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琦,八里罕中学72届学子 。作为该校复课后的第二届毕业生,14年间,他通过自学、函授完成大学本科所有科目并离职考入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14年后,他华丽转身为内蒙古金融界翘楚,1986年出任中国农业银行赤峰分行信贷科副科长,1988年任农行宁城支行副行长、行长,2000年任农行包头分行党委副书记 副行长、纪委书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人在仕途,却始终保持了一颗荒村听雨心。闲暇之余,泼墨如雨,挥翰成风,字若其人,喧嚣之上,不染一尘。活出了一个有趣灵魂该有的模样。
李春琦师兄父子两代人与罕中结缘,父亲李树藩是八里罕中学始建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八里罕中学的历史上可谓彪炳千秋的人物。而作者本人在该校求学期间,又与罕中一同经历了那段最动荡的年代,罕中在他的心目中是永远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此前,在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中,他就曾经着笔抒怀写下了《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六十二:罕中校园往事。恰逢今年罕中建校七十年,他又深情泼墨,为罕中书写牌匾“巍峨学府,桃李盈门”准备寄与罕中。并再次于《我与罕中70年》征稿中写下了“父亲与儿女们的罕中情缘”,这是一个家族与罕中70的情缘,如同秧苗与土地,其间的血脉关联是永远割不断的一线脐带。
刊载以飨读者——
我家住宁城县存金沟乡南山根村,与八里罕中学一梁之隔,相距四公里。
八里罕小镇原罕中旧址
我的父亲李树藩生于1917年,建国前参加革命。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曾任宁城县文教科科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与文化局合署),参加了宁城县八里罕中学的筹建。特殊时期,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罢官撤职,下放劳动。1971年第一次评反落实政策,被安排到八里罕中学任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相当于后来的副校长)。1977年进一步落实政策,重新安排回县教育局任副局长直至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
作者父亲
我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一辈子,对学校有无以言表的情感,更是对八里罕中学情有独钟!父亲心心念念地默默地支持儿女们考八里罕中学。在这里必须说明,我母亲虽是家庭妇女,没有文化,在农村独自操持十一口(我们八个孩子加爷爷奶奶)之家,当时家里非常困难,经常是用鸡蛋换咸盐。但我母亲支持孩子上学从没犹豫过。八个孩子没有一个因交不起学费、书本费而辍学。我们姊妹兄弟八人,五女三男。我大姐因身体原因、我二姐因考入中师而未上中学,剩下我们六个(三个姐姐两个哥哥),都考入八里罕中学,分别毕业于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实现了父亲的愿望!
作者
我於1972年考入八里罕中学,三月一号入学(当时是寒期入学寒期毕业)。我们是文化大革命中第二届入学的高中生,于七四年七月毕业,学期两年半(改回暑期毕业与招生)。我在班里相继担任劳动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七二·一班两任班主任是赵锋、陈永义老师。任课老师分别是:语文李文宪,政治齐奎欣,物理陈永义,数学赵锋,化学邢世培、于有水,历史金福元,农业陈金祥,体育周明远,音乐赵宽,俄语张超。当时罕中的老师是宁城教育界的翘楚!他们既是循循善诱的传道授业者,又给予我们父兄般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前排左为班主任陈永义老师右为作者
八里罕中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智库、是我们初涉世事的航标灯塔、是我们发展进步的起跑线、是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值此,八里罕中学七十华诞的高光时刻,我要向母校深深鞠一躬,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您!祝罕中再造辉煌,成就“巍峨学府”;愿罕中为国育才,永远“桃李盈门”!
2024年於草原钢城包头
✿今年是母校建校70年,从即日起,我们应众多校友之心愿推出线上《我与罕中70年》系列栏目。介于之前我们已经推出《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文章,本次征稿不限题材,以我和我的亲人在罕中的时间为线索,随意码字,散文、诗歌、辞赋、随笔、小说、书法、绘画均可。以补充《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文章之不足。其间也可附上捐赠母校的书法、绘画、篆刻牌匾和有价值的收藏文物图片、捐助想法等。我们将择机、择时以合适的方式转达给母校并彰显。
下期话题
✿《罕中赋》作者:罕八五届学子李宪杰。书法誊写《罕中赋》 罕中七二届学子李春琦、文学赏析《罕中赋》 罕中七六届学子闫国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