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鼓楼区“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评比”力学小学获奖作品展

教育   2025-01-07 20:10   江苏  

在“三新”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已然成为课改的抓手。为了进一步凸显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课时思维向课程思维转变,本学期鼓楼区举办了部分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评比活动。力学小学(含力人校区)共参评15份作品,涵盖数学、信息科技和道德与法三门学科,所有作品均获区级奖项,其中特等奖作品4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5篇

每一个单元都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宝藏与能力培养目标。当我们以整体化的视角去审视、规划这些单元时,便能让学生完整地经历学习过程,对知识有结构化的认知,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老师们的精彩设计,欣赏他们在“大概念”统领下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与智慧。


学科:数学

姓名:杨艳  林微  张云

作品名称:《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获奖等第:鼓楼区特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10的认识和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包含“数与运算”以及“数量关系”两大主题,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6~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11~19”以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聚焦于10的认识、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减法、加减法实际问题以及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教学。通过挖掘单元内核心概念,如计数单位“十”,构建其与学科核心概念(数感、运算能力等)的紧密联系,明确各课时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精心打造单元整体框架。以“感受计数单位‘十’的形成及应用”为核心,围绕核心问题与学习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将认数与运算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与运算的本质关联,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依据教学内容详细规划学习效果评价方案,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维度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在关键教学课时中,着重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里经历10的抽象过程,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体会“10个一”与“1个十”的等价关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实现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学科:数学

姓名:张嘉璐  戴媛  王翠

作品名称:《长方形和正方形》

获奖等第:鼓楼区特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我们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实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量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对单元具体概念的提炼,我们构建单元核心概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的联系,明确课时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撰写单元整体框架。围绕“特征的把握、量化和应用”,以学习任务为教学重点,核心问题为引领设计教学,通过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立足核心素养要素,将图形要素与度量的量建立关系,有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

结合以上分析,在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中,我们还详细制定了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与路径,并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和大单元主题教学两个维度设计关键教学课时——《认识周长》与《周长是多少》。致力于在度量视域下还原周长的本质,引导学生体会“化单一为整体”“化不规则为规则”“化曲为直”等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量感及几何直观能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学科:信息科技

姓名:宋洋  马梦宇  虞彩琴

作品名称:《探究生活中的编码》

获奖等第:鼓楼区特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编码与生活”单元是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数据与编码”模块中的第一部分——“数字与编码” ,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课程标准(2022版)》,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内容要求

①通过体验和认识典型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学习使用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

②结合真实情境,了解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据编码的目的,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

③通过观察身边真实的案例,知道如何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计算机识别和管理,了解编码的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学业要求

从学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

①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

②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③知道编码的目的是作为唯一标识、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计算机识别和准确管理。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设计包括《生活中的编码》《编码的规则》2个课时的内容,关键词为“数据”“编码”,将从编码的呈现形式、规则特点、作用意义三个部分,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体验”过渡到“应用体验”,感知编码是什么、编码的作用以及如何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编码,将学生的已有经验关联到相应场景的编码学习中。






学科:道德与法治

姓名:谢丽琴  戴甜甜

作品名称:《我是小学生啦》

获奖等第:鼓楼区特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在本次鼓楼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比赛中,两位老师立足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新教材,基于德法先进教研组前期的研究成果,再深入研读新课标理念,立足核心素养,准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和育人价值,对第一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和建构。本单元的设计坚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坚持“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围绕单元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入学情境,基于一年级新生特点,教学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拼图游戏来设计“单元挑战大任务”“每课子任务”“课时集徽章小任务”的三级任务模式。单元大任务,取名为“力学园好孩子入学徽章拼拼乐”,期待用具有兴奋色彩的任务名称,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爱上学、爱祖国、爱学校”等内生情感。而后分别设置了“微笑成长章”“力学报国章”“大美力学章”和“平安回家章”。每枚徽章又分别设计了2-3个集徽章小任务。最终设置任务达成,获得力学园好孩子入学徽章,成为“我是力学园好孩子”的代言人,让学习具有逻辑的系统性、连贯性、趣味性,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单”,即为“力学园好孩子入学徽章”评价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为教与学明确了方向。以《我向国旗敬个礼》为重点课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讨论、游戏、模拟活动、情境体验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悦纳自己的新身份,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






学科:数学

姓名:刘聪  蔡玉颖  刘海玲

作品名称:《表内乘法》

获奖等第:鼓楼区一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表内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这一部分的要求为:“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立足新课标视域,深度剖析单元内涵是教学设计的基石。由此,我们确定数学大概念为“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并以此为核心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对单元内具体概念的精细提炼,搭建起单元核心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之间的稳固桥梁,让各层级概念紧密关联、协同发力,精准锚定课时目标,并与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形成呼应,进而精心撰写单元整体框架,确保教学规划的科学性与连贯性。

