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与文史 | 中国古人论小儿养育

文摘   健康   2024-10-13 18:00   上海  
    


中国古人论小儿养育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爱幼”的风尚,《孟子》中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反映了中国“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仅就婴幼儿的养育保健而言,数千年来,中国对此有着许多正确的论述与做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科学知识。


对婴幼儿的健康,中国古代已认识到不能仅仅着眼于婴儿出生以后的时期,而是首先应重视其出生前的先天因素,也就是注意到父母的体质、婚育年龄、生育次数以及妇女妊娠期间的“胎教”等。


《礼记》主张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何以定出这个年龄结婚?《白虎通义》解释说:“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汉书·王吉传》中也谈到早婚生育的后代往往寿命短促,说:“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同样,妇女孕育过多、过密对母体与胎儿也均不利,汉代王充在《论衡·气寿篇》所说的“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就是说明生育次数同胎儿成活率的关系。“疏字”是指生育稀疏;“数乳”是指生育繁密。


元代王恚鉴于先天禀赋对寿夭的密切关系,特在其所著《泰定养生主论》一书中,列出“论婚合”“论孕育”专题予以详述。他虽赞成前人提出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主张,但指出不能硬性依据年龄这一项条件,还须“观其血色强弱而抑扬之,察其禀性淳漓而权变之”,如此则“其阴阳充实而交合则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若过早婚合,则“育而不寿”。同时还指出,无论男女均不宜在大病刚愈即结婚,否则可能招致不育或生下的婴儿体弱多病。


中国古代有关“胎教”的内容,确有不少是对母体与胎儿有利的,诸如要求清洁安静的居住环境、卫生合适的饮食、干净适宜的衣着、良好的脾气嗜好、不使恐惧紧张、不妄于喜怒、戒房事大劳、避风雨寒暑以及慎于用药等。上述诸因素对孕妇与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现代医学中已得到充分的证实。


对婴儿的喂养,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较早作了较多的记述,例如“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若卧于床上喂乳,“乳母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儿头平乃乳之,令儿不噎”;当“母欲寐则夺其乳,恐填(儿)口鼻,又不知饥饱也”。此外还提到选用奶妈时,要注意避免患有气喘、咳嗽、甲状腺肿大、疥疮、麻风、耳聋、鼻炎、痴呆、癫痫等疾病者。


隋代《诸病源候论》主张儿童从小开始培养能耐受风寒的体格,提出在“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抱日中戏,数见风日”,使小儿“堪耐风寒,不致疾病”,指出“若常藏在帏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同时还介绍“小儿薄衣法”,宜从秋天开始习之,逐渐适应,以达到具有耐寒的体格。


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提到,给婴儿洗浴,“浴水须入药预先煎下”,浴水夏天不可太冷,冬天不可太热。对小儿“不得常常抱持”,暑天应常在凉处,并常给饮凉开水。《泰定养生主论》总结的“保养婴幼法”,主张“吃热、吃软、吃少、频揉肚,忍分寒”,认为“吃七分饱病自少”,“吃冷、吃硬、吃多,病常魔(磨)”。



有的父母及祖辈,过分宠爱子女后代,不论气候如何,总是给穿层层厚衣,并且任其偏食、饱食。看起来似乎是爱护小儿,实际上则是害了小儿。对此,十三世纪医家张从正,特在《儒门事亲》中专门写了一节《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指出“婴儿之病,伤于饱也。……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岂复知量?”并说:“正当夏时,以绵袂裹腹,日不下怀,人气相蒸;见天稍寒,即封闭密室。”这样养育小儿,势必弱不禁风,百病丛生。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的《小儿则》也曾写到:“小儿饮食,有任意偏好者,无不致病。”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的“婴幼论”又一次强调指出:大抵爱子之偏,无出于母所嗜之物,任其饱足,以致所伤。”可见,听任小儿偏食、多食是不少家庭养育子女的通病。


