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关怀在行动》——寻找“同桌的你”一个不能少【2】跨越37年的等待

文摘   文化   2024-05-22 13:56   内蒙古  
70
 


“永远的罕中”感怀系列栏目从2021年3月在《昨日再现》平台刊载至今,已经历时三年有余,三年间,天南地北的罕中人用近百篇文章二百多万字,追忆了70年上下几十届校友对母校永远的怀念。然而,在整理、编辑这些校友文字的同时,总有一种遗憾困扰着我,那些在我们记忆深处只剩下一个名字或只有一张模糊面孔的校友在哪里?值此“罕中70年”校庆之际,为真正体现母校“一个都不能少”的关怀理念,让每个学子都被看见,我们与母校商议,以电子版信息的方式系统完善建校70年校友信息联络库 。倡议在《昨日再现》平台发出后,得到了罕中校友各届、各班地积极响应,仅仅两天的时间,信息联络员就呈几何形式增长到五十多人并与日俱增。

 

《等着你》,随着母校的声声呼唤,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最心底,都有一份寻人启事。那个熟悉的人、那个同桌的你,就在灯火阑珊处。


我要找到你,无论有多远!我要找到你,无论多少年!

当年,青春同框一所校园,今天,情感同框“永远的罕中”。从即日起,平台将陆续择发各班寻找花絮,欢迎关注——

 


罕中90.5班  信息联络员 封国民

封国民

 










 

班主任陈百千老师 


班主任尹成树老师


八里罕中学90.5班   

 

         集体感言  /  执笔人:封国民  

       

37 年前的今天,阳光灿烂,60张青春的笑脸绽放在校园里,那时我们正青春,理想含苞欲放;37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60张沧桑的面孔遍布天涯海角,此时我们已壮年,生命落地生根。


岁岁年年,花开花谢。青春不再,思念依旧。今天,借助《母校关怀在行动》——“寻找同桌的你”,我们从不同的城市集合于平台,重拾记忆。


当年——

我们60名同学考入罕中,编成八.五班班主任陈百千老师,教我们高一化学,他的爱人刘素花老师教数学。后来因陈老师调走班主任更换为尹成树老师,教语文课。高二时分文理科同学进行了调整。们上学,张晓旭老师任校长,金友老师任副校长,于洪君老师任教导主任,并我们生物。能想起来的其他老师有化学老师李桂莲几何老师冯桂兰物理老师贾占东数学老师袁巨瑞外语老师吴晓明、孙树本、张秀芳。


我们的同学中不乏有各种才能的人,且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和加强。比如市级优秀学生干部胡广民,其他曾担任过班干部的王利、郝凤阁、郭凤友,他们都在当时就表现出很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得到上级和老师的重点培养和支持,又能团结同学形成和谐上进的班级整体氛围。石景利、王晓光作为体育和文艺委员都才艺突出,而刘建华、唐津莲、周素梅等同学也都成绩领先,崭露头角。一些同学主持公道、侃侃而谈、化解矛盾、排忧解难。


同学们同吃、同住、同上课,在条件并不优越的环境中,眼中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有力。“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教室、墙角、宿舍,都是大家讨论交流的场地,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牢固的友谊。


学校教风严谨,老师们认真备课,都有各自擅长的教学方法,全身心扑在教学和管理上。学风浓厚上进,同学们争先恐后,互相比学赶帮超。特别是一所位置在乡村的学校,体育和文艺氛围很浓厚。镇上电影院的大喇叭反复播放着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黑豹乐队的《一无所有》,迟志强的《愁啊愁》、《铁窗泪》,提醒着年轻躁动的同学们,我们一无所有,要象冬天里的火焰一样充满激情和爆发力,也要保持安稳平静,遵纪守法,不要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


后来——

我们班有半数同学后来考入了大学。我们毕业的时候,《恋曲一九九零》唱响大江南北: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2017们班组织了入学30聚会,百千、巨瑞、占东、李桂莲、张秀芳老师50同学从各地齐聚宁城,一眼分别多年后的彼此,望一哈河旁的校园


今天——

我们学成工作,有七名同学在北京,多半数在宁城周边,还有些分布在全国各地,比如綦国红、金鸿雁和庞素芝在江苏,单淑云和李聪颖在福建,张凤江在湖北,迟占国在山西,张越国在广州,李贵文、岳立军、张学栋、张柏良、张晓霞、吴彤、孙永奎在辽宁。


我们在各自的行业拼搏贡献。一部分同学虽然没有上大学选择了回乡创业,也发展得很好,以至于引起远赴外地的同学们的羡慕。我们看到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听到不停地召唤: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当身边微风轻轻吹起,我们只能闻闻故乡泥土的芬芳,拍拍身上的灰尘做个《真心英雄》,继续《爱拼才会赢》。

       











  











                                     


                    《寄语母校》                               

 王利:赤峰市委机关领导干部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母校罕中70岁了,我离开八七五班也有30多年了。钟声,读书声,恩师的讲课声常萦绕于耳畔;酒香,花香,食堂的馒头香常浮现于梦中。常思,“团结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给了我无尽的精神食粮。常耕,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母校恩深似海,学子岂能忘怀!祝母校越来越好,愿跟同学一道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刘建华:博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督导检查处处长

        

七十载奋发图强,三次创业跨越发展;

七十载遍撒硕果,桃李满天下。

敬贺罕中七十华诞,

芬芳的丁香园、幽静的四合院、

甘甜的水井…,再也不见的场景永驻脑海;

通铺的宿舍、伴着酒香入眠、

砖样的大饼子…,太多太多的感受值得回味;

相互的嬉闹、刻苦的耕读…,

难以忘怀与同学的共同成长;

陈老师的教导、刘老师的呵护、贾老师的幽默…,

师生之间的情谊绵绵长长,

饮水思源,不忘母校培育之恩,

祝母校办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新的辉煌!

