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长进课堂”创造性成长综合素养课59|力学小学二(9)班:小小少年,安全知识“药”知道

教育   2025-01-03 22:05   江苏  

今天力学小学的二(9)班邀请了黄翊浩同学的妈妈王杉杉,进行了药学知识的小科普。王杉杉是南京脑科医院的资深临床药师,有丰富的药学科普经验,请她立足于药学基础,对孩子们进行启蒙教育,让大家了解了一些关于药物的实用小知识。







PART 01

什么是药品?

课程一开始,黄翊浩妈妈提问大家都吃过什么样的药品呢?小朋友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能说出吃过药品的颜色和形态,有的小朋友说了吃过的药品能治什么疾病,还有更厉害的小朋友可以说出药品的名称。听完小朋友们的回答,黄翊浩妈妈又提问:我们咳嗽的时候家里大人会给我们炖一份甜丝丝的冰糖雪梨,请问这个是药品吗?小朋友们纷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即能治病,又好吃,生病也不害怕啦!

但冰糖炖雪梨虽然有清肺止咳的功效,却不属于药品。那么如何判断我们生病时候吃的是不是药呢?其实每个药品都有他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这就是国家给药品的批准文号,有了这个国药准字号,才是真正的药品。




PART 02

认识各式各样的药品

接下来,黄翊浩妈妈向小米粒们展示了药品的外壳上会出现的一些有效信息:如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就像是药品的大名和小名,虽然不是每个药品都有小名,但是一定都有自己的大名!产品和规格在药品外盒上也会清晰展现,大人和小朋友们吃的药品规格一般都不一样。药品外盒上我们还可也看到药品的“身份证号”,这个是辨认是否是药品的重

药品的有效期也是药品盒上的重要信息,每个药品的有效日期表示有所不同,一般显示“生产日期”以及“有效期至”,有效期说明了药品过期的时间,现场小朋友们都掌握得很好!

黄翊浩妈妈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通常我们在药店比较容易获得的是非处方药,比如普通的感冒,咳嗽以及外伤需要的药品等等。而非处方药在药盒上会有“OTC”字样的标志。当生病比较严重时,我们需要去医院看病,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获得的药品就是处方药。

为了介绍药物各种不同剂型之间的区别,黄翊浩妈妈还带小朋友们做了小实验。她拿出了三个不同的药片,以及三支透明塑料杯,将每个药片投入一个杯子里,然后在三个杯子种倒入不同量的温水,来模拟药品溶解的过程。三种药片溶解的时候特点都不相同:泡腾片溶解的时候像是水沸腾起来了,小水花四溅,但溶解速度很快;糖衣片溶解得很慢,糖衣的颜色要经过很久才能溶解完,露出里面的药物;口腔崩解片特别神奇,只要几滴水,药片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下子就融开了!浓浓的学习气氛弥漫在教室里,小朋友们眼睛里充满了惊奇,看得津津有味,有趣极了!




PART 03

药学小故事

在介绍药学小故事的时候,黄翊浩妈妈介绍了屠呦呦奶奶发现青蒿素的故事,令人欣喜地是很多小朋友们都知道屠呦呦奶奶的名字,并且知道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为小朋友们点赞!

课程的最后,黄翊浩妈妈还总结了药品保存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且提醒小朋友们家中的药品最好集中保存,不要随意摆放,不可以随意服用,为了便于收纳还可以将药品保存在专门的医药箱中;如果需要服用药品,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或经大人阅读说明书后指导服用。

通过短短一节课的“家长进课堂”,同学们收获很多:学会了快速地识别药品种类,认清规格和剂型,了解了说明书的作用。在收获了非常有用的药学知识的同时,也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对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向少年儿童们科普药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既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也可以提高儿童的安全用药意识。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向同学们进行科普,增强少年儿童合理用药意识,减少药物滥用风险,帮助少年儿童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撰稿:芮梦婷 黄翊浩妈妈

审核:谢丽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