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罕中70年》系列之九:《我的恩师杨庆镇老师》

文摘   文化   2024-09-12 19:02   内蒙古  
70
 

#推荐语

这是一位78岁的罕中学子,隔着岁月向92岁的罕中恩师发出的致敬。这两位罕中人,恩师离开罕中已经半个世纪之久,学子离开罕中也已经48年。然而,这对师徒的罕中恋情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因为罕中的链接一直不曾隔断。它展示着一所学校的厚重历史底蕴,也诉说着一种教育对学生的终生影响。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李文,是八里罕中学66届毕业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听说李文老师的大名时,这位遥远的师兄离开罕中已经21年了。时任《宁城县志》副总编,被人称之为宁城县的“活”历史。作为记者,每次采访之前做预案,总要找李老师讨教一番,因为走近,也因为敬仰,久而久之,成为挚友。成为挚友后,了解了师兄做人、作文更多的故事。

师兄做人真纯、做事严谨、作文执言。他饱含热泪的打量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他满怀深情的珍视着脚下的一草一木。编纂《宁城县志》继而编写《宁城年鉴》的20年间,他利用业余时间遍访宁城山水、考察风俗民情,宁城县许多濒临绝迹的古村落、文化古迹、地方方言,散落民间的如康熙圣旨等历史典籍经他的发现和协助收集,得以保存。


李文老师【左】在民间调研

他总是有很多独到的想法,如关于保留保护龙潭高山湿地和古村落原始风貌的构想,恢复古老村落,把时间向百年前推移,不是穿越,而是恢复。打造龙潭故园九十九年前的原始风貌,让游客回到一个封闭的“从前的家乡”。宁城县4305平方公里土地上18镇乡街道、300多个村庄,他几乎全部用脚丈量过。那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都有他驻足、抚摸的痕迹。一路走,一路看,目光掠过颓圮的茅草房屋顶,手指划过斑驳的断垣废墟,便有了笔下的《宁城神话传说》《宁城民间故事》《宁城山水游记》《宁城康熙圣旨》《宁城方音方言》等七八部书籍。一直到70多岁时,我们拍摄《走过宁城汉长城》,他做史学顾问,还坚持全程跟踪拍摄,走了宁城境内十几个烽火台,几百公里壕堑遗迹,海拔1890多米的翠云峰以及有古迹遗址的马盂山、福峰山都要事必躬亲。其做学问之执着令我们汗颜。

就在前不久,他又刚刚完成了他的新作《宁城名木古树》,全书收录名木3株,一级古树35株(含已枯死油松2株)、二级古树87(含已枯死侧柏6株、油松1株)、三级古树148株(含已枯死油松1株),为宁城县留下了抢救性的文化资产。而这些工作全部是他用微薄的工资自费完成的。 


两代罕中人  一世情罕中情【中间为作者、右一81届校友张学平、左一83届校友李文刚】

在李文老师家,李文老师的老伴戏谑的跟我们说,我的工资养他,他的工资养书。老李一辈子的钱都出书了。而李文老师却在他的《宁城名木古树》一书前言中坦露心声

一花一草皆舒目,
一枝一叶总关情。
老叟闲来写老树,
人做好事树留名。

作者简介:李文,汉族,宁城人,1946年出生。八里罕中学66届学子。曾任宁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1986年调县志办公室,任《宁城县志》副主编,《宁城年鉴》主编,编审职称。2006年退休。


我的恩师杨庆镇老师
       









                         
                    作者  / 李文
          

杨庆镇老师


我是1963年下半年考入八里罕中学高中的,编在高一二班,杨庆镇老师是我的第一任班主任(实际高一二班第一任班主任洪荣老师,由于我入学晚,我入学时他已调走了),教我们俄语。

1981年,原八里罕中学教导主任沙万川,时任宁城县政协副主席,主管文史委工作,杨庆镇老师时任辽宁科会科学院研究员,他俩都去北京参加全国修志工作会议,在会上相遇。杨老师便嘱咐沙主席回县后把我要过来编写《宁城县志》。在杨老师的一再催促下,我1986年调到县志办,从此改换了我前半生的教学职业。

杨庆镇老师,1934年生,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人,1961年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內蒙古自治区人事局一一昭乌达盟人事局一一宁城县人事科,1961年九月到罕中教俄语,因工作需要,原本历史系华业,改变专业,担任高中俄语教学工作。68年罕中解散、去王家营子小学戴帽中学、69年崔家窑戴帽中学、70年马架子中学,71年去瓦房店轴承厂子弟学校、复县一中教俄语,78年恢复高考改教毕业班历史,80年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辑刊”编辑、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岗位1994年退休。

杨庆镇老师近照

因篇幅和时间关系,我不详说了,下面我只简短摘引杨老师几个原话片断以彰其教学业绩:

我立即担负起教学任务,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1962~1965级,用听原声唱片式保证正确发音,首开囗试+笔试的成绩考试,收到较好效果。当年,这个班有三人考上大学外语系,考上其他院校的人数也很多,是罕中升学率最好的一届。唐永生校长在呼市与同学座谈,都说外语基础好。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保证了上好每一堂课,与默德老师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为了提高参加高考的成绩,特别重视毕业前的总复习,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共同交换总复习参考资料,我编写的标准复习参考资料的语法知识例句,非常完备,比北师大附中的好。使得罕中毕业生高考时非常有信心。我编写总复习典型句的方法,是参加高考考试提高分数的有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还在课余教唱俄文歌曲,印发歌篇,学生们都很爱唱。

