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复叛 李光弼不战弃洛阳

文摘   历史   2024-12-29 07:21   山西  
公元759年3月,史思明就在邺城大败大唐政府军;并且火并了安庆绪,取得河北控制权。
同年9月,史思明率军大举南下。
看到史思明率军南下,坐镇洛阳的李光弼,竟然直接放弃了洛阳;于是叛军再度席卷中原大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约是因为,在史思明率军南下前,襄阳军区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注1】
襄阳军区的叛乱,可不是简单的追求军区自治,因为他们直接把大唐帝国的旗帜也扔掉了。
处于史思明的角度,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大举南下的好机会。一方面,襄阳出现叛乱,大唐政府的注意力肯定会分散在南部地区;另一方面,史思明大举南下中原,也可以振作襄阳叛军的士气,如果襄阳叛军发展迅速的话,帝国南部有可能就会瓦解。实现这一步,史思明就有机会创造比安禄山更大的辉煌。
我们必须得知道,襄阳军区的叛乱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因为在邺城之战时,唐肃宗就让大太监鱼朝恩节制郭子仪、李光弼等军方大佬;关键是,邺城之战失败后,皇帝信任重用太监的行为,并没有任何收敛,相反愈演愈烈了。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帝国的军方大佬,难免都会蠢蠢欲动。
所以,襄阳军区发生叛乱后,淮西军区也跟着发生了叛乱。
关键是,河东军区、绛州军区、北庭军区、镇西军区,也都发生了公然对抗中央政府的行为,只是他们并没有扔掉大唐帝国的旗帜,所以并没有定性为叛乱。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历史背景,大约就可以知道,史思明率叛军大举南下后,为什么能很快再度夺取东都洛阳了。
因为,中央政府当时的困境有两个。
第一、大唐帝国需要防范各地可能出现的叛乱,所以军队必须得大面积分散;如果全用来防范史思明,其它地方就有可能因此失控。
第二、大唐帝国不想让某个将帅拥有太多的军队,所以军队在前面的基础上还需要分散;如果让军队过多的集中起来对付史思明,就算打败了史思明,相关政府军也有可能失控的。
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看到史思明率军大举南下后,坐镇中原的李光弼,只能选择弃守东都洛阳。因为总的来说,政府军无论从兵力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不能与史思明率领的叛军相比。
听到史思明率军南下,甚至有人建议李光弼,应该直接退到陕郡,甚至是退到潼关。【注2】
面对这种建议,李光弼当时就拒绝了,因为当年封常清、高仙芝就是这样玩的,结果让皇帝都砍了脑袋。因为面对敌人进攻,不战而退500里,让帝国丢失一系列经济、军事重地,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事。
如果说封常清、高仙芝这样玩,还可以说是准备不充足,而且军队都是临时募集。李光弼敢这样玩,还能找什么理由呢?
第一、史思明公开叛乱已快一年了,李光弼坐镇中原,如果说自己准备不充足,李光弼此前一直干什么呢?
第二、安史之乱已开始近三年了,如果说中原驻军还是临时募集的,这说出来,谁能信呢?
有人建议李光弼固守洛阳,李光弼说,以我们的兵力,现在实在不足以围绕洛阳构建防线,所以弃守洛阳,退到河阳一线防守。当然了,退守河阳前,先对洛阳进行战略性的转移,最好给史思明留一座空城。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以大唐帝国的人物、物力、财力,以李光弼这种优秀的统帅,怎么就无法围绕洛阳构建防线呢?
要知道,围绕洛阳构建防线的战争多的去了。
最简单而言大唐开国战争中,杨玄感、李密都曾钝兵于洛阳城下,说死说活,就是无法攻克洛阳,最后因此走上绝路。
再简单而言,王世充固守洛阳城,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也是用了近一年多时间,才攻克洛阳的。
这本身就证明,想夺取洛阳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史思明可以这样轻易的、再次夺取洛阳城呢?
最合乎情理的解释,显然是大唐帝国不敢让李光弼统帅太多的军队,因为李光弼统帅太多的军队,自然能阻止史思明夺取中原,但是李光弼一个想不开,皇帝拿什么控制李光弼呢?
