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比亚迪全新唐DM-i智驾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17.98-21.98万元。该车型最大亮点在于全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其中高配版本首次搭载激光雷达,成为20万元级7座插混SUV市场首个标配城市领航功能的车型。
智能驾驶系统实现双轨布局
新车提供DiPilot 100和DiPilot 300两套智驾方案。中低配车型配备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的DiPilot 100系统,支持高速领航(HNOA)、全场景自动泊车等23项功能。顶配车型升级DiPilot 300系统,额外配备1个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 X智驾芯片(算力254TOPS),实现城市领航(CNOA)功能,可完成红绿灯识别、复杂路口通行等操作。据比亚迪官方实测数据,HNOA高速领航在封闭道路可实现1000公里零接管(数据来源:比亚迪智能驾驶技术发布会)。
在硬件配置方面,全系标配29个传感器组合,包括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及12个超声波雷达。高配车型增加的激光雷达可实现200米探测距离,点云密度达到128线标准,显著提升障碍物识别精度(参数源于比亚迪产品手册)。相较同价位竞品奇瑞风云T9(12.99-16.99万元)和捷途山海L9(16.69-18.89万元),其智驾硬件规格提升约30%(数据对比来自各品牌官网配置表)。
底盘系统革新带来操控提升
全系升级五连杆后独立悬架系统,通过优化悬架几何参数,使车辆侧倾角减少15%,垂向冲击降低20%(测试数据来自比亚迪工程研究院)。顶配车型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支持毫秒级阻尼调节,在连续弯道工况下车身稳定性提升18%。对比上代车型,新底盘系统使颠簸路面车内噪音降低3分贝(NVH测试数据源于比亚迪实验室报告)。
动力系统延续1.5T插混架构,配备25.6kWh磷酸铁锂电池组,NEDC纯电续航115公里,综合续航达1150公里。新增智能热管理系统使低温环境续航衰减减少12%,快充功率维持40kW(充电数据来自工信部备案信息)。
市场竞争面临双重挑战
在价格维度,虽然起售价较风云T9高出5万元,但标配高阶智驾系统形成差异化优势。以入门版车型对比,唐DM-i智驾版多出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12项智驾功能(功能对比基于各车型配置清单)。在技术维度,其成为同价位唯一同时具备激光雷达和无图智驾能力的7座SUV,相较广汽埃安霸王龙激光雷达版(18.98万元),轴距长出100mm达到2820mm,第三排腿部空间增加80mm(尺寸参数来自新车申报信息)。
行业观察显示,2024年1-6月20万元以下车型智驾配置率同比提升47%,其中激光雷达装备量增长380%(数据援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报告)。唐DM-i智驾版的上市,标志着比亚迪将城市领航功能下探至18万元价格带,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主流消费市场渗透。
当前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其城市领航功能的实际表现,特别是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可靠性。随着小鹏MONA M03(11.98万元起)、长安深蓝S05(预计15万元级)等新势力车型的入局,该细分市场的技术竞赛或将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