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中人话八里罕:难忘的八里罕老街
文摘
小说
2024-10-10 09:35
内蒙古
作者出生为五零后,成长于六零后。时代给他们那代人最大的馈赠,就是虽是草根,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保持着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可以不富贵,但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自己变成苟且的人。
从都市到大山中去,走出来又不断走回去,似乎成了作者对大山里人们肩负起的某种使命。他理解那些和他曾经并行在“绵延的大山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或放着羊群,或担着猪草,想象着山外世界孩子们的孩子。”他更深知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渠道是文化。于是,他坚信:写作是一种召唤。他拿起笔,写回忆,写故土。他知道这些努力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却能引领人们保持向前的热情,获得人生的动力。我想,这正是年愈70的作者梁平的写作的意义。
本期继续刊发“罕中人话八里罕”——难忘八里罕老街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不知不觉中常常想起那遥远的年代和那些年里的难以忘却的事儿。那年初,当我得知四道沟公社联中和驻校贫宣队考核同意我去县里的中学一一八里罕念 书的那一刻, 我竟然兴奋的整个晚上没睡, 还学着鸡叫迎来了黎明。还记得,那年的初春,我带着行李,穿着母亲当年的列宁服,从深山老林走了出来,初到八里罕就如同到了县城。眼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我突然有了一种回省城一一沈阳的感觉了。当年在我的眼里,八里罕镇很是很有规模的。街是街,道是道 。因为离家远而住校,所以每逢礼拜天必去镇上的老街逛一逛。还记得, 我每次逛街都必去那几个地方: 书店, 杂货铺和照相馆。逛街的时候,我带着省吃俭用下来的块八毛钱(当时住校伙食费六块七,菜金两元),到了书店只是看,不敢出手。后来攒了点钱才敢买买了,如七一年版的蓝色塑料皮的新华字典,作家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小人书《小马倌的故事》等等。逛到了杂货铺,那扑鼻而来的香味竟让我定格了。那是咋样的馋人呀!当时八里罕的一种特色糕点, 有圆型的,有方型,有棱角型的,还有带馅的,有芝麻盐的 。还好, 既有一斤包的,也有半斤包的。那次我是下了狠心买了个半斤包的,当我回到宿舍把杂样放到桌子上的那一刻,八双眼晴瞬间齐刷刷地射了过来! 吃吧,我还没说完话呢,桌子上的半斤杂样没了。印象深刻的还是老街路口的那个照相馆,每每路过都要停留片刻,想进去想照个相,可又太贵了。后来,也就是七三年初春返校,那时我也知道了我家要回省城沈阳了。那天礼拜天我约上一起来罕中念书的同学,壮着胆走进了照相馆,在老相机面前,我们仨带着青春的葱色留下了那年那月的影像。
左一邢国臣、中间唐光余、右一作者
光阴似箭,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 。后来的我再次回去,八里罕焕然一新了。当年的老街不见了,眼前高楼林立,商铺兴旺,一片繁荣。但那一刻我还是很怀念当年的八里罕和它的老街,毕竟它有我当年的青春记忆。作者简介:梁平, 1970年初随家走“五·七”道路到赤峰市(原昭乌达蒙)宁城县黑里河镇(原四道沟公社)三道河子村落户。并就读于当时的公社联中和宁城县八里罕中学。1973年4月回省城就读沈阳市第二十中学,1978考入沈阳师范学校美术系。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当过知青,教师,做过共青团、工会、人民武装等工作。现任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和平区政协文史顾问。多年来,作者坚持业余时间“爬格子”,积攒了近百万字的“手稿”,并有近百篇文章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近来的作品有随笔集《雨后彩虹》,纪实文集《我所经历的七十年代》,与女儿合著散文集《风景这边独好》,编著《追根溯源》等,另有多篇文章入选《沈阳知青》专集。
投稿/合作邮箱:2968298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