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值800亿的发布会,比亚迪你让友商怎么活?

科技   2025-02-10 07:02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比亚迪集团7月12日举办的智能驾驶发布会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单日市值暴涨822亿元突破9050亿元大关。这场被业界称为”智能驾驶分水岭”的发布会,首次完整披露了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技术细节及市场战略,直接带动智能驾驶概念股集体飘红。

1.

技术破局:无图方案颠覆行业规则


”天神之眼”系统基于比亚迪璇玑架构打造,通过全栈自研的中央计算平台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这套系统最引人注目的创新点在于全球首个量产无图城市领航功能(CNOA),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根据发布会披露的信息,其环境感知系统整合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3个激光雷达,配合自研BEV+Transformer算法,可实现15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识别。




技术突破体现在三个维度: 

- 感知冗余设计:采用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在雨雾天气下仍能保持95%以上的识别准确率  

- 算力自主可控:自研域控制器算力达1024TOPS,较行业主流方案提升40%  

- 数据训练规模:依托超过400万辆智能网联车辆构建的数据库,日处理数据量达2PB  

这套系统已实现城市道路平均每千公里0.8次接管率,在深圳、上海等复杂路况测试中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比亚迪工程院院长廉玉波现场演示的”鬼探头”避让场景,展示了系统在突发状况下的决策能力。

2.

市场下沉:智驾技术开启普惠时代


比亚迪的”技术平权”战略正在改写市场规则。据内部人士透露,”天神之眼”系统将率先搭载于售价7.98万元的秦L DM-i车型,这比行业预期提前了至少18个月。产品规划显示: 

- 2024年底:全系车型标配L2+级辅助驾驶  

- 2025年Q2:10-15万元车型开放城市NOA功能  

- 2026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量产  


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关键竞争优势。通过自研芯片和域控制器,比亚迪将智驾系统硬件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供应链信息显示,其智驾版车型溢价控制在1.2万元以内,相比新势力品牌3-5万元的智驾选装包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3.

行业震荡:产业链重构加速洗牌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发布会次日,智能驾驶概念板块整体上涨4.3%,宇瞳光学、联创电子等供应商股价涨停。但传统智驾方案供应商面临价值重估,某外资毫米波雷达厂商当日股价暴跌9.7%。

自主品牌开启军备竞赛: 

- 奇瑞宣布三年内投入200亿元建设智驾研究院  

- 吉利旗下极氪品牌紧急调整产品规划,将城市NOA落地时间提前半年  

- 长城汽车被曝出5000人规模的智驾团队正在测试无图方案  

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的规模化应用正在改变技术演进路径。其采用的”重感知、轻地图”方案,使单车智能改造成本降低40%,这对依赖高精地图的玩家构成直接冲击。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L2级辅助驾驶装配率同比提升27%,其中比亚迪贡献了35%的增量。

这场价值800亿的发布会或许只是开始。随着比亚迪将年度研发投入提升至1062亿元(其中智能化占比45%),智能驾驶赛道正在进入”拼量产、拼成本、拼数据”的新阶段。当技术突破遇上规模效应,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锂电公社
锂电公社涉及新能源领域,分享锂电材料,研发工艺,前沿技术和技术成果等,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欢迎各位朋友的加入,让您得到更快的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