,轻轻拍打拓包,然后用拓包轻轻地拍打宣纸,使墨均匀上色;最后,轻轻揭下宣纸,拓片就完成啦!我和我的小伙伴贝星烨都是属羊的,所以,我们俩合作完成了两幅“未羊拓片”,分别带回家珍藏起来。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新的融合”展区,里面有南北朝时期的各种文,以及一幅名叫《彩绘“狩猎”图》的图画,画上的山水走兽栩栩如生,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向我们诉说着这1400多年的历史与沧桑。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了解到了更多南北朝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让我学习并传承了一项非遗技能——“拓片记忆”。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活动呀!

王粲仪

一路上,同学们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南京市博物馆,之前除了门口的石滑梯,我只记得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大大的屋檐。但是这一次,我们深入了解了南北朝这段历史,还亲手体验了拓印技艺,收获满满。

在展厅里,伴随着志愿者老师的讲解,古老的文物仿佛也在与我们对话,光影交错的互动让历史变得亲近,我们好像走进了历史空间,既是旁观者,也成了参与者。

拓印技艺更是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古人的艺术创作技巧和审美观念,亲手复制了石刻上的图案、文字,这个过程既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还要注意连贯性,稍不小心宣纸就破了,再晚了一些墨色就很难上色,难怪老师说,拓印是一门技艺。最后,我们一起分享了体验的感受和学习成果。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未中断,就是得益于文物专家的努力工作,作为小学生,我们更要加强学习,多去博物馆这座“大学校”,争做小小的传承者。

严曈然

11月5日的教室在窗外活动,我们去了历史悠久的南京朝天宫。一路上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兴奋不已。当我走进朝天宫的大门时,就被“棂星门”的大牌坊、红墙黄瓦的气势恢弘,深深地震撼了。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最早是宋朝时期建立的纪念孔子的祠庙,后来被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命名为“朝天宫”。然后,他带领我们参观了大成殿、崇圣殿等主要建筑,看了南北朝特展,还学习了拓印记忆的非遗工艺。

这次游学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很多关于朝天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参观结束后我们又排队玩了棂星门口的滑滑梯,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龚子喻

这次的“教室在窗外活动”,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

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特别丰富,尤其是玉器和瓷器都很漂亮,我喜欢极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用陶做的灯,因为它看起来就像是用橡皮泥捏成的。还有个青瓷鸡头茶壶,它的造型把全班同学都逗得哈哈大笑。真希望这些漂亮的陶瓷和玉能够继续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见识到我们古人的厉害之处。

胡牧宁

今天天气特别晴朗,虽然是秋天,但风吹在脸上暖暖的。下午,我们班迎来了这学期的“教室在窗外”活动,目的地是南京市博物馆。

一踏踏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我被满眼的文物惊呆了,有青铜器、陶俑、玉器……讲解员叔叔热心地为我们讲解它们的来历。一个骑着马的武士俑吸引了我,它的周围还有一片金属帘,上面投影着古代打仗的场景。马和人俑是棕黄色的,脸上的表情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冲出来,奔向战场!我不禁想象,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这匹马或许曾是某个勇士的坐骑,一起征战沙场。

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了体验区,分批学习制作拓片。老师耐心地讲解了拓片的制作方法和使用到的工具,还示范了一遍。轮到我们动手了,大家都显得格外认真。我们组首先选择了一幅申猴图案,我小心翼翼地将宣纸覆盖在拓板上,用喷水壶把水均匀地喷在纸面上,再用刷子轻轻刮掉里面的空气,等图案显现出来后用报纸吸去多余的水分,最后用蘸满墨汁的拓包涂在图案上,不一会儿,一张清晰的申猴便出现在眼前,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最后,我们在博物馆门口的斜坡上玩起了滑滑梯。阳光洒在身上,舒服极了,大家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滑下去,笑声连连。这堂在窗外的课,真是太有趣了!

孟祥昊

这学期的“教室在窗外”是在朝天宫博物馆,通过志愿老师的详细介绍,我对家门口从小玩到大的朝天宫,有了更多的了解。朝天宫之名,由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见上天,朝拜天子”之意。是演习朝拜天子礼仪的的场所。踏入博物馆,看着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它们从远古到民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也向我们述说着南京城悠远深厚的历史。在大门前的台阶,石板的坡道作为几代孩童的滑梯,已被磨得锃亮,我爷爷和爸爸每次带我来,都会向我讲诉他们孩童时代,在这条滑梯上的美好时光,这也是我眼中南京城的一道缩影,历史的庄重肃穆,往往伴随着生活的闲趣,古都,却鲜活。我爱南京城!

组稿:孙慧、虞彩琴

审核:宋金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