在推进本单元整体设计进程中,我们以全局视野对教材前后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梳理,探寻知识脉络的连贯性与递进性。特别地,尝试打破常规编排顺序,将7-9的乘法口诀教学巧妙衔接于6的乘法口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连贯性、整体性的探索式学习,助力学生构建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无论是着眼于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还是聚焦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培育,我们始终以促进学生思维进阶为导向。充分考量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水平、个体在理解乘法概念时呈现出的差异,以及个性化学习表达诉求等多元因素,最终选定 “课堂学习活动” 与 “创意作业设计” 作为关键突破点,大胆创新课堂教学范式,驱动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缜密规划了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式与实施路径,并精心雕琢关键教学课时——《认识乘法》与《7的乘法口诀》,力求以点带面,为单元教学的高质量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将“运用多元表征,深度理解乘法意义” 设定为学科实践的核心研究重点,旨在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实物操作等具象手段,灵活调用已有知识,精准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实践操作中真切体会几何直观的魅力,持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全方位提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综合能力。






学科:数学

姓名:张淑颖  茅羽  张金枝

作品名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获奖等第:鼓楼区一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属于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隶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我们在观察和操作中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同时要求我们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学生统计思想,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据意识。

通过提炼单元的核心概念,我们构建了跨学科联系,明确了课时与单元教学目标。据此,我们设计了单元整体框架,我们以“数据收集、整理与表达”作为统领,以一个大的主题情境串联起关键课、主题课和探究课。形成了一个既连贯又富有深度的学习体系。这一主题情境不仅紧扣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点,更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促进学生统计知识的系统学习与能力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三会”的素养目标,围绕此单元的核心大概念。在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关于“劳动榜样班级”情境下的劳动实践长作业。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对的时间,围绕主题,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呈现数据,进而分析数据的完整过程,通过这一长作业,学生不仅锻炼了数据分析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将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学科:数学

姓名:张逸  王佳佳  马驰

作品名称:《分数乘法》

获奖等第:鼓楼区一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分数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不仅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后续学习分数除法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教学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我们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即“运算一致性”和“计数单位”。

围绕核心概念,我们重新梳理分数意义与分数运算的相关内容,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联结成整体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对原有单元课时内容进行打破重组。通过单元内容的调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计算学习逐步由“零碎”走向“整体”,由“单点”走向“关联”,实现算理、算法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基于学段目标和课程内容,聚焦核心素养,确定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同时,关注学习效果评价,注重素养本位以及学生动态学习的全过程。

结合以上分析,在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中,我们选取了《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分数》这两节关键课时,从统领和凝聚单元的核心概念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的角度切入,聚焦三个教学关键问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么算?”“为什么这么算?”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中不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分数乘法学习中走向算理贯通、理法相融,实现分数运算的整体建构,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学科:信息科技

姓名:虞彩琴  马梦宇  宋洋

作品名称:《获取长征信息,发扬爱国精神》

获奖等第:鼓楼区一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本单元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以“红军长征90周年”为主题,开展“体验信息获取,发扬爱国精神”在线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本单元由三课时组成,分别是:“红军长征90周年——信息的来源”“经典红歌大家唱——在线信息的搜索”“红色影片分享汇——信息的保存”。本单元遵循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能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网络了解历史知识,珍惜当下生活。用符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进行信息传播和网络交流培养学生利用在线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线信息获取”对应《课程标准》“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的内容要求(2)(3)(4),与本部分内容对应的核心概念是“信息获取”。






学科:信息科技

姓名:刘映川  夏熙瑞

作品名称:《旅行中随处可见的编码》

获奖等第:鼓楼区一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本单元是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数据与编码”模块中的第一部分——“数字与编码”,对应《课程标准》“数据与编码”模块内容要求的(1)(2)与(3)。该部分内容涉及的核心概念主要为数据。

本单元包括编码的形式、作用及其与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包括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旅行中随处可见的编码”是以学生熟悉的旅行为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已有经验关联到相应场景的编码学习中,并通过层级递进的问题链驱动学习的展开。本单元设计包括《生活中的编码》《编码的规则》2个课时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认识到数据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简单问题的情境、数据的来源,以及内容表达的目的,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知道编码的目的是作为唯一标识、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计算机识别和准确管理。






学科:道德与法治

姓名:周蓓  仝子夜  姚舟叶

作品名称:《我们的公共生活》

获奖等第:鼓楼区一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公共生活”是二至五年级教材的重要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此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公共生活,拓展生活经验,形成正确的公共生活意识、良好的公共行为及社会性情感。本单元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课,从公共设施到公共规则,再到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秩序、懂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和方式,转向能力素养中心。这部分内容要求教师不仅传授公共生活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体验公共生活,培养他们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对单元主题的提炼,我们构建了公共生活核心概念、学科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之间的联系,明确了课时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并据此撰写了单元整体框架。通过模拟公共生活场景、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让学生感受公共生活中的设施、规则与关爱,养成文明、守序、关爱的公共生活习惯,增强道德修养、责任意识与法治观念。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将公共生活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以“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的的学科素养培育。

教学实施中,注重实践体验,强化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到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及保护责任,明确了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破坏将受制裁。通过“公共设施守护行动”实践,学生能针对前期调查情况采取行动,合作分工完成任务。同时,学生发现规则无处不在,理解规则对社会的保障作用,提升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此外,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爱,学会关爱他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并懂得用正确方法和智慧关爱他人。






