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栏目从2021年3月在《昨日再现》平台刊载至今,已经历时三年有余,三年间,天南地北的罕中人用近百篇文章二百多万字,追忆了70年上下几十届校友对母校永远的怀念。然而,在整理、编辑这些校友文字的同时,总有一种遗憾困扰着我,那些在我们记忆深处只剩下一个名字或只有一张模糊面孔的校友在哪里?值此“罕中70年”校庆之际,为真正体现母校“一个都不能少”的关怀理念,让每个学子都被看见,我们与母校商议,以电子版信息的方式系统完善建校70年校友信息联络库 。倡议在《昨日再现》平台发出后,得到了罕中校友各届、各班地积极响应,仅仅两天的时间,信息联络员就呈几何形式增长到五十多人并与日俱增。
《等着你》,随着母校的声声呼唤,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最心底,都有一份寻人启事,那个熟悉的人、那个同桌的你,我要找到你,无论多少年!当年,青春同框一所校园,今天,情感同框“永远的罕中”。
从即日起,平台将陆续刊发各班寻找花絮,欢迎关注——
班主任于振东老师
班主任刘筠老师
集体感言 / 执笔人:陈明山 董凤煜
作者董凤煜
当年的学校大门
今天,在罕中校友群里,看到母校孟书记《望尽天涯路,母校在呼唤》的倡议,深受感动,尤其看到副标题——寻“亲”校友,一个不能少,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八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7月中旬,我们76.8班(当时叫文艺班)几位班委会成员,出资组织了一次同学会,主题是“相识四十年,真情到永远”。食宿在热水,安排半天时间回母校老校园游览,半天时间主题班会,一天时间到道须沟游玩。
当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 一个都不能少!
倡议发出后,全班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网络,微信,联系电话,全国各地开始联络,尤其家乡的几位同学,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开始找人。男同学相对好找一些,根据毕业时留的通讯地址,生源地,都能找到。女同学就相对麻烦一些,出嫁以后不在生源地,必须到婆家去找。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很快把同学们都联系上,建起了班级群。
马上就要到聚会报到日了,就剩一位女同学,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位女同学叫常如兰,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位妹妹。她出嫁到八里罕河南潘家营子,多年前丈夫因车祸去世后,带着儿子去了外地,儿子叫潘小宇。这娘俩到底去了哪里,村里人谁也不知道。
报到日是7月16号,到了14号,常如兰同学还是音信皆无。大家一筹莫展时,我们班文艺委员王凤廷同学,使出了杀手锏,动用社会关系,让一位公安系统的朋友,在全国范围内人肉搜索。
常如兰同学
搜索结果,全国叫常如兰的共有11人,按出生年月、籍贯等筛选,其中一位符合该同学的条件。此人居住在河北平泉某小区某栋楼某单元某号。
得知此信息,15号早晨,裴学富同学,和刚从满洲里赶回参加聚会的李斌同学,二人驾车直奔平泉。
可当二人赶到平泉某小区,却发现那里是一片废墟,旧楼拆掉了,新楼还没盖起来。这太令人失望了。
接近中午时分。二人在附近找了个餐馆吃饭。李斌同学边吃饭边和餐馆老板搭讪,“我们来找失联多年的老同学,就住前面那个小区,可现在楼扒了,人也不知去哪儿了,同学叫常如兰,儿子叫潘小宇。”
这时,在邻桌吃饭的一位女士站了起来,“你们找潘小宇?我儿子有个同学叫潘小宇,”这也太巧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这二位激动的千恩万谢,赶紧让那位女士联系他儿子,从他儿子那里得到了潘小宇的联系电话。
当李斌和裴学富打通潘小宇电话,告知“我们从八里罕来,是你妈妈的同学,想找你妈妈,我们要聚会”时,潘小宇却以为是诈骗电话,遇到了骗子,匆匆把电话挂掉,再打,不接了。
无奈,二人惺惺然从平泉赶回。他俩以为,或联系电话有误,或此潘小宇非彼潘小宇。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二人赶回热水,吃过晚饭后,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激动的在喊:“我是常如兰……”,真是一波三折,常如兰终于找到了。
当第二天上午常如兰前来报道,我们才得知,头天晚上,潘小宇下班回家后跟他妈妈说,今天我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说是你同学……常如兰知道后激动不已,边给李斌裴学富回电话,边责备儿子咋不早点告诉我。
常如兰原定16日跟团去贵州旅游,费用交了,机票订了,但听说76.8班同学要聚会,旅游也不去了。
儿媳妇听说婆婆要去参加同学聚会,指着婆婆的头说,就你这满头白发,怎么去见老同学呀?晚上9点多了,儿媳妇领着她,敲开了一家美发店的门,焗了头,做了型。
16日上午9点多,儿子潘小宇开着车,把他妈妈送到了热水宁城二宾馆。
这就是我们通过人肉搜索找到常如兰同学的经过。虽然是相识40年后的唯一一次聚会,但除了几个同学因极特殊情况没能参加外,共有53名同学和班主任刘筠老师参加了聚会。从那时建起的班级群一直活跃到现在,[76.8班同学通迅录]目前在册60人。
【2024年5月16日深夜】
下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