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故乡来》八里罕镇:农民鼓乐队 唱响“非遗传承”曲

文摘   2024-05-26 10:52   内蒙古  

案语|故乡来风 


离开家乡已经许多年了。前几天,舅舅家的姐夫打来电话,委托我帮忙宣传家乡的鼓乐队。并特意强调,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听罢,忍俊不止。姐夫年轻时跟随做木匠的父亲耍手艺,虽然悟性足够通灵聪慧,但是寡言少语、不善辞令。不成想半生下来,竟也被乡风、乡俗熏染的活跃、文艺起来。撂下电话,一缕乡愁聚拢慢散,弥漫开来。


燕山余脉,古城脚下,世代生息着我的故乡小镇八里罕。那里,三泉鼎立,八里罕河穿乡而过,依水而居,先人们凭借圣水不仅创造了蜚声中外的酒文化,也依托流域文明衍生了风情浓郁的民间乡土文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里就是内蒙地区有名的乡土文化孵化地,宁城县“评剧之乡”的鼻祖就发源于八里罕镇平房村。那时候,逢年遇节,搭台唱戏,平房村老于家一家人就能顶起一个戏班子。


记忆中的黄昏小镇,酒乡微醺、评戏绕梁。村组街巷、沉淀于民间唱戏的、拉胡琴的、吹喇叭的、武把式的、耍伞头的民间艺人,可谓是藏龙卧虎,比比皆是。家家户户都以有个能拉会唱的人为自豪。上小学时,镇上的村村组组都有小剧社、宣传队,每逢县里、市里文艺调演,回回都是八里罕镇唱主角、拿头牌...


岁月渐远,乡事消散。些许年景过去,“家乡”变为“故乡”,“乡情”成为“乡愁”。然而,唯独不变的是,小镇在我走出家乡的许多年里,岁月静好,乡风依旧。沿着岁月生长的脉络,一代一代的乡人们竟像埋下了种子一样,被故乡打磨上相同的烙印,活成了同一种模样。


搁笔踱步,伫立窗前,浮云过处,似有丝竹管弦声飘来。我想,那是故乡的声音吧?此刻,正结伴乡愁一起赶脚,来追我漂泊的脚步。回头,故乡还在原地等我! 



 亮出“老家底” 敲出“乡愁味” 

 



八里罕镇:农民鼓乐队唱响“非遗传承”曲
    
暮色降临,荷锄晚归。小镇的街巷便有了另一番风景:或临河观景大坝、或小镇政府广场、亦或左邻右舍的宽敞大院,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鼓乐队、广场舞队,把一个小镇的傍晚渲染得是笑声飞扬、鼓乐升天。这就是位于塞外酒乡的八里罕镇万隆园鼓乐队。



说起这支乡村鼓乐队,还有一段颇为感动的故事。它发起于一户农家大院。

      2020年的冬天,镇政府退休干部包玉明看好了距离政府较近的农民温亚军家的大院,就同他商量,可不可以借用他家的大院,以万隆园小区为单位,组建一支铢铢镲队。他的这一想法同内向却又颇有内秀的温亚军一拍即合。于是,两个人便开始张罗起这件事来。他们先是跑县城征得了县铢铢镲协会主席靳堂的支持,拿下批文后,便开始招收队员。说是招收,其实就是动员甚至央求。从有丰富文艺经验的李国发老师,到村里有吹打爱好的民间艺人,再到从来都没摸过喇叭的乡人们,一个多月跑下来,他们只聚拢了十来个。自家腾出来的院子做舞台,没有曲谱,包玉明和李国发两位老师就在废旧的大纸壳上画,没有铢铢镲大家就用手掌拍打。2021年的春天,包玉明老师在民间借到了几副铢铢镲,开始实弹操作。数九寒天,不间断地苦练,冻的黑红的脸颊和红肿的双手,终于让他们敲出了乡村铢铢镲的第一声。  



      亮出“老家底” 敲出“乡愁味”。

      铢铢镲流传于宁城民间各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已经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队的组建,有文化传承意义,更有乡愁唤起意义。很容易聚拢人心。抓住这一点,他们一边练一边打广告括大招生,练习间歇,他们就苦口婆心地讲解铢铢镲流传于宁城的干年历史故事。晚上等乡亲们都收工了,他们还走街串巷到家里演练做工作。很快,队伍便壮大到80多人。就这样,一支组建不到半年的铢铢镲队,拿着大小不一借来的铢铢镲,穿着杂乱不一的演出服,在一次全县铢铢镲表演比赛中,敲出了一鸣惊人的好成绩。得到了县里各级领导的一至好评和肯定,成为宁城县起步最晚、成绩最完美的队伍。



有了完美的开始,铢铢镲队的发展并不顺利。很快,由于条件坚苦,没有设备,许多队员不看好前途、失去信心,铢铢镲队大浪滔沙又剩下了不到30人。关键时刻,当地政府雪中送碳向他们伸出了援手。原镇政府书记李延辉得知他们的情况后,肯定他们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并亲自协调拨付给他们八干元经费,给铢铢镲队吃了一颗发展的“定心丸”。拿着拨付款他们买了十六副铢铢镲加之原来筹借的达到了20副。后陆续又有当时八里罕镇镇长马德重、主管文化副镇长胡玉娇协调拨付了七千元服装款。现如今,在现任镇政府领导班子的持续接力支持和助力下,不负众望的铢铢镲队2021年“三八”妇女节,在八里罕政府广场首次表演了铢铢镲曲谱《八打套》和广场舞舞蹈,规摸弘大,观众之多,前所未有,铿锵的铢铢镲声伴随着优美的广场舞,唱响了小镇,打出了千年塞外酒乡小镇的文化名片。



首战告捷的助力,成为鼓乐队前行的助跑。几年来,他们在县文体局、民委、县铢铢镲协会和当地镇政府、北京石景山民政局的同力持续支持下,完善设施,扩大阵容。在县铢铢镲协会一次又一次的现场辅导和县乌兰牧骑老师的亲临示范下,千锤百炼,队伍日渐规范。在铢铢镲队的基础上又组建了舞蹈队和广场舞队,合并统称八里罕万隆园鼓乐队。

 


昔日农家院里鼓乐队,今天走向现代大舞台。如今,这支乡村鼓乐队已经壮大为铢铢镲队50人、舞蹈队25人、广场舞队30多人计有100多人的队伍。每逢妇女节、劳动节、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新年和春节,他们都无偿的在政府广场为百姓们演出,影响着小镇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带着他们那铿锵有力的铢铢镲曲谱《八大套》、《前行》和自编的巜万隆园曲谱》,他们以宁城地区屈指可数的一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在全国帆船锦标赛开幕式上为全国乃至世界帆船队员演出;在全市高质量旅游大会上为市长和各旗县长演出;在县、市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演出...


       一路走过,掌声四起。一支农民小乐队,敲出非遗大文化。

 

【素材提供、鼓乐队负责人之一:温亚军、编辑成稿:昨日再现】 




  
 
“每一个昨日都值得再现”
    
投稿/合作邮箱:2968298002@qq.com
点这里,让我知道你在看!
     

昨日再现
那些匆匆流年, 以为渐去渐远。 偶尔有风吹起, 依然《昨日再现》。 构成: “路见拾’遗’”~博主行走笔记; “昨日回声”~“声”动过往时光; “微”炉夜话~灵魂相近的人煮字疗殇; “永远的罕中”感怀~“永远”有多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