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语
梁平,一位宁城土地上的知青。冯友志,一位宁城土地上的乡人。他们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所乡村中学——八里罕中学,一片闭塞土地——八里罕小镇 ,用它黄土地般的敦厚,喂养了他们的青春。尽管那日子里也有寥落的村庄, 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规蹈矩的乡人,有他们风中零落、旷野里迷茫的少年影子,然而,半个世纪过去,在他们的笔下,苦难被淡化成一首歌:贫瘠的村庄青砖灰瓦,雨后的夕阳映照着家园,远村的鸽子在屋后的老槐树上梳理着羽毛,黄泥土屋点缀的小村弥漫着柴草和牛粪的馨香,憨厚的村人在他们的笔下变得善良而又执着,蜿蜒的乡道上走着不知倦意的农夫,敞开的农家院里孩子们天真的嬉戏着,温暖的农家土炕上荡漾着庄户人爽直的憨笑…… 读他们的文字,想起了一句话,“逃过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年味之一
那年初冬,我随家来到昭乌达盟的西部山区落户。没多久,山村便热闹起来,因为要过年了!村民们告诉我,在正月村里还要闹秧歌呢,这着实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山沟里还敢搞"四旧",这种在城里早已被批判的东西;喜的是,将要看到大城市里看不到的"文艺节目"了。那年的腊月二十三,村民们手提用秫秸杆做成的方灯、圆灯、串灯以及鸡、鱼、兔等现状的灯笼,云集到村南头的生产队打谷场闹起了秧歌。当我一听到那锣鼓钹、唢呐声,心里顿时好痒痒,在村民们的热烈(鼓掌)邀请下,我也步入了扭秧歌的行列。其实,不参加是不行的,因为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每家每户出一人。几天下来,我不知不觉地就扭上瘾了。
进了正月,秧歌队就挨家挨户打场子拜年。每一户村民家院子里都放着一方桌,桌上堆放着山梨、山核桃、瓜子什么的,再甩上几支"洋烟"来迎接秧歌队。这时,只见秧歌队里那个"傻柱子"(属小丑扮相,逗乐子型的)肩上背着一个大粗布褡裢,跑前窜后的,专门收那些放在桌子上的山货。
当夜色降临,秧歌队就越发的显得神气了。远远的看去,秧歌队或是一条灯笼阵,或是跳对子、穿"8"字,好不热闹。这山区秧歌闹得火爆,扭得狂劲,一天下来还不过瘾,又点上几盏汽灯在打谷场上再尽情地扭了一大阵子。然后,挑头的(也叫领队)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让"傻柱子"把收到的拜年礼品都拿出来,每人分一份。还记得那次我也分到了十几个冻的山梨、山核桃和几支"洋烟"(山里人通常只抽手卷的大老旱,把两边一样粗细的烟统统叫洋烟)。
在那儿远离县城的小山村里过年,这对我来说还是头一次。在农村过年真好哇!你瞧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备年货,包豆包、蒸年糕,更有杀猪、宰羊,实在是太丰盛了(还不包括山货和山野味)!帖对联更是必不可少,这活儿可忙坏了我的父母亲,当写不过来时我都亲自上阵了。而闹秧歌则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正月十五是高潮,直到二月二龙抬头,山里这年才算过完了。
山里人在二月二这天还有个习俗:既在这天一大早,先把吊在房梁上的猪头拿下来,然后烧锅开水把猪头收拾干净,或整个或劈开几半下锅里炖上小半天,反正在这一天要把剩下的年货吃光;天黑前还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这一天全村妇女不准动针线,怕伤着龙眼睛,老天爷就不下雨了。还有就是用柴草灰在院子里撒出两个大圆圈,意为粮食囤子,再圆圈里放些杂粮,企盼今年风调雨顺,秋上五谷丰登。
作者简介:梁平, 1970年初随家走“五·七”道路到赤峰市(原昭乌达蒙)宁城县黑里河镇(原四道沟公社)三道河子村落户。并就读于当时的公社联中和宁城县八里罕中学。1973年4月回省城就读沈阳市第二十中学,1978考入沈阳师范学校美术系。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当过知青,教师,做过共青团、工会、人民武装等工作。现任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和平区政协文史顾问。多年来,作者坚持业余时间“爬格子”,积攒了近百万字的“手稿”,并有近百篇文章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近来的作品有随笔集《雨后彩虹》,纪实文集《我所经历的七十年代》,与女儿合著散文集《风景这边独好》,编著《追根溯源》等,另有多篇文章入选《沈阳知青》专集。
年味之二
年 关 赶 集
壬寅年 腊月
又添新岁
辛丑年 腊月
除 夕 夜
虎年 除夕夜
网络图片侵删
作者简介:冯友志,八里罕中学72届学子。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工作,从事商业供销社工作三年,1978年末开始从事金融工作至退休。期间,通过进修、自修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考试获得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爱好文学,《金融时报》《红山晚报》《建设银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论坛》均有作品发表。曾参与《宁城县金融志》《宁城县志》编写。
年味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