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合资品牌集体“跳水” 豪华车跌破历史底价
2025年开年汽车市场掀起史无前例的价格风暴。大众朗逸入门款终端售价跌破5万元,较官方指导价缩水35%;本田雅阁让利6万元后成交价不足12万元;奔驰C级现金优惠超12万元,这些数字刷新了行业对燃油车残值的认知。乘联会数据显示,当前市场超30个品牌参与促销,合资品牌平均折扣率突破40%,部分车型让利幅度达到50%。
价格崩塌背后是市场份额的剧烈洗牌。据中汽协统计,2024年新能源车零售量同比增长42%,燃油车同期销量下滑15%。今年1月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60%,直接导致传统车企库存系数攀升至3.5的警戒线。某合资品牌经销商透露:“现在卖燃油车基本是亏本清仓,厂家返点都补不上差价。”
1. 价格体系全面失守
德日系主力车型价格腰斩
曾经统治A级车市场的大众朗逸,终端成交价下探至5.09万元。同级别的日产轩逸、丰田雷凌起售价跌破7万元,较三年前价格缩水45%(证据3)。中型车市场更现荒诞场景:本田雅阁1.5T舒适版12.48万元可提车,比2023年入门款还便宜3万元。
豪华品牌防线全面崩溃
奔驰经销商打出“C级立减12.56万元”的促销海报,入门车型落地价跌破25万元(证据4)。奥迪主力车型A6L 45TFSI终端让利14.8万元,实际成交价与三年前A4L持平(证据5)。二线豪华品牌处境更艰难,沃尔沃S60智逸版降价11万元后仅售19.9万元,较指导价折让35.6%(证据6)。
2. 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价格战背后的技术迭代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突破成为关键转折点。2024年上市的比亚迪汉EV续航突破800公里,快充技术实现15分钟补能400公里(证据7)。某自主品牌工程师坦言:“燃油车最后的技术优势已被瓦解,现在降价是唯一出路。”
经销商生存战白热化
北京某汽车园区出现单日7家4S店闭店的极端案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显示,2024年合资品牌经销商退网率同比激增280%,部分区域出现“二手车比新车贵”的价格倒挂现象(证据8)。
这场价格雪崩正在改写行业规则。据财政部内部研讨文件显示,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或于2026年全面取消,这意味着当前降价潮可能只是开始。对于消费者而言,此刻抄底燃油车究竟是捡漏还是接盘,市场正在给出残酷的答案。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动动小手 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