 

唐津莲:博士、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岁月如梭,母校罕中已建校70年了,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罕中学子。我的父亲和家乡的兄弟姐妹都在这里读过书,都在青葱岁月里,走过操场边上红翡满枝头的杨树林,闻过春天里盛开的丁香花,听过上课前敲响的宏亮钟声。少年往事历历在目,鸟雀蹁跹杨树枝头,钟声与读书声汇聚在花香里,年少的我们跑在晨光里,在最好的年华里,静坐在古朴的教室里,如饥似渴静听恩师们孜孜不倦的讲解。我们一代又一代八里罕人,在这里成长,从这里出发,牢记校训“团结求实,勤奋进取”,怀揣受益终身的知识与老师们身体力行的教诲,带着求实奋进的罕中精神,带上高中最纯真的友谊,走向未来,走向远方。感谢母校的培育,感恩罕中老师们的教导,感激罕中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谨祝母校蒸蒸日上,罕中精神既往开来,继续发扬光大!


封国民: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政府调研员


罕中是多少老师辛勤耕耘的园地,

是多少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曾经承载着我们未来的希望,

一直深存于我们永久的记忆。

这里有缓缓流淌的哈河水,

有弥漫空中的白酒香,

有盛开的丁香花,

有朗朗的读书声。

在这里,我们学习知识,收获友谊。

从这里,我们考入高校,走向四方。

日出东方落西山,

八里罕中学,美丽的校园。

蝴蝶飞来蜜蜂舞,

杨柳青青丁香鲜。

南边的哈河水清浅,

鱼儿可数戏水间。

白杨树林芳草甸,

酒香弥漫醉两岸。

北边的山梁有坡度,

山上长着常青的松树。

东边的村庄我都熟,

塔其营子天巨泉。

南边的沙里营子有砖厂,

往西是著名的热水温泉。

村庄的路上孩童们你追我赶,

鸟鸣树林狗吠庄院袅袅炊烟。

隔着水,隔着山,

四面的名师,八方的学子,

汇聚在红砖青瓦的四合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育人远比树木难。

首次创业五四年,

依托老房把校舍建。

四海名师来相聚,

不分塞北和江南。

省级名校根基奠,

培养师资薪火传。

二次创业改开后,

再上台阶大发展。

传道解惑有名师,

莘莘学子跃龙门。

全国重点已创建,

择优录取考分限。

教学成绩更突出,

学生在清北高校都遍布。

三次创业进城后,

新校址就在大宁路边。

校园宽敞环境优美,

交通生活非常方便。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奋楫扬帆描绘新篇。

学生素质更加全面,

升学率提高也显而易见。

我们曾三年读书八里罕,

入学到毕业一直在八七五班。

长辈同辈晚辈,

旧交新友亲朋,

很多有着共同的罕中渊源。

尽管已是时过境迁,

那里的山川依然寄托着学子们的思念。

有时模糊仿佛已经遥远,

有时清晰好象就在眼前。

曾记得春风拂柳,夏花烂漫,

曾记得秋高气爽,冬日暖阳。

曾记得哈河流水,缓缓潺潺,

曾记得云来西北,雨过天蓝。

这里有机会、出路、希望、曙光,

是人们公平起跑通向成功的桥梁。

哪怕拿到的牌糟糕稀烂,

也可以打出王炸改变命运自由地飞翔。

老师们切磋钻研,

同学们学习相伴。

人生的道路拓宽延展,

共同创造美好壮丽的明天。

罕中是一座山,教育的结晶知识的明珠点缀在山巅,

罕中是一面湖,方圆百里的人才得到培养后输送到海内外。

学子们成为士农工商在各领域成就斐然,

奋战在东西南北各条战线助力复兴梦圆。

蜡炬成灰育桃李,

辛苦采花酿蜜甜。

接续奋斗不间断,

罕中建校七十年。

教导友谊牢记心间,

一路走来饮水思源。

昨天的历程记载着有缘,

让我们珍惜友谊直到永远。

 

后排正中为作者封国民                              











赵本山这个名字和春晚简直是绝缘体,成了开玩笑的代名词。尽管他已经离开春晚好几年了,但网友对他的期待依然如此浓厚。如果他还在春晚上,收视率可能早就破表了。他那传道授业解惑的小品功力早就培养了一大批笑星。但如今,人们对春晚的态度就像大年三十晚上宁愿打麻将也不愿坐在电视前,这真是有点遗憾,不是吗?

征集启事

   母校关怀在行动——寻找“同桌的你”,一个不能少 




 


 下期话题  

    八里罕中学89 . 5班 信息联络员杨利





  
 
“每一个昨日都值得再现”
    
投稿/合作邮箱:2968298002@qq.com
点这里,让我知道你在看!
     

昨日再现
那些匆匆流年, 以为渐去渐远。 偶尔有风吹起, 依然《昨日再现》。 构成: “路见拾’遗’”~博主行走笔记; “昨日回声”~“声”动过往时光; “微”炉夜话~灵魂相近的人煮字疗殇; “永远的罕中”感怀~“永远”有多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