学科:信息科技

姓名:夏熙瑞  刘映川

作品名称:《用数字设备说说我们的学校》

获奖等第:鼓楼区二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本单元是三年级“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中的第二单元。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使用在线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在后面的单元中学生还会选择使用更多的数字设备解决问题,因此《用好数字设备》单元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大主题是《我们的学校》,而本单元也是第二大单元,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因此本单元教学可以考虑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让学生用数字设备说说我们的学校。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学校》包括“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进我们的老师”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三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了两年多,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足迹,也对学校的老师和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所以可以选择的项目主题很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通过设计《数字设备初体验》《规范使用数字设备》《用数字设备处理和展示信息》三个课时,让学生了解数字设备的特征、作用以及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数字设备记录校园的人、事、物等。知道使用数字设备时要遵守的规范,学会在使用数字设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数字设备的使用规范。学会合理选用数字设备获取、处理、展示信息,掌握在不同数字设备间复制文件的方法,感受资源共享的过程。






学科:信息科技

姓名:马梦宇  虞彩琴  宋洋

作品名称:《创作数字作品,弘扬长征精神》

获奖等第:鼓楼区二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本单元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数字作品”“制作数字作品”“展示交流数字作品”。

“创作数字作品”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创作,初步经历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知道如何根据任务情境确定主题、规划内容;选用适合的数字设备,用在线搜索的方式获取所需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源;学会在不同设备间传递文件,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加工;制作简单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这既是学生数字化学习、应用过程和成果的具体呈现,也是数字化时代学生应该学习的数字作品加工制作的流程和方法。

“创作数字作品”的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系统的作品制作技术,而是引导学生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理解并内化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逐步形成用科技手段表达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从容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本单元采用项目式学习,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从确定主题、搜集素材、制作作品、展示交流等方面考虑。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学校精心策划了以“长征”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读书、诵读、观影、歌唱等,将创作数字作品与弘扬长征精神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媒体素材,还能够帮助学生走进长征、了解长征、读懂长征,坚定报国之志,做挺膺担当好少年。






学科:道德与法治

姓名:张洁  古安琪  罗珊

作品名称:《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获奖等第:鼓楼区二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聚焦“我们的国家”这一主题,设计了《我们神圣的国土》和《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内容。本单元通过感受我国神圣的领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土、爱祖国的情感及民族团结意识。

基于对单元具体概念的提炼,我们构建单元核心概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的联系,明确课时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撰写单元整体框架。本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大主题设计为“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共筑家园情怀”。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学习中国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共同守护和建设美好家园。

为了落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核心素养,我们将单元整体设计聚焦"我们美丽的祖国"这一主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创设了“跟着国宝游祖国”的大单元情境,将本单元的教学设置为三部分,分别是“出游前的攻略”“旅途中的趣闻”“旅途结束后编写旅行手册”。我们在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时深挖核心素养培育要素,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落实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让学生螺旋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学科:道德与法治

姓名:乔婉苏  任源  汤雅岚

作品名称:《公共生活靠大家》

获奖等第:鼓楼区二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公共生活靠大家》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公共生活及个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形成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参与、自觉维护、自觉贡献社会生活。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交往、公共场所中的文明规范,用道德良知要求自己,也希望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积极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一学段对学生的要求为不仅仅依靠规则约束,而且用道德良知要求自己。

基于此,我们构建了“认知-了解-实践”的单元核心概念,建立课时目标和单元目标体系,构建单元大情境引领教学,通过具体情境讨论,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能自主参与公共生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

结合以上分析,在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中,我们设计了南京文明典范城市的整体情境,以 《我们的公共生活》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两课为核心,设计调查任务,让学生以南京市民的身份了解公共生活、共同参与公共生活,并在此过程中树立公共责任意识、遵守公共秩序,培育社会公德。






学科:道德与法治

姓名:汪艾琪  李真  谢丽琴

作品名称:《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获奖等第:鼓楼区二等奖

单元设计概述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主题为《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聚焦绿色环境与污染,教材单元内容共有三课,整体框架呈递进关系。单元教学内容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关注垃圾的再利用,倡导学生过低碳、绿色的生活,即从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绿色生活行动,体现了从知导行的递进过程,同时从点到面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我们构建单元核心概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的联系,明确课时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撰写单元整体框架。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给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建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保护绿色家园。

结合以上分析,在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中,我们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家园”作为本单元的主情境。聚焦自然环境维护与污染危害,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了解各种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按照“学生从初步了解环境污染到主动减少污染学会爱护环境”的逻辑设置“探秘环境污染的真面目”“发现减少污染的小秘诀”“争做地球保护小卫士”三个分场景,形成整个单元设计的情境链。并从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和大单元主题教学两个维度设计关键教学课时——《低碳生活每一天》。

单元整体设计,是我们为孩子们打造的成长阶梯。它凝聚着教育者的心血与智慧,见证着学生们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思维拓展和情感滋养等多方面的点滴进步。我们将继续秉持着这份对教育的热忱与执着,不断优化单元整体设计,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助力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和创造性成长。


组稿:张嘉璐

审核:帅   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