事实上,皇帝一直防贼一样的防着李光弼,李光弼后来一个想不开,皇帝想调动李光弼,李光弼也是公然拒绝;甚至看着皇帝陷入险境,李光弼也一直是按兵不动啊。要知道,当时的李光弼严格意义上,不具备与皇帝对抗的资本;如果皇帝给了李光弼对抗自己的资本,那还了得?
虽然说,唐肃宗并不知道后来的历史,但是基于最基本的权力制衡道理,唐肃宗就知道绝不可以为了打败史思明,就给李光弼太多的军事资源。
唐肃宗的这种做法,用童话故事的思维看,简直就是莫名其妙的,因为你怎么可以这样猜忌忠心可表天地的李光弼呢?甚至而言,李光弼后来走上邪路,也是因为大唐皇帝这样猜忌造成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光弼掌握的军事资源比较有限,而且组织结构也比较分散,所以听说史思明南下,坐镇中原的李光弼只能想着如何转进。
李光弼决定弃守洛阳时,对留守汴梁的董秦、许叔冀、田神功等人说,你们只要坚守半个月,我就会回来救你们,言外之意,半个月之后,如果我不能救你们,你们就可以弃守汴梁。
这三位大哥听到李光弼这种命令,自然知道,坚守汴梁城,也就是徒然消耗自己的实力,所以经过简单盘算,很快就选择了投降。
当然了,投降后不久,董秦、田神功又都寻找机会,杀了史思明派来的监军,率军站回大唐帝国一边。【注3】
董秦这个人,如果当正面人物塑造那可了不得的。
因为史思明接受董秦的投降后,对董秦那是重用有加,总而言之,天下英雄唯董秦和我史思明啊!【注4】
关键是,史思明还把董秦全家扣留当人质。而董秦一有机会,就又逃回了大唐一边。【注5】
如果当正面典型去说,这得是什么精神啊?因为全家被史思明当人质,而且史思明非常重用他,他竟然选择寻找机会就逃回大唐一边。
所以大唐皇帝赐名李忠臣。因为一个人忠于大唐到这种境界,还能不是忠臣吗?
当然了,李忠臣在历史上的形象,整体而言,不是太正面形象。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他最后还是造了皇帝的儿子的反啊。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总的来说,皇帝心中的敌人,永远不只是安禄山、史思明,而是所有的军方大佬。
因为在皇帝看来,只要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权力扩张了,他们和安禄山、史思明不会有本质区别。所以,皇帝绝不会为了打败安禄山、史思明,就让郭子仪、李光弼的权力越来越大。
而且战争进行到此时,在皇帝眼中,史思明充其量也就是手足之患,不要说假以时日,肯定能灭掉他,就算无法灭掉他,也才是多大点事啊!
要知道,后来安史的余部一直割据河北,大唐帝国依然顽强的存在了一百多年,而且谁也不能说大唐帝国名存实亡了;更不能说哪个大唐皇帝是傀儡。
而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呢?如果真的失控了,却有可能成为心腹大患,所以大唐帝国在收复长安、洛阳后,对郭子仪、李光弼进行各种约束,始终让宦官坐镇前方节制郭子仪、李光弼;鱼朝恩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郭子仪、李光弼的头上;甚至故意设置将帅不合的格局,让李光弼、仆固怀恩互相不服、互相拆台。
虽然说,政府军始终捆着前方统帅的手脚平叛,但是史思明也很难再重复安禄山时代的辉煌了。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太悬殊,更主要的是,大唐帝国在中原地区已有了庞大的驻军,在这种背景下,史思明不要说想攻克长安了,就是想接近潼关,也是一件近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当然了,不要说想刺穿、打破江淮了,就是想接近江淮都是一件近于不可能的事。
【注1】:八月,乙巳,襄州将康楚元、张嘉延据州作乱,刺史王政奔荆州。楚元自称南楚霸王。 
【注2】:思明乘胜西攻郑州,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 
【注3】:思明使与南德信、刘从谏南略江淮,神功袭德信,斩之,从谏脱身走,乃并将其兵。 
【注4】:秦力屈,亦降。思明抚背曰:“始吾有左手,得公今完矣!”与俱寇河阳,秦夜挈五百人冒围归李光弼。 
【5】:厚待董秦,收其妻子,置长芦为质。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