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栏目从2021年3月在《昨日再现》平台刊载至今,已经历时三年有余,三年间,天南地北的罕中人用上百篇文章几百多万字,追忆了建校70年、上下几十届校友对一所母校永远的怀念。
然而,在整理、编辑这些校友文字的同时,总有一种遗憾困扰着我,那些在我们记忆深处只剩下一个名字亦或只剩下一张模糊面孔的校友在哪里?值此“罕中70年”校庆之际,为真正体现母校“一个都不能少”的关怀理念,让每个学子都被看见,我们与母校商议,以电子版信息的方式系统完善建校70年校友信息联络库 。倡议在《昨日再现》平台发出后,得到了罕中校友各届、各班的积极响应,仅仅两天多的时间里,信息联络员就呈几何形式增长并与日俱增。
《等着你》,随着母校的声声呼唤,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最心底,都有一份寻人启事。那个熟悉的人、那个同桌的你,就在灯火阑珊处。
我要找到你,无论有多远!我要找到你,无论多少年!
当年,青春同框于一所校园,今天,情感同框于“永远的罕中”。从即日起,平台将陆续择发各班寻找花絮、感言,欢迎关注——
班主任袁巨瑞【左】、齐林老师
八里罕中学85.6班
集体感言 / 执笔人:王树志、李宪杰
四十二年前,六十一名风华正茂的青春学子怀揣梦想,满怀对知识的渴望,从四面八方齐聚宁城文化小镇八里罕, 来到我们当年向往的宁城高级学府——八里罕中学,开启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我们的班级当时是85.6班,当时的班主任老师齐林老师, 到了高三年级班主任老师换成了袁巨瑞老师, 三年中,我们班级的师生和谐共处, 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值得回味。曾记得:
还记得高考结束, 我们从此天各一方,一大部分同学升入大学, 继续学习, 有的同学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 有的同学回乡自主创业,但同学们的友谊不离不弃,一直保持联系。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走过了坎坷也走过了坦途,年轻的憧憬已变成今天的现实,昨天的回味如一壶老酒,明日的期待如清澈甘露,在绵长的回味中,让我们长相思,多相见!
几度韶华,一方膏壤,同框桃李丁香。
文庠数载,烛影照明窗。
怎忘小河流水,校园外、晨诵铿锵。
垂杨里,君曾记否,桥畔径深长。
许青春未逝,铭心镂骨,入梦还乡。
等着你,舒怀畅意倾觞。
共览山川依旧,薰风醉,再沐曦光。
归来也,百花含笑,齐颂满庭芳!
【注】
1.膏壤:肥沃的土地,这里指母校罕中所在地。出处《喜雨》诗(三国·魏·曹植):“喜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2.文庠:学校。出处《上时相议制举书》(宋·范仲淹)
这一张张稚嫩面孔,记录了一段时刻刻骨铭心的美好往事。多少变迁的时光,不经意的带走了青春。然而,一路走来,总是那么喜欢怀旧,怀旧老去的过往。那些消逝的旧时光,有我们最怀念的过去。
这一帧帧归来的照片, 演绎了一生不离不弃的不解情缘。回望来时的路,走过的岁月,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凝望未尽的路,那些不曾来过的日子,我们相伴一起走过。
2015年8月,85.6班同学们组织了一次毕业三十年师生大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和恩师齐聚一堂,忆往昔岁月,叙同窗情谊,师生之间无所不谈,同学们不远千里从云南、江苏、河北、辽宁、北京以及内蒙古等全国各地赶回,只为师生见上一面,重叙前缘!
下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