如何正确地养育小儿,明代的医著有较多记述,而且有些医家阐述相当全面。例如万全的《育婴秘诀》一书,不仅谈论了小儿的饮食、衣着问题,还论述到应重视小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问题。为了使哺乳合乎卫生,书中列举在儿饱、儿睡、儿哭、母睡、母醉、母怒、母病以及母劳之时,均不宜进行哺乳,并且提醒做父母的勿给小儿看非常之物、听非常之声,以避免对小儿产生恶性刺激。有的父母为了使小儿停止啼哭和吵闹,往往谎说某种虫蛇怪物会出现以恐吓小儿,久之造成小儿精神受刺激和胆小。《育婴秘诀》对此进行了批评,说:“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它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乱,心小胆怯成客忤也。”该书的《鞠养以慎其疾》中,论及对小儿的家庭教育:“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能食则教以恭敬”“教以亲疏尊卑长幼之分,勿使谍嫚”“教以诚实,勿使欺妄”。《育婴秘诀》有关小儿的抚养与家庭教育之论述,颇多正确的意见,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明代另一本医著《简明医彀》,对小儿的教养也有许多言简意赅的记述。在《抚育幼龄》专节中提到,逗小儿玩乐时,应避免不合适的作法,例如“掷儿上下,儿虽强笑,实惶怖不堪,骇其神志”。给小儿喂食“忌嚼食喂儿”。“小儿夜卧被下,须着小单衣,勿过热,卧宜露首近枕,勿以被复头面”。该书论述抚育小儿的尤为精彩之处是,强调不仅使小儿身体强健,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品德。指出“小儿不特护其形体,尤宜保其心性”。具体的内容包括:勿恣其欲,勿纵其怒,勿使闻淫乱歌曲和粗鲁语言。“常教以仁厚端方,勿导以机诈巧言”“常教以好生施济,勿导以惨杀骄吝”等。而且主张良好品德的培养应从幼小时就开始,“三四岁便须谨防其习风,勿姑息其幼”。尔后,“七八岁小学时,常以先辈名公善言善事及三教明显要言,时时语之,使记忆”。特别告诫做父母长辈者,当小儿年龄稍长时,要高度注意其结交朋友之品行,“谨防其友伴损益,能移换性情,雕凿真朴,是为首戒”。精辟地指出:“一生人品善恶、高下,全系幼时,又岂特保护医药乎!”


总之,自古以来,中国对小儿之养育有着许多正确的认识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医家将其总结归纳,写成《小儿护持歌》:


养子须调护,看承莫纵弛。

乳多终损胃,食壅则伤脾。

衾厚非为益,衣单正所宜。

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


这首歌诀,简明易行,诚为至理。


图源:网络
编辑:青黛




往期精彩



- 驻颜 - 
画眉 | 宫廷秘方 | 胭脂水粉 | 白芷驻颜 | 中医美容常用方法 
现存《永乐大典》美容医方 | 从经典本草看时尚美容
- 病痛 -
脱发 | 失眠 | 便秘 | 脾胃 | 湿疹 | 急症 | 记忆衰退 | 女性冬病
针治难产 | 针治颈椎 | 针治哮喘 | 针治失眠 | 战场针灸
春节综合征 须发早白 | 小儿感冒 | 口中甜味要当心
“人面桃花”可能是光敏皮炎 | 你的父母膝盖会冷痛吗  
 - 科普 - 
中药麻醉 | 香道文化 | 面部光谱 | 被忽略的中医急救
原来音乐能治病 | 比较心与 heart | 睡觉是最好的养生
唐宋牙刷什么样 | 中医细说丹田 | 影视剧的中医误区 
古代怎么处理垃圾 | 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 针刺消毒史
何以“膏肓”一误再误 | 古代医药怎么打广告 
 - 文化 - 
金瓶梅 | 红楼梦 | 黄帝内经 | 伤寒直指 | 闲情偶寄 | 山海经
周易 | 稳婆 | 上古 | 巫医 | 西夏 | 郑和 | 面相 | 废存 | 外交 
海派中医 | 古代解剖 | 古代女医 | 元代饮食 | 惧虚与滥补 
驱吓民俗 | 神农尝百草 | 道家道藏与中医 | 广州医药老字号
衣衾飘香的古代中国 | 本草纲目中的染色草木 | 什么是祝由
 - 品诗 - 
登高 | 芣苢 | 江南 | 苏幕遮 | 粉蝶儿 | 蝶恋花 
秋词二首 | 问刘十九 | 终南望余雪 | 观书有感二首

期刊信息


点“在看”,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下属《中医药文化》杂志。专注中医药历史、人文、生活养生。以独特视角,深度挖掘为您展现一个耳目一新的中医药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