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折肱”
“三折肱”一词,从字面上看,是手臂发生三次骨折,含意至明,本毋庸多言。然而,“三折肱”在历史上的出典及所衍生的事物,似值得一叙。
两千多年前,《左传·定公十三年》最早记载了“三折肱知为良医”一语,后来,它成为形容精于医道的名言。正因如此,自唐代以来,“三折肱”“三折”“肱三折”,便成为名医、良医或富于某种阅历及经验者的代称。例如:唐代刘禹锡的诗句“百胜虑无敌,三折乃良医”(《学阮公体》诗之一);宋代黄庭坚的“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意为祈求)三折肱”(《寄黄几复》诗);宋代张耒的“医肱待三折,剑铁要百炼”(《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宋代陈善说的“大抵文以精故工,以工故传远。三折肱始为良医,百步穿杨始名善射,其可传者,皆不苟者也”(《扪蟊新话·文贵精工》)。
“三折肱”一词,不仅被不少文人用到文章诗词中,也被有些人用在编撰的医书上。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官吏黄承昊(字履素号暗斋),因年幼多病,曾采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晚年他将自己治病经验及收集的一部分医疗资料,编撰成医书,依“三折肱成良医”之出典,取名《折肱漫录》刊行。近代名中医袭庆元(1873-1947,字吉生),从历年收集的医书中,选出九十九种,分成三集,于 1924年以《三三医书》之名刊行,“三三”中之一即是取“三折肱为良医”之义。
此外,“三折肱知为良医”名言,还被有的人作为别号。清末医家凌奂,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等医籍,他晚年自称“折肱老人”。无巧不成书的是,清代有一位骨伤科名医钱秀昌,年轻时确实有过骨折经历。钱秀昌字松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上海人,从少年时期开始习医,但据说颇长时间不得要领。后来,他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生左臂骨折,经骨伤科医家杨雨苍医治痊愈,之后他拜杨雨苍为师学习骨伤科,后来成为骨伤科名医,并于嘉庆十三年(1808)撰成《伤科补要》四卷。钱秀昌学医,起初长时间不得要领,后因骨折而精于骨伤科,洵为“一折肱成良医”之生动实例。
有的医家认为,“三折肱”能成为良医,那么,“三折股”同样能成为良医。唐代欧阳詹就曾经在《送洪孺卿赴举序》里,提出过“三折股为良医”之语。
实际上,历来许多名医、良医,绝大多数并未经历过“折肱”“折股”之意外,而是经过努力学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认真医疗实践,善于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医学知识和提高诊疗技术,进而达到深厚造诣之境。而有过“折肱”经历的医者,对骨折诊疗之体验更真切,当是不言而喻的。
往期精彩
期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