听说读写,四会,一样也不能少,而且还要精益求精,为了写好每一个字母,特别画制了带有斜格的小黑板,上课时,一笔一划、一点一弯一撇,都一丝不苟,这样严格要求,学生的作业也都能写的很好。

那三个考上外语系的学生,都是非常努力学习,丁玉琢到毕业时,把高三一本书的课文都背下来了,根本满怀信心地参加高考。课代表李淑荣,是校篮球队的队员,班主任褚淑华老师当年说过,这学生只顾打球,让她当个课代表,抓点学习,不然,将来考大学怎么办?我非常赞成班主任的安排,并且抓紧她的学习,考上了大学。另一个女生王桂芬,非常腼腆,平时很少课堂上举手发言,一次,我看名册上平时成绩栏,她空着格呢,就提问了她,没成想该生流利的回答,我也很惊奇,于是就又问了一句,居然没有问倒。课堂上一片寂静……我在想,问了这么多,人家都答对了,我不能亏待人家,于是说:给两个5分。哇一一同学们大叫,那时是课堂提问用5分制,囗语提问得一个5分都很难,一次得两个,从来没有。这于是成为这个班的一段佳话,这个学生考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我在八里罕中学教了七年俄语,高考中,把学生送出大山,有我一份功劳,我的努力没有人知道,校长书记也不明白,怎么有那么多人考上,又有那么多人考不上?“超二中,赶福建,誓夺全国头名状元”,口号喊的真好听,但是,让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校领导不下点苦功是不行的,这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了。

可叹,在那“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居然把仅有的四所中学砍掉。我,大学毕业,北京来的,优秀的教师(自封的),下派到王家营子生产队小学戴帽中学班,那里的老师是罕中毕业生,说:“杨老师啊,这语文数学我们教了,你就把体音美都包了吧。”我一听,明白他们只有在主科上努力才能提高自己。于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喊囗令,领唱歌,教美术练画画,其乐无穷。

干一年,1969年,又南下崔家窑小学戴帽中学,为了在体育课上进行军训,我在生产队盖房子时,亲自动手,截椽为段,斧砍为“把”,做了“手榴弹”,学生们列队对面站好,我吹哨发令,手榴弹齐飞,引起盖房子的社员们哈哈大笑。立式、卧式、跑动中投……各练了一遍,学生们玩的很开心,我的军体课也完成了。

再一年,又去了马架子中′学,这回是甸子公社办的中学,不再是戴帽中学了,干了一年。这里也不需要高水平的师资,我于是也就申请调到辽宁去了。宁城九年,没误过一堂课,没有一课不认真备课,没有一课不尽力教好课。

宁城,八里罕,是我的第二故乡,我非常热爱这里的山水草木,非常喜欢罕中的学生们,非常想念朝夕相处的默德老师,非常想念纪向阳老师,非常高兴看到罕中的学生们已经成为了宁城的优秀人才。

在此,遥祝八里罕中学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学校!

……

现仅摘录这些,足见杨庆镇老师对宁城、对八里罕中学的怀念之情和他对教学的认真倾心。

2015年6月,我们班同学聚会,我邀请83岁的杨老师回来参加,他高兴地接受邀请回来宁城,他回到八里罕,到八里罕中学原址做了一次往事回顾,又到天义八里罕中学新址门前留了个影纪念,也到他曾教过学的几处校址转了一圈看看。



今年,母校中央民族大学要出版他在大学时参与编纂《辞海》时的珍贵曰记,他翻资料翻出了两厚本整整齐齐的在八里罕中学教学时的俄语教案和一些考试卷,寄给了我。 


一位90多岁的老人60多年前的俄语教案,太珍贵了。杨老师说:“那些考试卷,都是一流水平,当时我和北京师大附中有交流,不比北京师大附中差,只有我自己知道,没有宣传。


     完稿2024、9、11 










一所校门,70年创业


征稿启事

今年是母校建校70年,从即日起,我们应众多校友之心愿推出线上《我与罕中70年》系列栏目。介于之前我们已经推出《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文章,本次征稿不限题材,以我和我的亲人在罕中的时间为线索,随意码字,散文、诗歌、辞赋、随笔、小说、书法、绘画均可。其间也可附上捐赠母校的书法、绘画、篆刻牌匾和有价值的收藏文物图片、捐助想法等。我们将择机、择时以合适的方式转达给母校并彰显。


   
“每一个昨日都值得再现”
    
投稿/合作邮箱:2968298002@qq.com
点这里,让我知道你在看!
     

昨日再现
那些匆匆流年, 以为渐去渐远。 偶尔有风吹起, 依然《昨日再现》。 构成: “路见拾’遗’”~博主行走笔记; “昨日回声”~“声”动过往时光; “微”炉夜话~灵魂相近的人煮字疗殇; “永远的罕中”感怀~“永远”有多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