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降价到1毛8每公里,95%顺路单也没人接了?

科技   2025-02-09 07:03   北京  

每公里收入不足两毛钱的时代

2024年底行业数据显示,主流顺风车平台定价已跌至每公里0.18-0.23元,较五年前0.66元的平均水平暴跌65%。某车主在社交媒体晒出订单截图:434公里行程仅获87元报酬,折合每公里收入0.2元,而燃油车实际运营成本达0.8元/公里。这意味着车主每完成一单就要承担0.6元/公里的净亏损,即便纯电动车也难以覆盖充电和车辆折旧成本。




合规框架下的生存悖论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顺风车必须满足”真顺路、非盈利、每日接单≤4次”三大原则。以跨城400公里行程为例,合规车主最多只能收取200元分摊费用,但实际油费加高速通行费超过400元。这种制度设计直接导致职业司机退出市场,2024年春运数据显示,合规顺风车渗透率仅0.36%,但同期平台返乡订单量却同比增长23%。

平台机制激化供需矛盾

某出行平台推出的”站点拼车”新模式,将单价进一步压缩至0.5元/公里。在195公里的典型订单中,平台抽成后司机实际到手仅35元,相当于时薪不足15元。这种定价策略虽符合”非盈利”定义,但完全忽视了绕路损耗、时间成本等隐性支出。有车主在论坛留言:”接单等于倒贴钱,不如让订单烂在系统里。”




替代选择的虹吸效应

网约车市场价格同步下探至1.8元/公里,与顺风车价差缩小至10倍以内。对比1446公里跨省行程,顺风车报价3154元需承担违规风险,而网约车同等距离流水可达4159元。这种价差驱动职业司机集体转向网约车平台,某出行平台内部数据显示,顺风车司机月活数量同比下降62%

行业生态面临重构压力

交通部2023年专项检查发现,超过78%的顺风车订单存在职业化运营特征。价格体系崩溃后,合规车主因持续亏损退出市场,职业司机转向利润更高的网约车领域。某平台运营总监透露:”我们现在日均产生千万级订单,但匹配成功率不足15%。”这种恶性循环正在动摇共享出行的底层逻辑——当分摊成本变成变相补贴,共享经济的可持续性将面临根本性质疑。

(本文数据来源:国务院政策文件、交通部行业报告、主流出行平台运营数据及公开用户反馈)

锂电公社
锂电公社涉及新能源领域,分享锂电材料,研发工艺,前沿技术和技术成果等,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欢迎各位朋友的加入,让您得到更快的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