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创刊 40 周年寄语
严世芸国医大师在《中医药文化》创刊40周年高影响力学者论坛上的讲话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化》在各级领导的不懈支持下,在编辑同仁不辞辛劳的艰苦努力下,经历 40 年发展和洗礼,从1984 年创刊的《医古文知识》,到 2006 年改刊的《中医药文化》,已办成国内唯一一本较高水平和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文化类杂志,为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作出了弥足珍贵的贡献。我也借此机会对杂志的李海英及历任主编,还有在职和退休的各位编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同时也十分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深邃的内涵、特点和规律。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有几点想法提供各位参考、批评指正。
首先,中医药的文化研究,其意义和影响力将是十分深远的。中医药学就其学科定位而言,不是人文学,不是哲学,而是具有浓郁的传统人文哲学底蕴的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在长达 5000 年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无论是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易经》的哲学观,儒家的人文、伦理,道家的道德观及天地人、精气神、宇宙观、生命观等自然哲学思想,还有玄学、经学、佛家、道教、理学、风俗,以及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对中医药从不同纬度、层次产生深刻影响。况且中医药学作为医家(方技),也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在与诸子、诸家的相互交融、渗透中,充分吸取了他们的精髓,发展完善自己,同时也反哺传统人文、哲学,促进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人文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发展。可以想见,面对当下和未来,中医文化作为开启中华文明的钥匙,我们的研究必将给现代人文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养料,在中西医结合创造新医学的征程中作出重要贡献。
其次,研究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传统人文、哲学的关系及其特点、特色,逐步形成具有规律性认识和表达,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泛概念,它包容人类自身创造的所有物,医学也不是一些知识的堆砌或者一组操作技能,它同样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至少包含了基本观念、主导方法、核心概念、理论阐述、操作技能、具体经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众多层面的内容。因此,医学与文化关系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庞大问题。笼统地说,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而言,在众多层面和内容上,两者都存在复杂的互动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和积淀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并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无论是独特理论体系的形成,或者是众多医疗技术的发明,都是以这一文化为背景和底蕴的。有鉴于此,中医药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就必须要有高屋建瓴式的建构工作,相对清晰地确定主要研究范畴,基本的探讨层面和基本目的、方式、方法等,才不致于广络原野,劳而无获,或头绪众多,漫无中心,亦无重点,以致研讨工作相互之间难以协调、认同,或者只从事一些鸡毛蒜皮类碎屑的捡拾工作。我认为中医药学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研讨,至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各有侧重,各自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一,然而内在又有交叉,且有更细的层次可分。
第一,中医药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研讨。探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是如何互动影响,能够帮助我们在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对中医理论进行阐释,有助于审视中医药理论的发生发展。在这一课题的研讨中,又可包括中医学与其他文化存在形式的关系研究,这大多是类似于跨时相的总论式研究,如中医学与传统哲学、宗教、语言、艺术、民族精神、政治、经济、法律、民俗民风、神话传说等方面,这类研究可深化人们对中医药本质的认识。我们也应该关注中医药与显学的关系研究(儒、释、道、养生、程朱理学、马列主义与现代中医学、实证主义思潮与现代中医学),以及中医药不同层次的内容与其他文化存在形式的接受关系研究(元气论、整体观、形神观、阴阳五行……)。
第二,中医药认识的发生、形成过程的文化背景研究。包括元气论、精气神、整体观、藏象理论、经络理论、针灸疗法、独特而自成体系的方法论等,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成,亦非简单的经验积累,自有其文化上的前因后果,只有厘清了这种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才有可能对其本质作出确切的评价。这个研究跟中医药学发生学有密切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三,中医药文化关系的总论式研究。把中医学与文化作为一个综合体,从总体上把握两者间的关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总体关系,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中西医学关系;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及这种趋势中的中医学发展问题;传统文化与传统医学,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现代化相关性研究……),这类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宏观指导意义。
第四,中医学领域内一些基本问题研究。中医学发展到今天,纯技术的成分占据了主导,而对中医本身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审视却显得苍白、贫乏,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主要原因是对中医学定位欠确切,仅视作一门自然科学技术;就事论事,只求在中医学圈内打转。囿于庐山中,自然难识庐山之真貌。诸如,中医学的目标、目的是什么?中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及社会文化的关系如何?(何等地位?)什么是中医现代化?以及中医理论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中医学的健康观怎么定义?中医的疾病观怎么表述?中医理论观和生命伦理学中一些悖论如何解决?诸如此类问题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组成,应该从生物学、社会文化观念及民俗民风等方面去综合研究解决。中医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类生命文化,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兴起的医学人类学可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上述四大类研究的意义及性质不一,通过研究中医学与文化、哲学的关系及其特点特色,逐步形成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和表达。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要拓展中医文化的研究范畴、路径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注重方法学的选择、积累和创新,包括人类学的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等等。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科学价值的传承和创新,更涉及文化自信的提高、民族智慧的凝聚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拓展。通过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正确客观地认知中医药独特价值、解读其科学的内涵,从认知上厘清中医与西方、中国与西方、中医与西医的差异。处理好中医与西医的关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地融合,为未来新医学缔造和发展提供创新基础和思路,携手造福人类。中医药历史就是一部科技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路径。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它不是“正确”“真理”的代名词,我们要警惕科学迷信主义的思潮。正确认知中医学科学性,对构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中医药人应该把中国中医药的文化研究好、传承好,让中医药文化滋养国人的民族信仰。
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期刊不少,但以“中医药文化”为刊名的只有《中医药文化》这本期刊。希望《中医药文化》以创刊 40 周年为新的起点,在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学术质量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重点,进一步研究杂志的定位、目标,调整、更新栏目的层次结构,使之更好地切合引领中医文化研究的需要,积极服务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从多维视野阐幽发微,诠释好中医药文化深邃的内涵,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编辑:青 黛
往期精彩
期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